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人想卖高价无可厚非,奇怪的是基金公司80倍的市盈率可接受,90倍也能接受,150倍还能接受,这么高的价格,你是怎么接受的?”继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敢言”资本市场之后,沪深交易所总经理也开始“炮轰”基金推高新股市盈率。上交所总经理张育军日前在第十届“中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上如此质问现场的基金经理。
沪深交易所总经理直言,基金公司报价存在定价不合理或高估,希望基金行业加强自律,理性参与定价。
“中国股票发行市场存在很多缺陷,诸如新股价格大幅波动,这除了市场机制失灵外,新股估值定价系统也缺乏理性。”张育军举例,上市不到一年的
华锐风电,首日发行市盈率高达50倍,当前市盈率仅为14倍,市值已经从800多亿降到400多亿,这还是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
中小板上市的公司,如
海普瑞是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发行价格高达88元,发行市盈率98倍,发行之际市值170亿,现在剩下69亿。“这并不是个例,而是中国股票发行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数据都是来自于新股发行改革之后的数据”,张育军强调,“高市盈率带来的恶果不堪设想,……会导致证券市场进入一个熊途。目前IPO上市首日市盈率与当前市场整体板块市盈率比较,主板差了近4倍,中小板差了1倍。这说明新股发行存在定价过高。”
与会的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还提供了另外一组数据加以印证,她称深交所内部研究报告分析表明,基金公司在询价时的报价位于主承销商估值区间的只有26%,高于或低于主承销商估值区间的比例分别为41%和31%。另外,在每单IPO报价最高的前十家询价对象中,基金公司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新股发行中的占比分别达到了25%和32%。“创业板新股报价最高的十家机构,根据频次统计排名显示,就有三家是基金公司。”
张育军还在现场“质问”参与论坛的基金经理,“卖东西想要高价格,无可非议。奇怪的是基金作为新股购买方,出价还这么高,80倍的市盈率,基金公司可以接受,90倍也能接受,150倍还能接受,这么高的价格,你们是怎么接受的?”
张育军直言,高市盈率带来的恶果是不堪设想的,投资人重大损失,基金规模缩水,一、二级市场严重倒挂。他认为,希望证监会把发行节奏放下来,不太现实,在此情况下,加强市场自身的机制培育尤为重要,只有市场机制有效运转,才敢放松监管。他同时表示,“资本市场天平过于向控股股东和原始股东倾斜,这是资本市场长期熊长牛短的一个重要原因。”
宋丽萍也建议,基金公司在一级市场要强化估值分析和询价报价的内部决策程序,自觉维护基金持有人的利益,严于自律,理性报价,不能盲目跟风搭便车,更不能因为委托代理问题而出现人情报价,或哄抬发行价。
(吴琳琳)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