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徐岳 王培伟 邹兰
记者从在天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企业国际融资洽谈会上发现,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与投资,已经不再仅仅是基金与企业所关心的话题。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也已开始跃跃欲试,希望在这个市场上扩张自己的经营版图。
人民币基金渐成主力军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2006年,当第一只大型人民币产业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在天津成立时,私募股权基金这一概念在我国只是一个不为市场广泛认知的新生事物。人民币股权基金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投资数量还是资金规模,都是相对幼小的参与者。
2007年,参加第一届“融洽会”的223只基金全部是国外基金;第二届“融洽会”上,人民币基金不仅实现零的突破,而且规模达到160只;而在参加第四届“融洽会”的基金中,人民币基金占到全部基金的87.3%,已经成为向企业提供资本动力的主力军。
清科研究中心研究显示,2010年人民币基金募集热潮持续强劲,在数量上与外币基金拉开了距离。年内共有71只人民币基金完成募集,到位金额106.78亿美元。外币基金方面,2010年新募基金数量不足人民币基金的两成。
春华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胡祖六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年底,全球PE募集资金的53%来源于美国,但美国的GDP只占全球23%。来自新加坡的资金也已占到全球的5%。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私募股权基金还有很大的筹资空间。
传统金融机构跃跃欲试
进入2011年,更多的参与者开始关注私募股权基金,并希望加入到这一市场中来。每年在天津举行的“融洽会”已经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的年度盛会,旨在搭建直接融资平台,服务企业健康成长。正在召开的第五届“融洽会”,突出“科技金融”内容,并专门设置科技金融对接专区,推介科技金融业务和高科技产品,满足科技企业融资需要。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融洽会”上表示,对私募股权基金而言,商业银行具有资金优势,同时可提供大量优质客户资源和财富管理经验。对商业银行来讲,私募股权基金从投资到退出的一系列流程,资金托管、客户理财等业务都是商业银行可以做的。因此,双方的互补性明显,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
中国人保集团副总裁周立群表示,目前国内银行仍然是社会资金的主渠道,还有大量资金掌握在政府和大企业手中,但这些资金仅仅作为日常使用,没有进入金融市场。与此同时,大批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困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应鼓励政府、企业通过设立母基金的方式,金融化闲散资金,这样既能为私募股权基金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又能获取投资收益。
参会代表普遍指出,对私募股权基金市场,要进一步扩大机构投资者范围,鼓励社保基金、保险基金、券商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参与进来,并放宽境外投资者的进入。
环境向好增加行业发展潜力
各方积极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源于市场的发展潜力。参会代表普遍表示,作为我国第三大企业融资手段的私募股权基金,未来几年里,在资金来源、投资环境、资金募集等方面都将进一步向好。
马蔚华表示,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高于一年定存利率的情况下,居民储蓄热情不断下降,个人投资者不断增加,将成为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之一。同时,合格的投资机构不断扩容,比如保险资金、社保资金的投资限制在不断放开,信托公司和各类民营企业也在积极参与。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整体投资环境也在不断改善。参会代表指出,被称为“新36条”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民营企业投资范围将进一步扩宽,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选择也将越来越多。而经过修订的基金法,也为私募股权基金明确了法律地位。我国场外交易迅速发展,为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提供了更多选择。
展望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前景,马蔚华表示,经济转型过程中,新兴产业将得到更好的发展,而私募股权基金和新兴产业关系紧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会。周立群说,我国间接融资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但快速发展的私募股权基金是典型的直接融资工具,发展得当有利于推动融资结构优化。
(责任编辑:王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