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程俊琳
相比基金公司发行公募基金的支出,基金公司专户业务的性价比更高,因此不少基金公司开始发力专户业务,拿出较大诚意去实施专户投资经理的激励措施。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这其中不仅包括了专户取得较好收益的基金公司,还有不少规模在200亿元以下的基金公司也着手建立专户队伍,探讨激励机制。
知情人士透露,沪上一家基金公司去年专户业务贡献了上千万的利润,另一家中型基金公司去年专户业务有几百万的盈余。在公募基金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背景下,让不少基金公司更为重视起专户业务。
“专户业务的赚钱能力要对比来看,也许单看绝对值并不高,但50亿元的专户理财业务规模的盈利能力,相当于100亿元公募基金所能带来的收益。”沪上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分析认为。他还表示,对小型基金公司而言,如果专户业务能够以小而精胜出,必然能改变公司弱势的局面。对大型基金公司而言,专户业务的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将会成为基金公司收入的重要来源。
上海一家规模在200亿元以下的基金公司总经理透露,目前该公司专户部门正在构建之中,负责人已经到位。“今年新基金发一只亏一只,公募基金的生死线再度上调,对没有达到200亿元规模的基金公司来说,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或许是一种突破。现在我们一方面在等资格,另一方面,也在考虑提供合适的激励机制争取做好专户业务。”
据了解,为从激励机制上给专户投资经理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筹码,南方一家基金公司将专户投资、销售与基金公司的分成比例提至“四六开”。
沪上一位专户业务总监介绍,对专户部门来说,如果业绩达到提取比例,1.5亿元的规模大体能够维持部门的各项开销,如果规模更大,基金公司和专户投资经理都会有不错的收益。
记者还了解到,相对于一些大基金公司而言,由于品牌效应以及公募研究团队支援力度,对专户投资经理的激励比例会相对低,目前没有该业务的小型基金公司拿出高比例激励的可能性更大。
“对我们基金公司来说,原有公募业务发展遭遇瓶颈,如果专户团队真的能做到自负盈亏并能够上缴利润,能够改变我们公司的现状。”一位筹备专户业务的基金公司总经理表示。
作者:程俊琳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郭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