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申万菱信、国海富兰克林、光大保德信纷纷公告高管变更;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开完董事会、发完年终奖,又迎来基金公司人员变动的密集阶段。高管变动及基金经理离职虽然原因各异,但其对公司管理与业绩的影响值得关注。
今年来高管变动频繁
5月4日,申万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菱信发布公告称原总经理毛剑鸣已因个人原因离职,由董事长姜国芳代任总经理一职。就在同一天,国海富兰克林也公告表示总经理金哲非离任,由副总经理李雄厚代任总经理职务。此外,当天光大保德信公告称副总经理袁宏隆因个人原因离职。
事实上,这只是今年以来基金公司高管变动的冰山一角。1月17日,雷学军出任益民基金总经理;1月29日,民生加银基金总经理张嘉宾因个人原因辞职,董事长杨东代任;1月22日,天弘基金公告总经理胡敏因任期届满出于个人原因离职,董事长代任;1月26日华富基金公司更换董事长,原董事长出任总经理;3月4日,万家董事长孙国茂、总经理李振伟同时任期届满,分别由毕玉国、杨峰接任;3月11日,金元比联总经理易强由于个人原因离任,邝晓星代任;3月30日,长盛基金公告总经理陈礼华因个人健康原因离任,副总周兵代任。
可以看出,今年换帅的多为中小型基金公司。对此,相关人士表示这与基金业目前的“存量游戏”密不可分。“近几年虽然新基金发行不少,但总量无明显变化,赎老基买新基是大家心知肚明的情况。在此种状况之下,由于中小型基金公司在品牌、实力方面没有太大优势,反映在公司管理层面,高管的压力就显得比较大。这是一些中小基金公司高管频变动的重要原因。”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曾令华表示。当然,我们也看到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申万菱信股权变更直接导致高管更换等。
行业优秀人才缺失 近年来,基金经理的频繁变更似乎已成业内常态。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5月11日,今年以来有61起新基金经理增聘事件,80起基金经理离职事件;共有59只基金发生基金经理变动(包括增聘、不包括新成立基金、A、B份额合成为一只基金)。
分析人士认为,优秀人才遭挖角、业绩不佳被下课、储备基金接任人才等都是造成基金经理频繁变更的原因。而有意思的是,其中明星基金经理的变动往往会引起各方更多的关注,从侧面反映了基金行业优秀人才的缺失。
近日,4月初宣布因“个人原因离职”的农银汇理基金公司原投资总监、王牌基金经理栾杰转任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引发了业界对公募优秀人才回流券商的讨论。而此前,市场也一度将目光聚焦在广发基金原“一对多”机构投资部总经理封树标转投银华基金事件上。据相关报道称,因其在任期间管理的一对多产品业绩突出,两只产品2010年都取得了20%以上的收益。
基金经理变动对业绩影响到底有多大?对此,
海通证券(行情,资讯)基金分析师认为会导致主动型基金业绩延续性不够,而对被动型产品影响较小。而在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曾令华看来,要理性对待基金经理变更。具体来说,对新任掌管者要有一个观察期,一般半年,通过季报了解新任掌管人的操作思路。此外,还要综合权衡公司实力、基金类型等等。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王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