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投资攻略 > 基金动态

基金割肉股民欢喜 大盘要反弹了?

来源:辽一网-华商晨报
2011年05月17日08:10
 


  “听说了吗,基金仓位降下来了,快抄底吧。”昨日下午,在沈阳故宫附近的一家证券营业部的大门口,一位股民打电话时说。

  基金满仓大盘必跌,基金割肉大盘必涨——公募基金作为A股市场中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为何给股民这么差的印象?

  股民感叹基金“太神奇”

  数据显示,截至5月13日,主动型股票方向基金平均仓位为76.6%,为去年8月6日以来新低。这条消息迅速在市场中传播,引起了股民的高度关注。

  “不关注不行啊,因为基金仓位现在比什么技术指标都灵。”股民金国富对记者说,之前市场一直都有一种叫做“基金88魔咒”的说法,意思是只要公募基金、尤其是股票型基金的仓位超过88%,大盘就必跌无疑。

  之前金先生还不太相信,今年4月19日,有消息称公募基金平均仓位超过85%,股票型基金仓位超90%,之后市场从3067点一直跌到现在,被套的金先生不得不感叹:“真准啊。”所以这次听说基金仓位降到80%之下后,金先生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加仓,并发誓跟基金“对赌到底”。

  其实基金也是有苦难言

  查询历史走势,记者发现基金满仓的时间点确实经常和大盘阶段性见顶的时间点吻合。

  有业内人士说,这是因为基金是市场中的最大主力,因此一旦基金仓位超过90%,意味着主力已经无钱加仓,也就意味着市场失去了新增资金的推动,导致大盘下跌。而当基金开始割肉减仓时,则意味着基金手里资金宽裕,还可以买股,因此市场往往提前反弹。

  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位基金业内人士。他介绍,基金其实并不像市场想象的那么“不靠谱”,也是有苦难言的。真实的原因在于基金的决策体制,其多数动作都要通过决策委员会批准,因此公募基金往往是要等到市场趋势形成时,才能得到认可大举加仓。而这时加仓,往往已经是大盘第一波上涨的加速阶段,基金买的差不多了,市场会因自然规律而进行回落整理。

  至于随后的基金仓位下降,其实并不是割肉。同样基于目前的制度,基金刚满仓就减仓是不可能得到决策委员会的同意的,这种仓位下降往往是因为股票市值缩水、以及基金被动准备资金应对基民赎回,导致基金手中的股票仓位相应的下降。

  沿基金足迹寻反弹热点

  瑞银投资刘东升认为:公募基金的巨大市值导致其操作上无法像普通投资者那样灵活,但无论如何,在目前位置上公募基金已经没有杀跌的理由。而且从盘面上看,基金虽然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割肉离场,但却有很明显的调仓迹象,尤其是对资源类个股的获利了结、对中游行业的逐步增仓表现得非常明显。

  因此,基金仓位的信息首先提醒了投资者目前市场已经至少存在反弹机会,其次投资者也应注意后市基金机构增仓的方向,因为这必然形成市场新的热点。

  本报记者 于涛

  大盘分析

  沪指昨缩量收跌 明天或转为乐观

  昨日沪指盘中上冲5日和10日均线失败,随后一路震荡下跌,收盘跌21.96点,成交量萎缩。

  银行股遭遇短期打压

  昨日两市略微低开。进入10时30分许,两市几只超级权重的银行股突然遭到抛盘打压震荡下行,保险股、石化类个股也随之走弱,沪指翻绿。

  午后,银行股带动大盘进一步下跌,显然,投资者开始提前担忧18日的存款准备金缴款日将对市场构成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午后市场虽然一路震荡下跌,但却始终不能放量,表明空方阵营并未因指数的下跌而逐步强大。

  最终,沪指收报2849.07点,跌21.96点,深成指收报12051.24点,跌105.36点,两市成交量合计超过1600亿,较前一交易日有所萎缩。创业板指数收报906.34点,跌3.44点。

  等待18日市场消化压力

  民族证券沈洲路营业部分析师刘卫东认为,市场对存款准备金缴款日的担忧提前,尤其是当沪指在昨日盘中翻绿后,市场认为沪指会再度回踩2832点以试探其是否是阶段性底部,再加上未到缴款日,因此短线建议投资者暂保持谨慎,预计市场情绪在18日当天或之后才能重新转为乐观。

  东吴证券滂江街营业部分析师谢晓燕认为: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再度显著上行,预示18日上缴准备金以及月末的银行存贷比考核将对股指近期反弹起到一定抑制效果。从盘面看,市场下跌缩量表明杀跌动能不大,因此预计市场即便再度向下,空间已经不大。

  湘财证券沈阳营业部分析师祁大鹏认为:总体看,创业板指数短期内只要不跌破903点,后市就有机会上攻20日均线。

  本报记者 于涛

  “政策底”来了?

  人民日报暗示A股变革在即

  自5月9日,人民日报质疑新股发行不合理,提议改革,被指喊出股民心声后,5月16日人民日报再论股市,目标直指并购重组与退市制度。

  8天两论股市,前者质疑发行,后者讨论退市,无一不命中当前资本市场的痛处。这与以往《全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信心逐步恢复 资本市场活力再现》等稿件相比,无疑犀利了许多。新近出炉的这两篇稿件在股民中的影响也远不是以往稿件所能达到的。

  选在这个时间突然发难,并不是一种偶然。

  今年以来市场虽然没有什么跌幅,但隐藏了几年的问题却一涌而出。先是发行,动辄60倍、80倍超高市盈率的新股在让一部分人一夜暴富的同时,也让投资者“中签如中弹”。后是退市,以*ST星美为代表的僵尸公司,即便净资产为负,市值仍然高达几十亿,员工只剩下个位数,连年亏损但就是不退市。

  在全国媒体的声讨声中,两者的改革已经是不得不行的事实,人民日报的文章显然是在为资本市场的改革造势。

  之所以选在这个时点,也有着更深的考虑,因为,一个足以影响整个市场的事件正在酝酿之中。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啸东上周五称:“上交所有望在今年推出国际板……国际板的重要性比个别品种要高得多”。

  如果所言不虚,那么距离国际板的诞生也没有几个月了,提前治理好国内资本市场中发行与退市的顽疾显然是必须要进行的事情。试想一下,如果国际板诞生不久就遇到与主板同样的尴尬,都无疑会闹出国际笑话,丢人丢到国际上去。

  想要避免这种尴尬,解决当前市场的几大顽疾,营造一个轻松且能赚钱的市场氛围是必要的,这恐怕也是人民日报率先出声的原因所在。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左手是权威媒体营造氛围,用改革提升投资者信心,右手很可能是来自带有国家队色彩的主流资金进场护盘。

  近日有消息称,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在5月上旬向去年年底新增的8家基金管理人划拨了总计100亿元的资金,60亿为权益投资额度,40亿为债券投资额度。作为A股市场中“股神”一样的级别,社保基金总是能够扮演“逃大顶”与“抄大底”的角色。在这个时点,社保基金高调准备进场,显然在向市场高呼已经认同目前的点位。

  一个在前几年被股民经常挂在口中的“政策底”很可能正在酝酿之中。本报记者 王鹏飞

(责任编辑:姜隆)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