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基金产品 > QDII基金和QFII基金

沪三公司香港业务已起步 华安筹第二只RQFII

2012年02月27日09:32
来源:理财周报

  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基金公司国内的投资都做不好,奢谈海外业务是不实际的。”

  理财周报记者 熊婷婷/文

  近两年,部分基金公司陆续开设香港分公司,开拓国际业务。而上海的诸多公司中,香港分公司业务已经起步的主要是华安、汇添富及海富通等公司。

  “现在国内基金公司的香港分公司处于刚起步阶段,业务模式还是比较简单的,一般主要是投顾、RQFII,部分公司有对冲基金业务。”华安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

  华安第二只RQFII将布局股票型,去年已发对冲基金

  华安香港分公司目前共有十多人,丁浩为执行总裁。目前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投资顾问、RQFII及对冲基金等。

  华安获批RQFII额度为11亿人民币,首只产品为纯债基金。

  据悉华安目前正在准备进一步申请增加额度。虽然尚未募集到上限,但是华安方面表示募集过程进展正常,对产品的发行及投资管理有信心。

  “RQFII产品收益和风险特点明显,为香港投资者所持的人民币资产,其中主要是银行存款提供了较高回报收益的机会及参与人民币升值的机会。”

  “和内地的基金产品募集相比,我们观察到香港的公募基金相对国内首发平均规模较小,大的公募基金基本是在产品有一段业绩纪录后成长起来。”华安基金内部人士表示。

  对旗下首只RQFII纯债基金,华安选择的组合特点为高流动性、低风险性和中等收益性。资产配置将以中高评级信用债为主,根据市场情况占比在60%-80%。在债券市场选择方面将以银行间债券为主,交易所债为辅。

  对接下来的计划,华安表示会尽快设立后续RQFII产品,将以股票产品为首要考虑,包括ETF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据了解,华安的香港分公司投顾业务,多是母公司签约,再由香港分公司提供海外投资部分的投研支持的模式。

  另外,华安香港分公司去年下半年亦发行了一只对冲基金,认购门槛为100万美元。

  海富通香港有RQFII和私募基金,汇添富目前仅有RQFII

  据介绍,如今海富通香港分公司总经理为罗念慈,整个香港分公司团队大概二十多人。

  海富通香港分公司成立于2010年11月25日,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前海富通香港分公司的投顾业务规模达到3.6亿美元。

  去年年底,海富通获得11亿人民币的RQFII额度。目前,和大多数获批公司一样,海富通RQFII募集情况仍离获批份额有很大差距。

  海富通对RQFII目前的状况表示:“目前这个产品种类也是刚起步,还在摸索发展中,现在谈还为之过早。”

  除RQFII之外,海富通香港子公司在去年发行了一只大中华私募股票型基金,同时和一家瑞士的基金联合发起设立了另一只大中华私募股票型基金,投资香港和内地股票市场。

  “就目前香港子公司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实际业务覆盖区域包括欧洲,中东地区,亚洲(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覆盖的客户类型从海外政府机构、主权基金,保险机构,实业企业,富裕家族直到私人银行和零售银行。当然,中资客户也在我们的重点客户群之列,仅有驻港的中资背景公司还有大陆地区的QDII客户。”海富通介绍道。

  汇添富香港子公司于2010年2月正式成立,总经理为高潮生。

  据介绍,汇添富(香港)已经建立了包括投研、稽核、营销、营运等在内的完备的团队,该团队还在不断地快速扩张中,以满足不断推出新产品和业务多元化的需求。

  同华安、海富通一样,汇添富亦是首批获得证监会RQFII资格、额度及首批推出RQFII产品的公司。

  高潮生表示,在推出首只公募产品——汇添富人民币债券基金后,汇添富将会和国际伙伴紧密合作,加速推出新的公募产品。另外,汇添富还将不断推出多种类型的创新产品来满足全球投资者的需求,帮助他们分享中国经济高速成长带来的良好收益。

  香港子公司海外业务总体仍然稚嫩

  上海地区除上述公司外,上投摩根去年亦设立了香港子公司,而国泰基金香港子公司也在筹划中。虽然国内基金公司前去香港开拓国际业务仅兴起于近两年,但是这个趋势还会继续。

  事实上,内地公司的国际化道路,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谈及自己公司及整个内地基金公司的国际化发展,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香港本土就是一个充分竞争的、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投资的产品种类很多。而且在香港,很多产品设计是仅针对机构或者仅针对个人投资者的,给不同的投资者提供不同的产品,更贴合各自的需求,但是现在内地公司香港分公司发行的产品,很多都还是混合在一起的,定位并不清晰,这个还需要内地的公司慢慢去摸索和调整。”

  更有业内人士认为:“现在基金公司国内的投资都做不好,奢谈海外业务是不实际的。”

  一位沪上高管则指出,RQFII遇冷,或与四大原因有关:

  首先,首批RQFII产品同质化严重,都是债券型或者偏债型产品,而去年债市收益并不理想。

  其次,目前香港人民币存款利率走高,已经普遍达到2%以上,而首批RQFII产品银行端收取的申购费最高可以达到5%,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费也都超过1%,比国内的债券基金要贵,投资RQFII预期收益不高,但成本却不低,不具有竞争力。

  第三,如今香港的人民币有正常渠道流向深圳,一旦到达深圳,便可以自由投资内地的股票和债券,如此一来,投资根本不需要通过RQFII。

  最后,对于如今整个QFII来说,对A股标的物的依赖在降低。很多中概股在境外上市,其中很多优秀的标的A股还没有,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境外上市,A股对QFII的吸引力会进一步降低。

  “现在还不到可以将各家海外业务进行比较的时候,都还太稚嫩,以后的路,还远呢。”该高管补充道。

(责任编辑:郭奇邦)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