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太湖畔,迎来200余位特别来客。
4月21日,中国基金业的精英齐聚,从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基金部主任到基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督察长。“33次与32次联席会议隔了一年半,这次高管来得比较齐,”有高管透露。
“最早联席会议就几十个人,一个小会议室就坐下了,大家还可以有机会在会上发言讨论,现在几百个人,太湖厅坐得满满当当,日程表也安排得很紧。”某老基金公司总经理感叹,联席会议见证了基金行业的发展。
2010年的联席会议,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召开。
在《基金法》修改草案正征求意见、基金业发展遭遇瓶颈的关键时刻,33次联席会议被业界寄予厚望。
4月20日晚,《机构投资》采编集体赶赴无锡,全程独家跟踪报道会议,在第一现场感受基金业的荣耀和挑战。
——200人的公信力宣言
基金业无锡联席会议五大焦点
文│机构投资 Institution Investment 黄梅
湖滨饭店太湖厅,会议历时一日半。
《机构投资》独家获悉,“加强监管、放松管制”、警示产品发行误区、参与《基金法》修改、行业协会筹备进展等五大焦点倍受众高管关注。
据透露,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基金部主任王林、基金业协会筹备组负责人孙杰等出席会议;全国64家基金公司(包括富安达),以及11家在筹基金公司的高管人员参会。
无锡会议也是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完成新一轮干部人事调整后,基金部新班子在业界的正式亮相。
【明确资产管理地位】
“这个行业现在最麻烦的事情,就是公信力。”面对到场嘉宾,证监会高层领导直陈要害。
基金业给资产管理行业带来的创新,作为资产管理业先锋,其贡献得到高层公开认可。据与会基金公司总经理透露,“监管层认为公募基金业在行业发展等方面,为资产管理业竖起了标杆、创造了经验”。
证监会对基金业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警示。
2010年9月,证监会通报了三位基金经理涉嫌老鼠仓的调查结果,其中一位成为我国首名被移送公安机关追求刑事责任的基金经理。
与会人士唏嘘,一个学校刚毕业的学生,什么都没见过,只知道投资,然后进了监狱。这是很沉重的事情,行业也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落实“加强监管,放松管制”的监管思路,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能触犯“老鼠仓”、非公平交易和各种形式的利益输送这三条底线。
把“公信力”问题放到重要的位置上,“不能犯糊涂”。并表示行业经受不住此类事情的沉重打击。
另一位与会基金公司高管透露,证监会对待“老鼠仓”的态度鲜明——“不护短”。
“这种事情不是靠护短就可以掩盖过去的。它甚至会影响行业的生命线,是关系到基金行业今后能否发展的原则性问题。谁都不能在这个问题上让步。”证监会领导在会上明确表态。
“要加强监管!”证监会领导一再向与会基金公司高管们强调。
【警示产品发行误区】
放开产品发行,无疑是基金部近年最大的改革举措。
然而,目前新基金发行进入误区。
有基金人士预计,今年基金发行总数有望超过200只。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认为,证监会放开基金产品审批通道,“目的不是鼓励大家多发基金,而是给行业创造通畅的通道,大家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发行产品,自己实现平衡”。
去年以来,证监会在“放松管制”方面动作频频、效果卓然。如,去年宣布放开基金产品审批通道,新基金发行迅速扩容。
去年证监会实行基金产品审批五条通道同开政策,即基金公司可以同时上报五只不同类型的产品,包括股票型基金、固定收益产品、QDII基金、基金专户以及创新基金产品。今年年初,证监会又对指数类股票基金单独实施分类审核。
“基金产品审批通道的放开,基本上能满足基金发行的需要。”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但证监会注意到,在上述政策影响下,多家基金公司突击布局公司产品线,同时上报多只产品,甚至有的基金公司抱着“不发白不发”的心态,拼命发产品。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基金业一共发行了147只新产品。而今年以来,截至3月17日,已经有40只新基金成立,同期还有22只基金同步发行。
有的基金公司甚至计划差不多每个月上一只新产品,全年发行超过10只。尤其一些小基金公司,更是期冀通过多发产品,迅速壮大规模,以便拿到更多牌照。
当前情况下,基金市场份额与资金增长规模都是相对有限的。拼命发行新产品,结果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发行规模日益萎缩,迷你基金越来越多。
“基金不是靠卖数量来实现发展的,”该负责人表示,“认识到这一点,基金的发行必须要有计划”。
若行业内依然滥用规则、没有节制,最终很可能导致监管部门未来放缓“放松管制”的步骤。
此外,该负责人透露,修订后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将上报国务院。会议并未透露上述法规的具体颁布时间。
今年初,监管部门曾召集部分基金公司,就该法规的初步修订稿征求意见,目的是通过量化指标保证同一家基金公司管理的不同投资组合得到公平对待,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强调,监管部门要保障公平竞争的环境、防范化解系统风险;今后,“能够放松的,证监会将逐渐去放松”,届时仍将征求行业意见。
【鼓励参与基金法修订】
“由于基金法修改中,把私募基金纳入监管作为重点之一,修订的进程可能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参会人士透露。
