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基金学院 > 专家观点

王群航:对于基金踩雷事件的看法

来源:搜狐理财 作者:华泰联合基金研究中心
2011年10月09日07:25
  背景

  今年以来,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快速增加,即基数的扩大,上市公司违法、违规,以及不诚信事件的数量也随之增多,基金的踩雷现象也因此增多。

  踩雷的事情以往也有过一些,不过,在基础市场行情走势较好的情况下,在基金业绩较好的情况下,事情都过去的很快。但是,今年以来,由于基金的总体绩效表现情况不如人意,基金的踩雷现象因此格外受关注,并成为了大家对于基金业绩“不理想”的怨气与怒气的发泄点。

  今年以来,由于一些媒体对于基金报道新闻性的大力追求,以及对于公募基金的理解有限,尤其是对于负面消息的过多关注,进而使得基金踩雷事件被人为地放大了很多。

  什么是踩雷:有突发性利空出现;或者上市公司出事了,被曝光了,于是,股价应声大幅度下跌,并且有一定的跌幅,而该股票恰好被某些基金持有。

  看法

  基金公司作为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机构,投资行为以组合管理为主,很多公司旗下的基金持有100多只、200多只、甚至300多只股票是正常情况。在此基础上,踩了几个地雷,概率只是基金持股比例的1%,甚至更低,这是一个很低的概率,这种情况已经较为充分地显现出了基金专业投资的有效性。

  基金投资追求的是大概率事件,他们买的股票,大部分是赚钱的,但通常不可能全部都有正收益。他们的投资,总体上是成功的。

  公募基金的投资是组合投资,有严格的双十规定,追求的是整体组合的绩效,不必定、也不可能去做到所投资的每一只股票都赚钱。

  在地雷股被引爆之前,有些基金已经持有了相关股票数年,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收益。在此过程中,没有任何媒体对此表示过质疑。由此来看,当地雷股被引爆之后,很多媒体对于基金的指责,在某种程度上有“事后诸葛亮”之嫌。如果有人对此观点表示怀疑,那么,作为检验,是否可以告诉我们:基金现在的持股中,还有地雷股吗?

  中国上市公司里有一小部分诚信不好,出现违法违规的行为,对于这些行为的查处,是监管部门的事情,是检察院、法院的事情,其权力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了基金公司研究人员、基金经理能力和权力所可以触及的范围。由此来看,我们不应该对于基金公司的研究人员、对于基金经理有过高的、不切合实际的要求。

  看待基金的业绩,要有长期的、全面的眼光。例如,对于今年踩过雷的某些基金、某些公司,鉴于其业绩排名总体具有中等偏上、甚至领先的水平,对于这样的基金、这样的公司,我们不应该轻易地否定。

  我们不能够因为一个股票而否定一只基金,更不能够因为一只基金而否定一家公司。

  对于投资规模的大小,我们不应该用绝对数来看,而应该用相对数来看。关于地雷股,大家经常会说某某基金买了多少万股、多少万元,得到一个投资金额很大的结论。这种数据,相对于普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的确会显现的比较大。但是,我们对于基金投资行为的分析和评判,要放在整个基金投资组合的角度来看,例如,对于一笔1000万元的投资,相对于一个资产规模为10亿元的小基金来看,占比仅为1%;对于一笔1亿元的投资,相对于一个100亿元规模的基金来说,占比也仅仅只是1%。

  其它

  公募基金有完整的、严格的、定期的信息披露,这种阳光化的结果,既是公募基金的优势,但有时也会使得公募基金很被动,且更容易因此受到一些意外的攻击。

  非公募基金产品处于竞争的需要,为了自身的发展,常常会利用一些机会引导市场关注公募基金的某些负面新闻。

  非公募基金不公布信息,这一来让他们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二来并不等于他们没有踩过雷。

  踩雷事件的发生,不仅仅是给基金行业,同时也是给券商的研究提了一个醒:就前期地雷股的风险爆发点,我们是否重新可以做一些分析和研究,进而找出我们大家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弥补和提高的地方。

  作者:王群航 (来源:华泰联合基金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王旻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