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投资者期盼RQFII的开闸能给市场带来新增资金,但据了解,首批基金系的RQFII却偏爱债券,上报的产品清一色是偏债的稳健收益类产品。
证监会、央行、外管局2011年12月16日联合发布《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试点办法》,按照试点办法,香港募集的RQFII产品首批规模约为200亿元人民币,投资于股票及股票类基金的资金不超过募集规模的20%,投资于固定收益证券,包括各类债券及固定收益类基金不少于募集规模的80%。
这意味着首批RQFII产品只有40亿元的资金能够入市。
而记者从各家公司了解到,首批获得RQFII的9家基金公司(南方、易方达、华夏、嘉实、汇添富、大成、海富通、博时和华安)中,竟无公司向证监会申报股票型产品,9家基金公司均在申报固定收益类产品。而这意味着区区40亿元资金,能够进入股市的数目将再打折扣。
有基金公司人士分析,此次RQFII率先鼓励固定收益类产品,或是想奠定一个能给客户创造正收益的环境,以便进一步发展。
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从首批200亿元规模的投资方向来看,管理层是想支持债市的。基金公司当然会顺势而为。”
另一方面,这些已经拥有RQFII的基金公司或许对债市后市的确看好。
“内地监管层对债券市场制度建设和鼓励创新的措施都在深化,明年对于债市而言是一个里程碑。”汇添富香港子公司的负责人称,“内地通胀逐步回落,而经济政策更为强调稳增长,货币信贷政策已显示出定向宽松的微调预调迹象,同时政策层面对民生、消费方面的倾斜也更有利于内需市场的繁荣。这为布局债市提供非常好的投资时点。”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