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多被套,公募基金暂停打新进一步发酵
新快报记者陈伟新
由于目前众多次新股“深度破发”,备受打新套牢之苦的基金公司也终于开始对新股询价说“不”。继华宝兴业基金高调宣布暂停新股询价后,日前,信达澳银低调地接过“放弃打新”的大旗,理由是“精力有限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新股太多,收益太差”。而新快报记者整理公开资料后发现,广州本地的基金公司去年打新也都较为克制。在去年有近280家新股发行的情况下,管理近千亿元资金的广发基金去年只有20条打新获配纪录,金鹰基金更是只有2条获配纪录,易方达的略多,也只有75条。
聚丰打4只新股3只被套 华宝兴业、信达澳银“放弃打新”的原因一方面是新股上市太密集,没办法对公司深入了解做出合理判断,另一方面发行市盈率偏高,透支未来成长空间,打新往往就意味着被套。
统计显示,从2011年起到2012年1月11日,有287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20.66%,其中有81只首日破发。而由于去年市场低迷,上市后三个月破发的占比就更高。
像信达澳银参与的打新中,最终获得网下配售的有5只,其中有3只上市首日破发,在2012年1月6日上市的
加加食品上市首日跌幅就高达26.33%;同年5月上市的
九牧王上市首日当天股价便跌了13.05%;2011年9月底上市的
丰林集团首日也下跌了5.50%。
本地基金公司广发旗下的大盘基金广发聚丰去年只有4次打新获配,分别是
内蒙君正、
新华保险。尽管如此,该基金在打新上还是受到不小的伤害除了新华保险外,其余三只个股已深度跌破发行价。如果只按解禁日的收盘价计算,广发聚丰在三只新股上就亏损了逾400万元。
一位资深基金界人士向新快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只份额超过300亿的股票型基金,广发聚丰堪称股票型基金中的“巨无霸”,由于规模较大,配置品种时有一定难度,受基金投资比例等条款的限制,用“闲置”资金偶尔打新也是不得已的办法,但在目前市况下,打新获配就等于中招。由于打新的负效应较明显,从近段时间看,广发基金没再出现于网下询价的名单中。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也已“事实上”放弃打新了。
嘉实兴全等打新仍较积极 从近一个多月来的网下询价资料看,虽然公开表态不参与询价的只有华宝兴业一家,但整体看,公募基金对打新的参与度明显降温,以往五六十只甚至更多的基金产品一起参与询价,现在往往只有一二十只,而且其中有不少是全国社保基金账户。
不过,也不能就此说,基金已经淡出网下询价了。就近一个多月的数据看,嘉实、兴业全球、国泰、招商、华安、长盛等6家基金公司参与报价的新股均达到了10家,其中嘉实、招商、国泰参与报价的新股超过了10家。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一些基金仍继续参与询价,但给出的报价非常“保守”。如长盛基金参与了
苏交科的询价,但给出的报价最低为7.5元,最高也只有8.5元,不到主承销商建议的合理估值的一半。
某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告诉记者,像长盛这种报低价的属于“软钉子”,“如果某家基金老是报低价,投行也不会去找他们询价的,因为没有意义”。
事实上,由于一些公募、私募的“软钉子”存在,近一个月网下询价给出的报价较前期有所走低,新股发行后平均市盈率为35.34倍,较前期动辄五六十倍明显降温。以
海思科为例,51家机构参与报价,只有15家机构的报价高于或等于发行价20元/股,全场最高报价为26元/股,溢价30%;
江南嘉捷,44家机构给出了报价,只有16家机构给出了高于或等于发行价12.40元/股的报价,最高报价17元/股,溢价37%。此外如
国瓷材料、
安科瑞、
温州宏丰、苏交科、
博彦科技等在最近一个月内公布了网下配售结果的新股,其机构报价明细均显示,机构的最高报价溢价均未超35%。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