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大盘探底回升,但依然不改弱势格局。截至上周五收盘,沪综指收报2482.34点,全周下跌0.62%;深成指收报10878.23点,全周下跌0.13%。我们认为,目前市场没有明显的投资主线,阶段性主题投资机会很少,大小盘风格变化不断,强周期板块有点危险,投资人可以关注新兴产业的相关投资机会。经济放缓预期浓厚,未来A股将呈弱势震荡格局。
9月15日,美国公布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意外增加,而且制造业指数不尽如人意,加上欧洲债务问题持续发酵,令外界对于欧美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挥之不去。我们对美国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放心,毕竟美国PMI指数仍在50的分界线以上,而欧洲在各国政策博弈下,未来可能有超预期利空出现。外围经济不稳,对中国出口影响比较大,明年初影响可能将达到顶峰。
9月15日,央行发布针对全国50个城市2万户城镇储户的问卷调查结果。仅14.8%居民对现行的物价感到满意,满意度偏低。消费意愿维持低位,储蓄意愿继续升高,82.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我们认为,高通胀是造成居民消费意愿不强烈的主要原因,而投资市场不给力则让更多人愿意把钱存入银行。这也形成了银行理财产品热销,房地产、股市和债市流入资金有限的局面。我们看到这份调查结果中还有一项值得关注,75.6%的居民认为房价“过高,难以接受”。我们认为,在房地产紧缩政策仍将持续的情况下,挤泡沫的过程将使得开发商资金链条出现问题,各一线大城市的房价均会出现一定下调。根据北京市房协数据,前8月北京新房均价已经同比下降6.6%。未来,“降价换量”或将成为开发商的唯一出路。
责任编辑:徐丽平
关注官方微博:
推荐到 来源博时基金)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