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基金产品 > 私募基金 > 私募动态

95%产品亏损210只清盘 阳光私募遭遇"青春期"

2012年02月27日13:51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阳光私募遭遇
阳光私募遭遇"青春期"

  来低调的徐翔也在埋头续写2010年的辉煌。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曾军执掌的“重庆国投·金中和西鼎”去年以7.96%的收益率顺利入围年度业绩十强,排名行业第8位,而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该基金一鸣惊人,以20.08%的收益登顶

年度冠军。

  熊市的出色表现充分证明曾军出色的风险控制能力,而在对冲工具缺乏的A股,仓位无疑是其控制风险的杀手锏。有机构曾对2011年金中和的仓位做过跟踪,发现其全年平均仓位相对较低。

  与此同时,素有“股神”美誉的林园去年继续展开反攻战。继“深国投·林园3期”2010年以28.56%的收益率跻身当年的业绩榜第31名后,“深国投·林园”去年一往无前地冲至第17位,将2.55%的收益收入囊中,而林园2期和林园3期也顺利跻身第50位和54位。

  今年,林园计划将这场翻身仗进行到底。在上周出席“2012搜狐金融德胜论坛-基金经理人年会”时,林园毫不掩饰其兴奋,声称2012年将会出现很大的投资机会。

  “我大概二十年炒股生涯兴奋过三次,都是最后赚到60倍以上,2012年我们的投资策略没有别的,就是买入股票。”林园说道。

  除了芮崑演绎的“异军突起”、曾军和林园联袂主演的“王者归来”这两出精彩大戏外,草根英雄徐翔担纲的“不败神话”也在热烈上演。

  徐翔管理的两只私募产品——泽熙5期和泽熙瑞金1号顺利跻身前十名,以12.42%和7.21%的成绩分别排名第4位和第10位。2010年,由徐翔掌管的泽熙瑞金1号以67.68%的总回报跻身当年阳光私募业绩榜榜眼之位。

  杨志为称,徐翔属于“交易型选手”,其擅长短线交易。人称“快枪手”的徐翔还有另外一个称号——“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曾经是浙江游资杰出代表的徐翔,其投资风格素以凌厉和强悍著称。

  让人深思的是,去年阳光私募强人辈出,但失意者也不在少数。前年刚斩获冠军的常士杉尚未来得及回味夺魁的喜悦,便被接下来的熊市绊倒,其夺冠之作“深国投·世通1期”去年亏损32.93%,在同类中排名靠后。而2009年冠军罗伟广也马失前蹄,旗下产品去年业绩均大幅落后,两人均坦承对股市过分乐观,对熊市判断不足是招致其落败的关键。

  “最主要原因是对行情的方向性判断错误,对行情过于乐观、重仓操作,导致系统性风险后的亏损。”常士杉称。

  重仓的中小市值大跌、高铁板块引爆地雷更让世通旗下产品业绩节节败退。除了“深国投·世通1期”净值大幅折损以外,“中信信托·世通8期”去年跌幅也达30.62%。

  罗伟广掌管的“新价值系”私募产品去年表现同样惨淡,表现最好的“兴业信托·新价值9期”2011年亏损18.27%,而表现最差的“外贸信托·富锦9号”跌幅更接近40%。

  清盘潮涌动 行业加剧洗牌

  面对不断缩水的账面资产,即便是高净值人群也难以承受,无奈之下只能忍痛赎回,而随着客户相继离去,清盘潮开始袭击众多阳光私募,破产屡屡闪现。毫无疑问,步入“青春期”的阳光私募开始进入大洗牌阶段。

  去年5月,鼎弘义忽然宣布解散旗下的产品“鼎弘义1期”,该产品清盘前累计净值为101.10元,总经理张诚解释为由于产品规模过小导致清盘,这也拉开了阳光私募行业轰轰烈烈的清盘序幕。

  根据海通证券统计,2011年共有211只阳光私募基金终止清算(包括结构化与非结构化产品),而其中45只属于提前清盘,相比之下2010年全年仅有82只基金终止清算,13只属于提前清盘。

