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9月21日,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成立,至今,开放式基金已经走过十年。
2001年全年共发行3只基金,而今年截至10月26日,10个月已经发行了180只基金,今年突破200只几乎没有悬念。
2001年底开放式基金总份额是117亿份,而截至2011年10月26日,开放式基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
金总份额是2.32万亿份,是十年前的198倍。
十年后的今天,基金业正处于一个低谷,无数基金业人士处于苦痛乃至崩溃的边缘,发行低迷,业绩全线亏损,体制改革不见进展,基金行业困难重重。最悲观最困难的时期往往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草莽时代(2001年左右):基金黑幕洪磊的颠覆 2001年以前的市场经历了庄股横行的时代,经历了网络股行情时期,乱象丛生。而自“基金黑幕”后整个行业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基金业开始从草莽时代走向规范化监管时期。
“基金黑幕”从嘉实基金的内乱开始。2000年年中,嘉实基金高管内部出现投资理念的重大分歧,以董事长马庆泉为代表的一派坚持”集中、重仓持有“的投资理念,而以总经理洪磊及投资总监波涛提倡”科学化、分散化的投资理念。这个分歧在时任董事的王少华加入后迅速升级,由于洪磊坚决拒绝接王少华提出的庄股,洪磊最后被清出董事会。
2000年10月16日,“基金黑幕”被曝光。比较戏剧的是,2001年6月29日,洪磊被提名为证监会基金监察部副主任。洪磊经历了巨大的角色转换。至此,管理层对基金业有序监管拉开序幕。
在洪磊上任后,监察部先后颁布了5个基金监管规章。其中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管理办法》,对基金管理公司的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和高管人员的行为规范都做了严格规定。
规范发展(2001—2005):基金法实施,新产品涌现 2003年10月,第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并于2004年6月正式施行。这意味着基金行业从此进入了法制时代,这是基金行业逐渐成为成熟市场的标志。
基金法实施后,行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基金创新产品不断涌现。2004年10月,深交所推出LOF,11月上交所推出ETF.2005年8月,首只银行系基金工银瑞信核心价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成立。
规范意味着整顿,成长意味着阵痛。
虽然华安韩方河是在2006年底才东窗事发,但其主要违纪事件均发生于这个时期,笔者将其定义为这个时代基金业整顿的一个续曲。
1998年,韩受命组建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被誉为中国开放式基金业第一人。韩方河时代的华安基金是中国基金业的“行业大佬”,拥有多项行内第一。后在上海社保案中,韩方河因受贿400多万元及共同操纵
海欣股份股价罪,两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
狂飙时代(2006—2007):英雄群起,王亚伟、吕俊成名 进入2006年,这个时期上证指数从2006年初的1161点单边上涨至2007年底的5261点,拉开了长达两年的大牛市。
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从2006年初的4693.84亿元急剧膨胀到32755.90 亿元。4只QDII在高位出海受到狂热追捧,华夏全球精选、南方全球、嘉实海外中国、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分别首募300.56亿、299.98亿、297.5亿、295.72亿份。
这个时期,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两年分别录得154.49%和226%的收益率,在同类型基金中分别排名第六和第一。尤其是2007年226%的涨幅,是同期上证综指涨幅的2.33倍。一时间,华夏大盘成为万众瞩目的牛基,王亚伟获得“中国最赚钱的基金经理”的殊荣,成就基金“一哥”的美誉,并一举将基金金牛奖等多奖项收入囊中。
还有一个牛人吕俊不得不提到。作为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前核心人物,时任投资总监的他管理上投摩根中国优势的近三年时间里取得了高达550%的涨幅,远超同期同类基金指数321%的表现。正因为吕俊的辉煌战绩加之当时总经理王鸿嫔天才般的营销策略,上投摩根新发基金受到投资者极力追捧,2007年4月,上投摩根内需动力于发行首日募集资金金额接近900亿,并正式公告提前结束发行,一举成为基金市场募集时间最短、认购金额最多的基金产品。
悲情岁月(2008年至今):莫泰山、肖风等大佬出走 2008年开始,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一波有史以来最大的调整突然到来,这也是开放式基金行业十年以来遭遇的最大一次危机,各种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其中重要的问题有业绩持续不振、激励制度缺失大量核心人员出走私募、发行低迷、客户流失、竞争突然加剧使得中小型基金公司生存困难、体制改革不见进展等。
这是一个极度悲情的时期。
发行方面,2006年基金平均首发规模是45.75亿份,到2007年创出历史新高74.06,而近几年呈持续下降趋势,2009年平均首发规模是32.09亿份,而截至今年9月26日,已创下10年来最低的13.6亿份。
业绩方面,仅2009年过了一年好日子,2008年自然惨不忍睹,到2010年全年震荡,基金业绩勉强撑住,但到2011年,公募全线亏损,整个行业一片凄迷。
此外,在这个时期,由于股东方对业绩的不满,抑或是基金业股权激励的缺失,核心人才的出走愈演愈烈。
2009年9月莫泰山挂靴交银施罗德总经理将投重阳的消息震惊整个基金业。而今年7月,博时总经理肖风的离职更是令多事的基金业充满了悲情色彩。至此,老十家唯范勇宏依然坚守。
这个时期,很是沉重,不甚凄凉,未来又在何方?
有的勤修内功等待牛市到来,有的寄希望于监管层深化制度改革,有的努力创新谋求差异化生存路线,有的整合资源实施流程管理。
作者:陈强 (来源:理财周报)
(责任编辑:王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