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投资攻略 > 基金动态

基金业转型立足于提高核心竞争力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11年04月18日09:08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管理规模持续停滞不前,基金公司同时遭遇着人才流逝、同质化严重、产品发行成本过高等诸多瓶颈,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基金业转型是否迫在眉睫?

  近日,由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主办的“2011(第六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基金业和银行业等人士就基金行业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对于基金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会嘉宾普遍认为基础是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国投瑞银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尚健认为,对所有公司来讲,核心竞争力都必须是投资能力的高低,要处理好“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在2007年牛市之后的几年中,行业经历了痛苦的过渡期。他认为,目前基金应该立足为投资人创造收益,同时由规模发展转向更具备增值服务的创新业务上,寻找具备竞争优势的新的业务点。

  行业发展遇到短暂的困难,更加激发了行业内外智慧的迸发。对于基金业的转型,东吴基金总经理徐建平认为行业经历了在专业化基础上多元化,在多元化基础差异化的阶段,并就此总结了三大转变方向。

  首先,是从大而全,小而全的模式向有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放向转变。其次,是一元到多元的转变,“整个资产管理专业化的基础上出现多元化,希望通过基金法的修改,进一步拓宽基金公司的投资领域,拓宽业务范围。”第三,他认为是通过持续营销来带动整体规模的增长,实现从增量到增量和存量并重的转变。

  对此,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总经理战龙认为,行业的发展在客观和外部环境上还需要一轮牛市的到来,“从国内外经验来看,通常都是在一个大的牛市来了之后,整个行业才随之大发展。”

  然而,他同时认为,在包括银行理财、券商集合和私募等各类对手竞争白热化的同时,基金行业应该立足自身优势,巩固从业基础。“银行发理财产品是大势所趋,我们没有必要在银行擅长的领域跟他们做竞争,而要找到我们行业竞争的长处。”而他认为,基金业的业务领域放宽后更加有利于业务创新和抗风险能力的提升。

  另外,对于人才在行业发展中面临的困扰,徐建平认为,之前公司治理和机制安排上都以资本为核心,而在现阶段更加强调人的作用,“应该建立一种以人为核心的治理机制,最关键就是要重视人力资本,尊重人才,把利益捆绑起来。”对此,尚健认为,关于人才机制的问题在美国市场中同样突出,目前情况下行业顶尖人才非常稀缺,与私募基金的激励机制相比确实没有优势,希望继续寻求和探索解决方案。

  作者:涂艳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王旻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