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基金在2011年前三个季度业绩的简要回顾 本文关注的基金,主要是去年成立的基金。个别被动式产品为今年以来成立的。
今年以来,绝大多数基金的净值在跌,主做股票的各类基金净值全部折损。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股票市场的行情走势不好,整体跌幅较大。
股票型、偏股型、灵活配置型这三大类具有主动性投资风格的、主做股票的基金,平均净值损失幅度都超过了指数型基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市场整体在主动投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同时,资产配置方面的失衡,多数基金重配中小市值股票,也是造成这种绩效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
股票型、偏股型、灵活配置型这大类具有主动性投资风格的、主做股票的基金,平均净值损失幅度相差不大,表明了这三大类基金的整体运作风格较为相似。这种情况更说明,行业内在择时方面或有一定的不足,或有违背基金契约的嫌疑,其中尤其是后两类基金。
如果没有意外,债券型基金自2005年以来连续六年的正收益记录将在今年被打破。即作为债基的主体:一级债基、二级债基“今年以来”的平均绩效均为负值。相对于纯债基金较少的平均净值损失幅度,一级债基、二级债基的主要净值损失,首先与它们的股票投资有关;其次才可以归咎于对于信用债、可转债等的投资。
信用债市场、可转债市场的风险集中爆发,是促成非纯债类基金绩效不理想的两个重要原因。
相对于指数债基,纯债基金的净值出现损失,与它们对于信用债、可转债的投资有关。
货币市场基金的绩效表现再次一枝独秀,继续展现出了此类基金的低风险特征。不过,个别基金中存在着的某些潜在风险值得警惕。
过去几年里,货基中绩优基金一贯表现稳定的情况今年将有所变化,即有新秀出现,排名靠前,例如:广发货币今年以来的绩效表现领先。
股市行情不好,债市的行情风险多多,使得保本基金的运作遭遇到了很多困难,整体绩效出现了一定幅度亏损。不过没有关系,第一,根据基金契约,投资者的本金是有安全保障的;第二,基础市场行情应该不可能在未来是时间里一直熊下去。
对于基金业绩的看法和建议 基金的投资行为,整体上是合法、合规的。在此基础上,它们现在的绩效表现总体上是正常的。
从客观方面来看,无论是被动投资,还是主动投资,主做股票的各类基金由于要遵守法律法规对于基金仓位的严格要求,这是净值损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公募基金的业绩,我们需要合理与理性地看待。即囿于各个类型基金的主要资产法定配置仓位标准,如ETF通常是99%、指数型基金通常是接近95%,股票型基金最低是60%,混合型基金最低多是30%,债券型基金最低是80%,等等,基金的净值变化,必然会受到基础市场行情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公募基金的业绩标准是相对收益,是十分合理的。
公募基金的绩效评判标准是相对收益,多数私募基金追求的是绝对收益。对于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基金,不应该使用同一个评判标准,即对于现有的公募基金,不应该有绝对收益的绩效要求。
公募基金目前的业绩情况,小范围看是基础市场行情所致,大范围看是国家宏观经济、国际金融与经济形势的不好所致。公募基金置身于其中,很多种类的品种根本无法出淤泥而不染。
部分公募基金是有暂停申购或限制大额申购的。但除了在成立之后有短暂的封闭期之外,其它时间里,公募基金都没有限制赎回。因此说,对于这种具有相对收益绩效特征的投资品,选时的主要责任在于投资者自身。
个人认为,公募基金公司都是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机构,不该向市场宣传自己是“专家理财”。公募基金的业务行为,都是专业化的资产管理行为,是“专业理财”。一字之差,既有误导的嫌疑,更是非理性地拔高了投资者对于绩效的不合理期望值。
同理,基金投资在无法克服系统性风险的时候,也不应该宣传“懒人理财”之类的理财观念。
我们一贯认为,基金公司作为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机构,根本责任就是要为投资者创设出各种类型的基金产品,并在投资运作的过程中让这些基金表现出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进而供广大投资者选择。基金的本质就是一种工具。投资者的任务,就是去了解每一种工具的特征,然后用好它。
主动型投资管理品种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也符合基金公司的专业资产管理机构身份。基金公司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在债券投资方面,部分基金公司对于信用债、可转债的过多配置,以及此次的风险爆发,应该引起行业的反思。
从产品设计来看,每只产品的设计都很好,绩效模拟曲线的开口总是越来越大。但是,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由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主动性管理因素,即择时因素、行业配置选择因素、个股精选因素等,在放大了风险、损害了流动性的同时,损害了基金的收益,表现在绩效曲线上,或为开口的缩小,或干脆为落后于基准。因此,我们的建议是:基金的运作应该更多地做好风险控制工作,更多地遵守产品设计理念。
附表:各个主要类型的基金绩效情况
基金类型 | 平均净值增长率 | 序号 | 绩优基金名称 | 净值增长率 | 备注 |
老封基 | -14.28% | | | | |
股票型 | -18.71% | | | | |
指数型 | -16.13% | | | | |
偏股型 | -17.29% | | | | |
灵活配置型 | -16.36% | | | | |
保本 | -2.98% | | | | |
纯债 | -2.85% | | | | |
一级债基 | -5.60% | 1 | 光大保德信增利收益 | 1.37% | |
| 2 | 华安稳固收益 | 0.60% | 2010年12月21日 |
| 3 | 中银增利 | 0.41% | |
二级债基 | -6.48% | | | | |
指数债基 | 1.11% | | | | 今年出现的新类型 |
货币市场基金 | 2.41% | 1 | 广发货币 | 2.87% | |
| 2 | 万家货币 | 2.81% | |
| 3 | 南方现金增利 | 2.80% | |
作者:王群航 (来源:华泰联合基金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