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日市场大跌,一批濒临清盘线的基金再次浮出水面。
昔日公募明星基金经理郑拓转战私募后,他所创办的好望角股权投资公司最后一只产品已于日前清盘。清盘在私募界已经不是新鲜事,有些跌破合同规定的止损线,比如20%到30%,或者规模小于最低限额,比如2000万或5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000万,就会被清盘,即使没有达到下限,如果持有人集体反应跌幅过猛,要求清盘,也可以提前协商清盘。
而公募基金却没有这类淘汰制。无论跌幅多大,成为两三毛基多久,也不会被清盘。所谓的清盘线,只是限制规模低于下限时要向证监会报送解决方案,即有清盘的权利,但并不是强制清盘。
运营成本相差21倍 北京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多一只基金就得多付出一些成本,基金经理、交易员、基金会计、后台等人员的薪酬,用于营销、交易等各种费用。随着新基金加速发行,袖珍基金越来越多,一些弊端也显露出来。比如业绩不好基金的进渠道,管理费就不是五五分成那么简单了,多的渠道要抽走七八成,维持小规模基金入不敷出。”
100亿元规模,是业内公认的基金公司盈亏平衡线。简单算笔账,就能粗略估算出每只基金运营成本。目前规模100亿元左右的基金公司旗下产品多为9只,100亿元按1.5%的比例提取管理费收入是1.5亿元,分给渠道一半,收入还剩0.75亿元。盈亏平衡的话,即整个公司的运营成本是0.75亿元,除以9只产品,平均一只产品的运营成本是833万。而5000万元规模的基金,提取的管理费是75万元,分给渠道一半,还剩37.5万元。833万运营成本是37.5万元的22倍,两者相差21倍。
国金证券(行情,资讯)基金分析师焦媛媛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论上这类基金有可能清盘,但实际上,不太可能清盘。小基金公司赔钱大家都知道,主要还是看股东。”
根据Wind数据,规模小于1亿元的袖珍基金已经有32只之多,其中规模在5000万元至1亿元的有5只,分别为天弘永利债券、盛利配置、万家双引擎、宝盈中证100和天治稳健双盈。
《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及时报告中国证监会;连续20个工作日出现前述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中国证监会说明原因和报送解决方案。
这一规定被业内称为清盘线。但公募基金们认为,清盘一说都是误会。天治基金公司答复《华夏时报》记者称:“基金并不会因管理规模偏小而自行终止基金合同。当出现基金资产规模较小时,基金管理人将按照上述法规。
3只小基金养一个经理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场总监也无奈地告诉记者:“我们公司就有一只小基金,每次都被拎出来,被质疑会不会清盘。其实,我们这只基金的规模非常稳定,即使是2007年大涨、2008年大跌那种牛熊突变的时候也很稳定。这只基金牛市涨得不多,熊市还能被媒体表扬表扬,持有人结构非常稳定。我觉得公募清盘不太可能,没见谁家召开持有人大会提清盘的。不过规模太小的基金确实是鸡肋,亏本运营,如果真有规模低于5000万超60日的,估计也会有公司想清盘,但毕竟老基金持续营销要比发新基金容易,所以又不舍得清盘。如果以后法律规定允许,风格相近的小基金合并运作倒可以考虑。”
与袖珍基金的利润相比,基金经理收入却不菲。基金经理的年薪一般在300万到500万元之间;一些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年薪也有100万元左右。
如前所述,一只规模5000万元规模的基金收入是37.5万元,基金经理薪酬按100万元计算,也将近是基金收入的3倍。
不论小基金合并的设想能不能实现,从成本来看,只算基金经理薪酬,不算其他一切运营成本的话,3只小基金只够一个基金经理的薪酬。
其实,除了基金经理薪酬,还有多种费用要从基金资产中扣除。上海一位基金公司后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基金资产中扣除的费用包括: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证券交易费用、基金信息披露费用、与基金相关的会计费和律师费、召开持有人大会费用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列入的运营费用。”
无论袖珍基金多么入不敷出,业内人士大多表示,公募基金不太可能清盘。申银万国基金分析师朱赟就告诉记者:“不可能清盘,因为牵涉到投资人,私募的持有人较少,相对容易协商,公募的持有人很多是散户,清盘就难了。”
旱涝保收清盘无动力 另外,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盈利机制不同,私募基金是赚提成,所以业绩不好或规模小,私募就有清盘的动力,而公募基金是赚管理费,旱涝保收,即使市场大跌,好歹还有1.5%的管理费可以提取。如前所述,市场跌得再惨,规模5000万的基金最起码还有37万的收入,虽然少了点,但还可以填补一部分运营成本。
公募基金没有跌幅限制。根据Wind数据,截至5月24日,三年以来跌幅超过30%的基金有4只,分别为大摩基础行业、宝盈泛沿海、中欧新趋势和华富竞争优势。而2008年跌幅超过50%的基金更是多达134只。
即使净值腰斩,公募基金也不曾清盘。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曾令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跌幅较大时,私募的收入都没有了,所以有动力清盘,但也不是每个私募都有这个清盘线的。私募基金的合同规定各不相同,2008年一些私募跌幅超过50%,也没有清盘。对于公募是否应该设清盘线,我个人认为,在设置了规模限制后,清盘线就没必要设了。”
(丁学梅) 来源华夏时报)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