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投资攻略 > 基金动态

基金二季报:亏损比一季度扩大1.48倍

来源:中国证券报
2011年07月22日08:06
  9公司减亏4股基续盈656只重仓浮盈

  仓位低选股准 9基金公司二季度减亏

  7月21日,随着61家基金公司旗下762只基金二季报全部亮相,基金上半年盈亏情况一目了然。据《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最新统计,前6个月,61家基金公司无一能实现盈利,合计亏损1254.23亿元,且管 理规模越大的基金公司亏损也越多。不过,对比一季度及二季度业绩我们发现,有9家基金公司在二季度大盘下跌的背景下亏损额度不同程度的减少,显示出业绩转暖的迹象。提前减持周期性品种、降低仓位,同时增加成长股的配置,成为基金减亏的重要原因。

  二季度亏损扩大1.48倍

  规模越大亏损越多

  天相投顾统计数据显示,受二季度低迷行情拖累,二季度各类型基金(含QDII)共亏损894.32亿元,较一季度359.91亿元的亏损扩大1.48倍。从基金类型看,除货币型基金盈利14.10亿元外,其余各类型基金均亏损。其中,股票型基金亏损612.32亿元,约为二季度基金亏损总额的68%,成为亏损大户;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分别亏损274.36亿元、6.26亿元;QDII基金受美欧经济的恶化及港股市场波动影响亏损13.78亿元。

  结合基金一季报数据,我们发现61家基金公司上半年无一盈利;亏损额超过10亿元的基金公司有40家,占比65.57%。资产管理规模前三大基金公司成为亏损额度最大的三家基金公司;还有三公司亏损额度均超过50亿元。上半年亏损最少的三家基金公司分别是东方(二季末资产规模91.25亿元)、纽银梅隆西部(二季末资产规模8.02亿元)、浦银安盛(二季末资产规模17.46亿元),三家基金上半年利润额分别为-0.52亿元、-0.56亿元、-0.89亿元。可见,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公司亏损更多。

  9基金公司二季度减亏

  据《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观察,一季度上证指数累计上涨4.27%,而二季度大盘却下跌5.67%。在这种背景下,基金能够减少亏损实属不易。

  从基金公司角度分析,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第一季度实现利润-26.58亿元,第二季度为-12.03亿元,减亏14.55亿元,成为二季度减亏最为明显的基金公司;该公司二季末资产规模380.67亿元,在61家基金公司中处于中游水平。汇添富基金二季度亏损额也明显减少,利润由第一季度的-28.58亿元,提升至第二季度的-18.78亿元,减亏9.79亿元;该公司最新管理规模达545.15亿元,居前1/3。在二季度大规模基金公司普遍加大亏损的背景下,这两家基金公司的逆市减亏显得弥足珍贵。

  信诚、华泰柏瑞、银河等四家基金公司,二季度盈利额分别为-6.43亿元、-7.81亿元、-6.56亿元、-11.78亿元,环比减亏7.16亿元、2.62亿元、1.31亿元、1.13亿元,四家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为141.35亿元、161.56亿元、142.34亿元、266.86亿元,均处于中游水平。另外三家公司减亏公司分别是汇丰晋信、金元比联、天弘,但环比减亏额均不足1亿元。

  数据显示,可比的377只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有141只二季度实现了减亏,占比37.40%。广发策略优选等三只混合偏股基金减亏最多,减亏额分别为8.69亿元、7.64亿元、6.87亿元;汇添富均衡增长、广发聚丰等四只基金减亏额度均超过5亿元。

  去年的业绩冠军孙建波执掌的华商盛世成长,截至6月30日份额净值为2.155元,二季度净值增长率为-2.36%,高于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2个百分点。7月以来,该基金回报率4.81%,位居同类基金61名。据季报披露,二季度股票仓位达到81.98%,制造业股持股占比较大,达到46.56%。“二季度我们在指数冲高阶段减持了周期性品种、降低仓位,同时增加了成长股的配置。这种投资取得了较好的相对收益。”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认为,预计三季度股市仍会胶着,低估值将是其下半年投资品种的主线之一。很可能基于宏观调控措施到了尾声,对未来有宏调措施放松的预期而产生反弹;之后再对通货膨胀的长期性认识再加强,从而再次回落。