  素有“第一庄托”、股市名嘴之称的赵笑云去年高调回归A股,却在无情的市场面前被迫低下头颅。今年初,赵笑云在微博中透露,“笑看风云阳光私募二号”主动清盘,并改制为笑看风云公司型合伙制一号基金。

  市场认为,主动清盘只不过是赵笑云的推托之词,业绩败北才是笑看风云二号“引退”的关键。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陕国投·笑看风云一号”和“中融·笑看风云二号”去年净值分别亏损39.27%、32.82%,在去年新成立的阳光私募产品中排名几乎垫底。

  紧随清盘潮之后,并购重组开始现身私募江湖。2011年2月底,宝银投资董事长崔军宣布并购创赢理财,拉开了阳光私募并购重组的序幕。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去年已有4家阳光私募公司的旗下产品被并购重组。

  警报已经拉响,在业绩和经营压力下,未来将有更多中小私募机构跌落破产深渊。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底,旗下仅发行1只阳光私募产品的公司共有258家,其中共有90家公司或产品业绩亏损超过15%。

  融智评级研究员彭晓武指出,阳光私募的收入来源于固定管理费和业绩提成,对亏损的企业来说,业绩提成无望,加上规模较小,有限的固定管理费收入难以为生,公司未来面临的风险很大,不排除破产的可能。

  这一边小私募艰难求生,那一边,大私募却厉兵秣马扩张地盘。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重阳投资去年底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实力堪比中型公募;紧随其后的泽熙投资、凯石益正的规模也分别达到60亿元、50亿元,前十大阳光私募规模均在30亿元以上。

  私募“十强”资产管理规模达460亿元,占据阳光私募总体规模的32.39%,去年全国520家私募基金管理机构总规模为1420亿元。淘尽黄沙始到金,500多家私募未来谁走谁留最终将由市场给出答案。

  熊市倒逼私募创新 对冲元年开启

  突如其来的熊市搅动阳光私募这一池春水,刚步入成长的它们被迫面对业绩大面积亏损、清盘潮涌动、并购潮云涌等诸多青春期烦恼,被赶入穷巷的阳光私募并未束手就擒,产品创新成为其手中最强大的反击武器。

  据悉,去年阳光私募行业在产品类型上涌现出了诸多创新,如策略创新,包括量化、定增、套利等;结构创新,包括目标回报、安全垫等,截至2011年底,国内共有各类创新型私募基金产品超过120只。

  事实上,去年私募江湖最引人注目的名字除了芮崑以外,还有另一位的名字经常见诸报端,那就是博弘数君总经理刘宏,其管理的博弘定增2期、博弘定增1期去年上半年业绩骄人,分别以43%、33%的涨幅轻松跃上非结构化阳光私募2011年上半年冠、亚军之位。

  凭借这份优异的中考成绩单,博弘数君轻易延揽到四方富豪,从2010年底到2011年10月份短短一年间,该公司陆续发行了28只子信托产品参与定向增发,募集的资金规模超过20亿元。

  只可惜,去年后半程A股步入漫长的调整期,定向增发股也难以独善其身,频频跌破发行价,致使刘宏的辉煌未能延续全年,博弘数君旗下定向增发产品去年净值普遍下跌,最终跌幅定格在3.84%~32.81%之间。

  融智评级高级研究员龙舫在某份报告中提到,由于定增产品都是一次性满仓买入某一只或者某几只定向增发股票,且锁定期长达12个月,这使得市场出现下跌的系统性风险时,定增产品无法通过减仓或者调整品种来规避风险。

  然而,这并未挫败阳光私募在创新上的雄心。值得关注的是,去年12月9日,肖世明管理的“励石一号”通过海通期货成功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开户,取得信托产品参与股指期货的第一个交易编码,让一直憧憬对冲时代的私募人士振奋不已。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私募江湖有望续写群雄争霸的故事,哪位英雄将在腥风血雨的争斗中最终胜出呢?阳光私募将如何度过躁动的青春期?让我们耐心等待这场大戏的开锣吧!

(责任编辑:姜隆)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