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是公募沉寂、私募风光的时候。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2011年3月31日,国内共发行管理型阳光私募产品超过760只,保守估计目前国内阳光私募基金的资产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随着近年来私募行业逐渐发展壮大,私募基金的话语权也日益得到重视。近期好买基金与和讯网分别主办了私募尖峰论坛,来自私募界的大腕儿们就当前的市场走势进行了思想碰撞。
私募基金发新品 四年翻四倍 2006年到2007年中国迎来一波波澜壮阔的大牛市,那个时候是公募基金最风光的时候,私募产品还基本属于“靠边站”的待遇。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3月31日,国内通过信托平台发行的非结构化证券投资类阳光私募基金已超过760只,其中2007年之前成立的私募基金仅为11只,到了2007年,这一数字上升到80只,2008年为96只、2009年达到172只、到了2010年新发基金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16只。随着私募基金灵活操控、追求绝对收益的优势逐渐被投资者认可,四年之间私募基金新产品的发行数量就翻了4倍。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国内公募基金的资产净值达24860.98亿元,今年一季度新成立的公募基金为56只,去年同期为21只。而阳光私募基金同样在迅猛壮大,保守估计目前国内阳光私募基金的资产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今年第一季度以来新成立管理型私募71只,同样超过2010年第一季度59只的发行量。
选择私募 需认同投资理念 当然在这众多的私募基金产品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为投资者赚到了钱。好买基金表示,2011年第一季度,沪深300指数上涨3.04%,而同期私募平均却下跌0.53%,过半私募未能取得正收益。市场风格的突变给私募基金操作带来难度,部分板块时不时出现的脉冲行情也使得操作灵活的私募基金的业绩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许多去年表现优秀的私募基金都在今年第一季度折戟沉沙,一些重长线、看个股、低换手的优秀私募基金遭遇了阶段性的“熄火”;只有少数的私募基金顺应市场风向,抓准了板块脉搏,取得不俗业绩。
对于私募基金的短期表现,北京弘酬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王利峰在和讯网主办的2011年春季中国私募基金尖峰论坛上表示,“投资者选择私募需认同投资理念,不应过分关注短期业绩。”王利峰在论坛讨论中表示,做投资主要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参加比赛,若整日同同行比,和指数比,会影响基金经理的投资成绩。跑赢跑输不重要,更重要的是观点和理念,主要是投资者能接受私募基金的投资理念,如果你相信这个基金经理的专业性,一个季度的跑赢和跑输根本不重要。
投资观点 机会仍是局部热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私募基金经理对二季度的市场仍呈谨慎乐观的态度,认为投资机会依然还是局部热点。如对于交通运输和新能源两大投资板块的投资机会,深圳合赢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曾昭雄认为,交通运输是平稳增长的行业,其中高速公路领域是很稳定的。并表示航空没有太大的投资价值,主要是因为其为交易型的品种,其他的港口、机场基本增速有限,所以没有特别高的持续增长的领域。而深圳铭远投资公司总经理陆炜则表示,从人口结构角度看,医药、消费、保健以及逆周期的新能源、电网设备、铁路等产业升级以及有创新力的企业未来若干年都会有非常好的表现。
上海六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沈程翔则坚定地看好高铁板块和核电概念。他认为从投资角度来讲,核电不应该被一棒子打死,所有新能源里,最有经济发展潜力的还是核电,因为风能、太阳能自然条件气候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核设施安全问题永远没有止境,只有不断完善,尽可能在可控范围之内去控制它。所以,未来六个月这些板块同样会有机会。 本报记者 邵泽慧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王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