  164只股基二季度亏损扩大

  工银瑞信红利

  等4股基续盈

  基金2011年度二季报的披露已于昨日正式落下帷幕。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及天相资讯统计数据显示,纳入统计范围内的377只主动管理偏股型基金,仅11只基金在二季度实现盈利,其中工银瑞信红利等4只基金是连续两季盈利。

  统计显示,377只偏股基金二季度累计亏损612.32亿元,占全部基金二季度亏损总额894.32亿元的68.47%。

  具体看来,上述377只偏股基金中的366只二季度亏损,占偏股基金总数的97.08%。其中,164只基金放大一季度亏损额。不过,仍有广发聚丰等7只股基在二季度扭亏为盈。

  与此同时,《证券日报》基金周刊从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二季度整体盈利情况观察发现,二季度乃至今年上半年,没有一家公司旗下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累计盈利。

  仅11只股基盈利

  广发聚丰等7基金扭亏为盈

  据《证券日报》基金周刊及天相资讯统计数据显示,61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二季度合计亏损894.32亿元,与一季度359.91亿元的亏损额相比,环比上升148.48%。需要指出的是,377只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二季度亏损612.32亿元,占全部基金二季度亏损总额的68.47%。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资讯整理数据显示,纳入统计范围内的377只偏股基金中的366只二季度亏损,占偏股基金总数的97.08%。其中,有164只基金放大一季度亏损额,133只基金缩窄一季度亏损额,还有63只基金二季度未能延续一季度盈利势头,呈亏损状态。此外,在二季度实现盈利的11只偏股基金中,有4只基金在今年连续两个季度持续盈利,还有7只基金二季度业绩逆势上涨,与一季度相比,扭亏为盈。

  具体看来,在133只缩窄其一季度亏损金额的偏股基金中,广发基金公司旗下的广发策略优选基金虽在今年连续两个季度亏损,但二季度该只基金缩小一季度10.39亿元的巨额亏损,将单季度亏损金额缩减至1.67亿元,是二季度缩小首季亏损最明显的一只基金,该只基金今年以来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43%,位列可比基金业绩前1/2阵营。

  市场的萎靡不振使97%的偏股基金二季度蒙受亏损,但是,仍有11只基金取得正收益。其中,包括富国天瑞强势精选、长信金立趋势、工银瑞信红利和国富成长动力等4只基金在今年连续两个季度持续盈利,统计数据显示,上述4只基金今年上半年分别累计盈利1.96亿元、1亿元、3131.54万元和399.04万元。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回报率分别为4.66%、2.67%、2.57%和-3.87%,均位列可比基金业绩前1/2阵营。

  此外,还有7只基金逆转一季度亏损颓势,实现扭亏为盈。具体看来分别是广发聚丰、嘉实优质企业、广发聚瑞、嘉实成长收益、易方达消费行业、富国天合稳健优选和博时卓越品牌等7只基金,二季度上述7只基金分别实现8137.03万元、7326.37万元、5475.37万元、3937.66万元、3879.78万元、586.67万元和149.5万元的盈利。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广发基金公司旗下的广发聚丰基金,该只基金今年首季亏损4.85亿元,二季度逆势实现8137.03万元盈利,是7只二季度扭亏为盈的基金中,盈利最多的一只基金。数据显示,该只基金今年以来回报率为2.62%,位列可比基金业绩前1/3阵营。

  亏损前十名基金公司

  门槛升至亏18.8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首季,共计10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整体实现盈利,占基金公司总数量的16.39%。而二季度,61家基金公司“全军覆没”,没有一家公司旗下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累计盈利。