基金联席会议强调,要大力推动《基金法》修订。
上述人士转述,监管部门希望,《基金法》修订基金行业全行业参与,这是“事关行业后续重大发展,并为行业提供法律保护的东西,非常重要”。
历时两年后,《基金法》修订草案在2011年初得以出台,对基金行业关注的问题做出了积极回应。
例如,把私募基金纳入监管;允许公募基金从业人员买卖股票;允许基金公司员工持股;允许基金投资托管行股票等。
最早证监会提请修改《基金法》时,其初衷是看到这个用以规范、调整公募基金的法规,有较大部分已经不适应市场发展需要、不适应市场情况了,亟需调整。
意外的是,《基金法》修订草案出台、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后,社会上热议的焦点集中在私募基金纳入监管这个方面,而对公募基金监管的部分则相对遇冷。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认为,草案中关于公募基金监管的部分修改、讨论得不够充分,各方并未达成共识。比如,关于基金从业人员可不可以买卖股票,社会上争议很大。
“法规不是说改就能改的,”该负责人表示,法规的修订,需要经过层层讨论,每个问题都需要经过充分讨论,考虑得完全成熟了才行。
该负责人进一步强调,《基金法》的修订,应该引起整个基金行业的关注,证监会也会加大力度,力求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多位与会基金公司高管认为,《基金法》的修订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一时半会儿完成不了”。
【协会有望年内成立】
随着内部讨论和论证的加深,证监会日益发现,“基金业有其独特的诉求和独立管理的需要,成立独立的行业协会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律作用”。
基金联席会议透露,基金业自己的自律组织——中国基金业协会有望在年内成立。这将推动基金业更好地实现行业自律功能。
“协会应该真正成为一个自律组织,而不是官僚结构。”与会高管赞同监管部门的态度。
目前,协会筹备组已经成立,筹备组负责人由前证监会基金部主任孙杰担任。
据悉,正在筹备中的中国基金业协会将是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设立的全国基金行业自律性组织,为非盈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
事实上,早在一年半之前,即2009年10月26日,基金业第32次联席会议上,证监会就初步提出了要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
不过当时证监会并未想到要成立独立的基金业协会,而仅希望在证券业协会中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基金业分会,以引导、推动基金业实现自我管理。
目前,我国拥有64家基金管理公司(含富安达)。截至2010年12月31日,我国基金资产净值约2.5万亿元,份额规模合计2.33万亿份。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建立基金业自己独立的行业自律组织,将更有利于基金行业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推动基金业健康规范地发展。
我国基金业诞生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建立自己独立的自律组织,而是统一纳入中国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体系中。
资料显示,2001年8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基金工会成立;次年12月4日,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基金业委员会成立,承接了原基金工会的职能和工作。
【避免“清理整顿”的覆辙】
“发展-清理整顿-再发展-再清理整顿”是中国金融界的怪圈。
在中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史上,很多机构曾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路径选择、方法选择错误,遭遇过大起大落的局面,出现了的周期率怪圈现象。
比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行业、保险行业、证券公司等。
就以距离最近的证券业为例。2004年前后,证监会对券商行业启动长期全面清理整顿,30多家券商先后进入处置程序,大通证券甚至成为综合治理中首例、也是唯一一例遭遇破产处置的券商。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认为,这种清理整顿,对行业的伤害性非常大。
那么,公募基金业能否找到跳出周期率怪圈的方针法宝,从而跳出怪圈?
2007年,我国公募基金的资金净值总规模一度达到3万亿的历史高点,总份额也曾达到约2万亿份。
此后,公募基金行业就开始了连年滑坡。2008年、2009年、2010年连续三年,基金资产规模与份额规模双双下跌。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2月31日,包括QDII基金在内的国内基金公司基金资产净值和份额总规模,较2009年底分别减少了1382亿元和137亿份;基金行业平均利润不到5%。
也正是这几年,基金业之前掩藏在飞速发展光环下的暗伤逐渐显露。比如人才密集流失、高管队伍不稳、公司治理矛盾重重、产品结构不合理、渠道依赖性太重等。
不止一位基金公司负责人认为,行业或将面临一次较大规模的洗牌,没有起色的基金公司也许会被股东抛弃。
“推动创新,多元经营,”是与会人士提出的解决路径之一。
在国际大格局与国内小格局纷纷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基金业面临如何生存、如何调整、如何提高、如何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