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周的A股市场,上升的动力略显不足。市场不仅对于前期“通货膨胀6月见顶”的预判开始出现变化,同时还在撩拨下半年货币政策那根已经紧绷的弦。除了对通胀预期的变化,上周7月PMI指数公布,数据创出29个月来新低,这也成为A股市场陷入持续下行的泥沼。
上证综指连续三周出现下跌,上周五盘中一度跌至2605.14点的十个多月新低。截至上周五,上证综指收报2626.42点,全周下跌2.79%;深成指收报11701.80点,全周下跌2.41%。中小板指数下跌0.7%,创业板指数微涨0.65%,上周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表现要好于主板市场。
目前市场比较关注7月份的CPI的数据,有预期表示7月CPI会比6月的高一些,可能会在6.5%。因此,货币政策出现放松的可能性会较小,市场对于货币政策的立即放松预期似乎已不抱幻想。国内货币正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或仍将保持一定的谨慎,虽说不会有更严厉的紧缩措施出台,不过“保持适度紧缩”或将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常态。但对于中小企业、国家扶持的一些行业,相关政策会网开一面。
国内经济形势对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压制作用,而全球的经济前景也显得并不乐观。有消息称欧盟将援助意大利与西班牙,而美国劳工部宣布首次领取失业救济的人数为40万人,该数值为四个月以来的新低。欧债危机的加剧以及美国经济前景的堪忧引起了投资者的担忧。
由于美国二季度GDP数据及ISM制造业/非制造业指数令人失望,国际市场纷纷下调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预估。在此背景下,美国存在进一步推出QE3的可能性。然而,目前美国国内通胀抬头、失业率迟迟得不到改善,预计第三轮量化宽松取得的效果不容乐观,市场的反应较前两次的可能会相对负面。
而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也在5号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3A级下调至2A+,评级展望负面。这也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3A级的信用评级。
在此环境下,全球经济的复苏显得更为曲折。而外患内忧的一系列不确定因素使得A股市场未来的走势也显得不确定起来。
可以说前期A股市场的走向主要取决于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全球经济的前景预期。短期内市场推动股价上行的动力会略显不足。上市公司全年的业绩增长或将低于市场的预期,整体的市场估值在去除银行外吸引力有限。
不过虽然整体表现不佳,市场上仍然有结构性的投资机会出现,主要是一些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的行业。此外,随着中秋、国庆等节日的到来,市场或有一定的机会显现。
责任编辑:徐丽平
关注官方微博:
推荐到 来源海富通基金)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