  如果把考察期拉长到半年,虽一季度有10家基金公司旗下偏股基金实现盈利,但仍未能覆盖二季度的亏损。换句话说,今年上半年,没有一家基金公司旗下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累计盈利。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资讯整理数据还发现,二季度,在旗下偏股基金累计亏损金额居前的10家基金公司中,有7家是资产净值规模前十基金公司。而在一季度,亏损前十基金公司中,有5家是资产净值规模前十。而亏损前十“门槛”也由一季度的亏损14.5亿元,上升至二季度的亏损18.8亿元。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曾令华在接受《证券日报》基金周刊采访时表示,受二季度市场的影响,股票型基金亏损是必然的事情。且从基金二季度整体的利润情况来看,规模越大亏损也就越多。

  15天基金重仓股均涨5% 656只基金浮盈146亿元

  基金二季报昨日已披露完毕,受人瞩目的基金重仓股也浮出水面。

  7月以来,A股市场艰难攀升。上证指数微涨0.14%。《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数据统计,826只二季度末基金重仓股平均累计涨幅达到了5.04%,领先上证指数4.9个百分点。如持有上述股票的656只基金没有调仓,则在7月过去的15个交易日, 基金浮盈145.7亿元。

  从基金公司角度看,华夏基金公司旗下22只基金浮盈共计12.77亿元,排名居首。其中,王亚伟领衔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同样收获颇丰,累计浮盈3.5亿。

  独门重仓

  正海磁材(300224)

  涨50%

  国联安信心增益浮盈906万元

  7月以来截至7月21日,826只基金重仓股上涨5.04%,重仓的656只基金实现累计实现账面浮盈145.7亿元。其中,595只跑赢大盘,占比72.03%。215只个股股价出现下跌,占比26.03%。

  基金重仓股中,涨幅前三甲的分别是正海磁材、骆驼股份(601311)和铁汉生态(300197)。正海磁材以50.09%的最高涨幅令国联安信心增益获得了905.6万元浮盈。需要提醒的是,正海磁材也是该基金的独门重仓股。

  此外,骆驼股份涨幅为47.3%,重仓的工银瑞信双利A等4只基金累计浮盈5708.12万元。铁汉生态上涨41.29%,重仓的华富竞争力优选等5基金累计浮盈3912.81万元。

  广发聚丰浮盈5.02亿拔头筹

  兴全合润浮盈占比5%业绩跃升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统计数据显示,7月以来截至7月21日,656只基金中,505只凭借其重仓股浮盈,占比76.98%。

  其中,浮盈最多的为广发聚丰,该基金凭借其前十大重仓股的出色发挥,累计实现浮盈5.01亿元,占该基金二季末资产净值的2.06%。

  数据显示,广发聚丰持有十只个股累计7387.37万股,占基金净值比46.11%。7月以来15个交易日,10只重仓股平均涨幅4.6%,中恒集团(600252)和泸州老窖(000568)分别上涨15.48%和10.34%,仅这2只股票,该基金浮盈2.62亿元。同样,该基金重仓的海螺水泥(600585)和盐湖股份(000792)7月以来股价下跌,跌幅分别为-2.56%和-4.09%。然而,凭借另8只股票的出色表现已经令该基金获益良多。数据同样显示,7月1日截至7月21日,该基金回报率为4.3%,排名同类基金的264只基金第69名。

  同样需要指出的是,浮盈占基金净值比最大的是兴全合润分级,该基金成功重仓信维通信(300136)等十只个股,累计浮盈7109.69万元。占该基金二季末资产净值的4.94%。7月以来截至7月21日,该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54%,排名同类264只基金第9名。

  华夏夺冠22基金浮盈13亿元

  王亚伟两基金浮盈3.5亿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根据数据统计发现,7月以来截至7月21日,在基金公司中,旗下基金总浮盈最多的仍然是华夏基金公司。旗下22只基金累计实现浮盈12.77亿元。

  其中,该基金公司旗下的华夏优势增长4.07亿元,排名第一。7月以来截至7月21日,该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5.38%,排名同类264只基金中29名。

  王亚伟领衔的华夏大盘和华夏策略也收获颇丰,分别浮盈22151.26万元和1.29亿元,该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同类基金中的第19名和第7名。

  数据同样显示,广发基金管理公司和大成基金公司分别以浮盈11.31亿元和10.27亿元排名第2和第3。

  此外,基金资产总值排名第2和第3的易方达与嘉实此阶段也表现不俗,旗下基金重仓个股累计浮盈5.14亿元和8.49亿元,排名第5和第8.

