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由于担心国庆长假期间变数较多,投资者谨慎情绪依旧较为浓厚,A股市场继续弱势下行寻找支撑。从近期涨跌幅榜情况看,前期强势股开始出现大面积补跌,以往走势显示,强势股补跌大多出现在下跌行情的末期。目前情况是否意味着此轮下跌行情临近尾声呢?节后行情会如何演绎?那些板块个股会在接下来的行情中有较多投资机会呢?本报记者特请来广东银石投资总经理丘海云(阳光私募)对近期市场的表现、后市走势及热点进行分析。
一、强势股补跌是否意味着下跌行情临近尾声?
丘海云表示,从基本面角度看,目前正处于近一年多来宏观调控的收官阶段。从技术层面看,本轮向下修正的调整行情尚未结束。综合而言,A股市场已下跌近一年多,不可能出现无缘无故的见底。换言之,见底必须有契机,一是政策转向,即政府释放宏观调控目的已实现或政策转向的信号;二是市场急跌见底,但目前市场尚未急跌。
二、节后行情会如何演绎?
丘海云认为,节后市场将继续震荡筑底。基于今周市场心理欲规避国庆长假期间,国外出现超预期利空因素,全周缩量下跌,强势股也纷纷补跌。若国庆期间外围没有出现超预期利空因素,市场很可能小幅反弹,若国内政策不变,大盘反弹后仍将继续震荡筑底。若有超预期的利空因素出现,则市场直接继续下探寻底。
三、十月份看好那些板块个股?
丘海云表示,就短期操作层面看,若节后市场出现反弹,可少量参与严重超跌但基本面业绩皆比较确定的个股。从中长期战略性建仓看,可密切跟踪投资主线、成长路径和业绩增长都脉络清晰的个股:第一,资源是一种瓶颈。随着经济发展,资源的结构和价值可能会重估,将形成投资机会。第二,消费是一种趋势。“十二五”或更长时期,我国将从“生产者”转变成“生产者和消费者并重”的经济格局,消费股是一个长期的机会。第三,制造是一种优势。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关注那些在世界行业格局中,具有替代性优势的企业,具有行业领先核心技术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