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岁末年初,基金的年度排名都是媒体的热门话题。媒体需要"眼球",所以排名无可厚非。但是对于基民,这种报道看看无妨,但切不可当真基金年度排行这东西,"陷阱"太多,当真就容易被误导了。
排名有时不过昙花一现 在一年中拔得头筹成为当年表现最佳基金,这是不是意味着这位基金经理能堪大任,有着极强的投资能力?无论是美国成熟市场还是中国过去几年的数据都揭示,很多时候不过是基金经理“运气好”,仓位偏好和行业偏好恰好与当年行情走向一致若死抱着这种偏好不放,一旦行情出现变化,很容易会被打回原形。
以2007年大牛市中杀入股票型及混合偏股和混合型基金的10强为例,有4只第二年被挤到100名之外,其中2007年排名第二的中邮核心优选更落到205名;能够在2008年继续呆在50强的,仅3只基金。
2009年的大反弹也是如此,杀入10强的基金中有7只在2010年被挤到100名之外,其中200名之外的更多达4只。能够呆在50强内的,同样仅3只。
牛市赚得多的未必靠谱,熊市跌得少的同样如此。以2008年大熊市中以抗跌杀入前10名的基金中,仅2只能够继续留在100名内,200名开外的反而有7只。
如此众多昙花一现的年度绩优基金,充分说明了年度排名这个东西很多时候不过是"撞大运",仅仅通过短期表现来衡量基金,是极其容易吃药的。
排名失真放大差距 王亚伟掌舵的华夏大盘基金今年被挤出前十,这是近期劲爆的一个新闻热点。的确,按照Wind系统的分类,在普通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中,华夏大盘以2011年17.11%的跌幅仅排18名,这是华夏大盘过去4年中首次前十不入。就新闻角度看,这的确是个重要的新闻事件。但是就基金评价而言,却是不值一提。第18名,看似挺靠后。但需知排名第十的基金跌幅也有15.64%,两者不过相差1.47个百分点而已。事实上,即使与排名第一下跌9.46%的基金,华夏大盘也不过跑输7.65个百分点而已。对于华夏大盘这样善于把握上涨行情的牛市健将基金,只要有一波像样的上涨行情,是可以轻松追上并且赶超的。
显然,排名的数字,很容易夸大表现上细微的差距,从而使投资者出现误判。
长期排名亦有陷阱 许是认识到了短期排名的“不靠谱”,所以许多媒体也会提供长期排名,意图从中选出长跑健将。这一思路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仅仅依赖长期排名数据,同样有可能吃药基金经理的更替则是最大的陷阱所在。
以某基金为例,在2007-2011年这五年间,其累计获得了61.48%的回报,在同期有业绩的64只股票和混合偏股型基金中排名第16位,看起来还算是中游偏上的基金。但细看历年表现,2011年却以下跌28.66%在64只基金中排名第56位,成绩可谓是大幅滑坡。再看其基金经理信息,2011年6月9日基金经理由杨XX换为吕XX,后者从执掌此基金开始,至2012年1月6日,累计回报-20.48%,跑输基准回报2.67%。虽然这一基金在过去数年有着颇为不错的长期表现,但由于近期更换了基金经理,由此就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这是仅看长期排名所无法反映的。
作者:张佳昺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