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季度市场的单边下跌中,机构投资者是如何进行操作的?陆续公布的上市公司三季报逐渐勾画出了机构调仓路线图。统计数据显示,社保、QFII、公募基金这三大机构,在三季度的操作有着较为明显的分歧。其中,社保基金增持了不少估值已处于个股历史低位的周期股,QFII注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重个股选择,对行业和风格的偏好不明显,而基金则重点增持了非周期类股票。
社保抄底“周期” 今年三季度,A股市场呈现普跌之势,不过,非周期类板块整体较周期类板块的跌幅要小。数据统计显示,按申万行业分类、成份股流通市值加权平均计算,食品饮料板块跌幅最小,下跌0.72%,餐饮旅游、信息服务、纺织服装和医药生物板块也相对抗跌。而建筑建材、家用电器、黑色金属、房地产、机械设备等周期性板块跌幅居前。
不过,三季度社保基金却对不少周期股进行了增持。统计显示,截至10月26日,1335家上市公司已公布的三季报显示,187只个股有社保基金驻扎。社保基金增持的个股中,增持股数排名靠前的大多是与经济变化紧密相关的周期股。
招商轮船成为三季度社保基金持股数量增加最多的个股,增持股数达到9252万股。除此之外,地产板块的
华侨城A、
广宇集团、
荣盛发展,煤炭板块的
国投新集、
露天煤业,以及机械板块的
陕鼓动力均位居社保基金持股数增加排名的前十位。而且,露天煤业、广宇集团和陕鼓动力是社保基金三季度新进的个股。
值得注意的是,社保基金增持较多的个股中,大多此前股价已持续下跌,许多个股估值在三季度处于历史低位。分析人士认为,三季度,在悲观的市场情绪下,许多个股估值不断降低,社保基金正好借机增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此前市场关于社保基金入市的传言;近日市场的上涨若能持续,将再次印证社保对股市表现的预见性。
QFII打法多样重个股 QFII的操作历来受到关注。数据显示,已公布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62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出现了QFII的身影,行业上和风格上未出现明显“偏好”。其中,QFII持股数量较二季度末增加最多的是华侨城A,瑞士信贷有限公司新进该股,买入了约3038万股。QFII增持股数较多的其他个股包括
马钢股份、
合肥百货、
北大荒、
天山股份、
ST唐陶、
湘电股份等。
从QFII新进入的近20只个股来看,消费股受到一些QFII关注,如合肥百货、
老板电器、
中顺洁柔等;同样具备一定防御性的农业股,如北大荒、
海大集团,也有QFII新进驻。
卫宁软件、
明家科技等电子行业股也成为部分QFII的买入对象。
万科A和
嘉凯城成为QFII减持股数最多的前两只个股,这或是基于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紧缩的预期。
顺鑫农业、
双汇发展、
欧亚集团、
东阿阿胶等大消费类个股,也遭到较多减持。
有分析人士认为,综合QFII布局的信息可看出,QFII在行业和个股选择上并没有特别一致的行动,而精选自己所认可的个股或是QFII操作的共同思路。
基金抢筹“非周期” 与社保基金和QFII相比,基金在操作上方向性和一致性更为明显。数据统计显示,在1300多家已经公布三季报的上市公司中,基金三季度增持股数最多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非周期行业。
圣农发展、
古越龙山、
九牧王、
登海种业、
朗姿股份等大消费行业的个股,
超声电子、
海能达等信息技术行业的个股得到较多增持。
与此同时,基金重点减持了周期类股。数据显示,基金减持股数最多的前20只个股中,就出现了
金地集团、万科A、华侨城A、荣盛发展、
招商地产五只地产股,五只股票合计减持超过20亿股。
中国太保、
深发展A和
长江证券三只金融股也出现在减持前20的名单中。此外,
大秦铁路、
海螺水泥、
广深铁路等周期股也均被大量减持。
上市公司三季报所传递的信息,与基金三季报中透露的信息基本一致。天相投顾统计显示,三季度基金重点减持了金属非金属、机械设备、金融、地产等周期性行业板块,而增持了食品饮料等消费板块、电子等成长性行业板块。此外,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也表明,在三季度通胀未明显回落、紧缩政策持续、国际金融环境利空频出的背景下,基金大多选择了防御策略;对经济转型背景下各行业增长前景的判断,也使基金将关注重点更多地转移到了非周期行业上。
作者:方红群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王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