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三季度以来,创新封基中的17只A类低风险份额的平均折价率高达12.07%。
的确,A类份额长期处于折价现象,但是,就在二季度末,已上市交易的14只平均折价率也仅有7.36%。这也意味着三季度以来A类份额平均折价率较二季度末增加66.25%。
某基金研究员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
提醒记者,A类份额整体折价率提升主要源于权益类的A类份额。数据显示,申万菱信深成收益、国联安双禧A中证100和银华稳进三者折价率分别达到了25.82%、25.39%和25.05%,在二季度末,3只基金的折价率分别只有11.6%、13.8%和14.9%。
相较而言,分级债基中的A类份额折价率较为稳定,大成景丰分级A、富国汇利分级A、兴全合润分级A和嘉实多利优先及国泰估值优先的折价率分别从二季度的4.2%、4.4%、5%、6.07%和2.4%升至7.2%、6.8%、7.7%、9.03%和4.2%。
上述研究员告诉记者,三季度,权益类产品A类份额折价率的扩大和其B类份额(高风险份额)有很大关系,B类份额常常处于跟涨不跟跌的情况,加上分级基金本身处于配对转换的问题,B类不跌必然形成传导效应,A类份额出现高折价的现象在所难免。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12年长盛同庆即将到期,一般来说,封闭式基金随着到期日的来临,折价现象则会逐渐消失。但数据显示,三季度长盛同庆A的折价为3.8%,二季度末折价率为2%。到期年化收益率为9.19%。
创新封基折价率倍增 机构持有比例持续扩大 除上述的分级封基中,其它的15只创新封基的折价率也在持续扩大,从二季度末3.5%的折价率增至8.19%。折价率增长最快的是工银瑞信四季收益和信诚增强收益,折价率分别从二季末的4.3%和6.8%增至三季末的8.4%和10.21%。
《证券日报》基金周刊根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已经披露中报的39只创新型封基中,机构持有者的比例为10.45亿份,个人持有者的比例为7.51亿份。若与2010年年报相比,机构持有者的比例扩大了4.24%。个人持有者的比例缩小了4.24%。
与此同时,传统封基也得到机构投资者的增持,25只传统封基半年报显示,机构持有者为14.99亿份,个人持有者为9.81亿份。若与2010年年报相比,机构持有者的比例扩大了3.21%。
对此,上述研究员表示,并不能据此简单地说机构投资者更青睐创新型封基,而是,这类型基金设计上过于复杂,普通投资人很难弄明白基金合同中的各种规定。
此外,创新封基中,尤其是权益类的,波动大,个人投资者一旦时机把握不好,损失也很大。一些权益类创新封基波动都可能在30%左右。
“救市”呼声四起 A股本周迎考验拟募集资金173亿元的
中国水电将于本周二启动网上申购,这也是今年以来A股最大的IPO。此外,拟募资规模近200亿元的中交股份预计于本周三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国庆节前最后一周,A股最大压力来自新股抽血。
中国水电周日晚间公告称,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的发行价格区间为4.5元/股-4.8元/股,发行量缩减至30亿股,该股将于9月27日实施网上申购,申购价为发行价格区间上限4.8元/股。
公告称,中国水电本次发行总量确定为30亿股。回拨机制启动前,网上发行数量不超过15亿股,占本次发行数量的50%。此前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中国水电原计划发行不超过35亿股,网上网下各发行不超过17.5亿股。
照此计算,如果按发行价格区间上限定价,中国水电本次IPO的融资额为144亿元,低于募投项目预计需要的173亿元。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4日在证监会官网公布招股书,正式启动回归A股上市。根据说明,中交股份拟发行35亿A股,募资不超过200亿,超越正在路演的中国水电的融资规模,成年内A股最大IPO项目。
中交股份预计将于9月28日上会,招股书显示,中交股份预计发行35亿A股,加上其在港交所发现的44.27亿股H股,发行后总股本在183亿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工程船舶和机械设备购置、广明高速公路延长线项目等9大项目,以及偿还银行贷款20亿元。
除此之外,本周还有三只新股等待发行,这四只新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达180.43亿元,较上周环比大增3.93倍,是近两年来新股周募资总额最大的一周。翻阅A股历史,多次行情见顶或见底时期往往伴随大型IPO的启动。此次中国水电的上市是否发出A股“市场底”的信号呢?
悲观派认为,近日以来市场量能不足,在如此低迷时刻推出超级大盘股,只会进一步加重市场压力。从公开信息来看,中国水电上市从融资额度来说大大少于农行。这一融资额度相对于央行近期的公开投放实际是影响不大的,但是心理影响大于实际影响。目前它的上市时段是A股近几年成交最少的时间段,这种情况下必然引发市场对于资金分流的恐慌;另外,目前市场本身已缺乏上涨气氛,这一消息起到了利空叠加的心理作用。
乐观派认为,中国水电的发行境况和去年
农业银行发行的市场环境类似,而中国水电上市的市盈率有很大概率会出现高于大部分蓝筹股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稳定估值的作用。结合当前政策、经济、资金面环境看,中国水电的上市释放出一种积极信号。
事实上,股市涨跌并不取决于扩容与否。但A股长期以来“重融资轻回报”的特色,让投资者面临着“高风险低收益”的困境,而在股市低迷期间推出的巨型IPO才由此被视作“众矢之的”。如果这种倾向不改,融资者最终很可能会收获新股发行受阻的苦果。
鉴于目前股市低迷,“救市”呼声四起,其办法是:一是高层发表讲话,以缓解市场的恐慌情绪;二是提高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的入市比例;三是要求国有大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四是对股票具有印花税、红利税和个人所得税进行调减;五是要求上市公司增大分红比例;六是实施低价IPO。不过,管理层过去在市场规模比较小的时候救过市,但现在这么大的规模怎么救?
从历年来大盘股IPO启动前后的市场表现看,其对市场的影响更多在心理层面上。事实上,在
中国联通等个股发行上市后,市场同样担心其对市场的“抽血效应”而提前离场。但这些巨无霸的上市,反而引起资金的关注,成为大盘走势转折点,而且是上涨的转折点。
例如,拿农业银行上市来说,2010年7月15日农业银行上市交易。从农业银行上市后指数运行情况看,2010年7月2日后指数探底2319点,随后农业银行上市交易,指数一路上扬至3186点,期间农业银行走出宽幅振荡行情。
不过,把中国水电和当年的农行相比不太合适。首先农行当时的募集资金超过600亿,而本次中国水电预计募集资金仅170亿左右;农行发行时还有绿鞋机制为它保驾护航,而这次中国水电如果发不出去可能就直接砸在承销商手里。所以两者区别很大。从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水电上市反过来对大盘股是有利的,因为从目前的估值水平来看,许多大盘股的价格已经跌到历史最低位附近。中国水电的上市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起到稳定市场估值体系的作用。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Newsh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