  然而,仍然有6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重仓股表现不佳,处于浮亏状况。

  超配前三行业两个不给力 基金二季度只押中了食品饮料

  截至7月21日,基金的二季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从二季报的行业分布信息上看,基金超配的前三大行业,分别为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业、食品饮料行业,与一季度末相比,前三甲并无变化。三者基金超配平均比例分别19.33%、9.2%、7.86%。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二季度以来,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的23大行业指数中,食品饮料涨幅最好,为3.28%;而基金超配的第一大、第二大行业制造业和机械设备仪表在二季度分别下跌6.63%、9.59%,排在23大行业的后1/2位,即第13、20位。不过,截至7月21日, 7月份以来,基金超配的第三大行业食品饮料7月以来涨幅第二,为9.31%。而制造业与机械设备行业涨幅分别为3.95%和2.1%,各排第12、16位。

  而最低配的前三大行业则由一季度末的采掘业、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变成了采掘业、房地产业、金属非金属业,基金分别对三行业低配比例为12.99%、11.48%、3.49%。而截至7月21日,7月以来二季度低配的上述前三大行业涨幅分别为-0.61%、0.02%、1.32%。分别排名二十二位、二十位、十七位。

  而进入七月份以来,区间涨幅前三位是其他制造业、食品饮料业、医药生物制品业,三者区间涨幅为10.12%、9.31%、8%。在二季度,基金分别超配其他制造业1.1%,超配医药生物制品6.9%,分别排在第17、4位。

  制造业仍领衔基金超配行业

  超配前三甲未改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数据统计显示,二季度延续了2011年一季度的态势,制造业仍然是基金第一大超配的行业,其相对标准行业配置比例为19.33%;与此同时,记者发现,二季度采掘业也仍然是基金最低配末尾的行业,相对标准行业配置比例为-12.9%。这一比例与一季报中披露的相对标准行业配置比例-12.3%的数据变化并不明显。

  此外,相比于2011年一季报,基金最低配的三大行业中两个行业发生变动,除了第一大低配的采掘业外,金融保险业与交通运输仓储业变成了房地产业和金属非金属业。数据显示相对标准行业配置比例分别为11.48%、3.49%。

  与此同时,与2011年一季报末数据相比较,二季度基金超配前三甲行业并未发生变化,仍然被制造业、机械设备仪表、食品饮料行业所把持。三者基金超配平均比例分别19.33%、9.2%、7.86%。

  二季度超配第一位制造业

  区间跌幅6.63%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根据数据得知,截至6月30日,23大行业中,今年以来涨幅前三的行业指数分别是食品饮料、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今涨幅分别是3.28%、-1.07%、-2.15%。其中,食品饮料为超配排行榜的第三位,相对行业超配比例为7.86%。而基金对房地产行业的相对标准行业配置比例为11.48%,排在基金低配行业的第2位;对金融保险行业超配比例为3.49%,排在基金超配行业的第13位。

  事实上,基金一直最钟爱的制造业,截至6月30日,二季度以来制造行业指数涨幅为-6.63%,排名23行业中的13位;二季度第二大超配行业相关指数机械设备指数,今年二季度涨幅为-9.59%,排名23行业中的20名。而进入七月份以来,制造业和机械设备行业涨幅分别为3.95%和2.1%。

  与此同时,二季度基金超配的第三大行业食品饮料指数,今年二季度上涨了3.28%。排名23行业第一名。而基金二季度最低配的前三大行业采掘业、房地产业和金属非金属业,其相关指数今年二季度末涨幅分别为—4.72%、-2.15%、-6.71%。分别排名23行业二季度末涨幅的第六位、第三位、第十四位。三者进入七月份以来的区间涨幅分别为-0.61%、0.02%、1.32%。分别排名二十二位、二十位、十七位。

  作者:赵学毅 隋文靖 陈霖 崔业莲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