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资首次参股内地公募基金,惠理基金接手金元比联49%股权
承接去年11家基金公司股权生变的疯狂,今年市场仍难平静。金元比联已经更换外资股东,万家20%股权也被人接手。而面对金元比联规模垫底的羸弱现状,新股东能否有所作为还是未知之数。而接受《金融投资报》采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
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基金公司变更股东对于基金业绩来说,正面影响或有限。
金元比联更换外方股东 成立于2006年11月的金元比联基金管理公司,结束了与其外方股东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近6年的合作,重新选择了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退出金元比联基金的比利时联合资产是金元比联基金的发起股东之一,当时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出资7350万元,如果仅按照此次交易价格计算,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公司投资5年亏损3300万元,损失达到44.8%。
3月8日,金元比联基金公司正式发布股权转让公告,称“本公司股东比利时联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持有本公司49%的股权转让给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而金元证券持有51%的股份不变。这也使其成为内地首家港资参股的基金公司。
伴随股东股权交接,基金公司通常会发生一场人事“地震 ”,金元比联也不例外,甚至在股权转让事宜尘埃落定之前,金元比联基金从高层到基金经理层面就已发生多次人事变动。先是提拔两位副总,2012年1月9日,潘江出任金元比联副总经理;3月1日,将督察长符刃提升为副总经理。潘江曾任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公司研究总监、基金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万家基金首席策略师、研究总监、基金经理、投决策委员会委员;国泰基金研究部经理;美国韦里逊通信有限公司国际投资部投资经理;而符刃2004年4月加入金元证券担任基金筹备组负责人;2006年10月加入金元比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督察长。
在符刃离职之后,金元比联督察长由凌有法接任。凌有法2003年9月加入金元证券担任资产管理部首席研究员;2005年7月加入首都机场集团公司,担任资本运营部专家。
金元比联于今年2月增聘了两位基金经理。冯志刚2011年10月加入金元比联担任研究副总监,其现在分别与三位基金经理合管3只基金,即与侯斌合管金元比联成长动力 ,与潘江合管金元比联价值,与黄奕合管金元比联消费 。增聘谷伟与侯斌合管金元比联
宝石动力 。谷伟2008年4月至2011年11月于泰信基金担任基金经理助理;2011年12月加入金元比联。
极弱难返还是改头换面 尽管新股东实力较强,但面对自身羸弱的金元比联,在公募基金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究竟是极弱难返还是改头换面,目前仍是未知之数。
截止2011年年底的66家基金公司中,金元比联7只基金资产总规模仅为9.70亿元,排名第63位,但在2010年以前成立的老基金公司中则是垫底,也低于新基金公司平安大华、方正富邦和财通;仅好于浙商、纽银和富安达。
份额上看,截止去年四季度末,7只基金总份额为11.73亿份,平均每只基金规模仅为1.68亿份。其中,金元比联成长动力和金元比联核心动力规模已不足1亿份,分别仅为0.87亿份和0.84亿份,而金元比联丰利债券 、金元比联价值、金元比联消费主题和金元比联保本规模刚过1亿份;规模最大的是金元比联宝石动力为5.09亿份。
一般说来,基金资产规模和业绩总是相辅相成的。而金元比联始终未能摆脱“微基”命运。
2011年年底,债券型基金金元比联丰利亏损11.57%,在二级债基中排名垫底。两只配置混合型基金金元比联宝石动力和金元比联成长动力分别亏损25.02和25.68%,在当时73只同类型基金中排名第60位和第63位。相比之下,股票型基金表现较为抗跌,金元比联消费主题2011年亏损18.71%,排名第34位;金元比联价值亏24.11%,排名第112位;金元比联核心亏25.08%,排名第124位。
而2012年以来金元比联旗下基金表现较2011年进一步下滑。截止前两个月业绩表现,金元比联丰利收益为-0.55%,仍在债券型基金中垫底,而去年尚表现出色的金元比联消费主题却在反弹中表现乏力,前两个月净值仅微涨1.49%,在293只同类型基金中排名第270位。金元比联价值涨4.05%,排名第187位;金元比联核心涨6.07%,排名第102位。两只配置型基金,金元比联宝石动力跌至第68位,净值仅微涨1.59%;金元比联成长动力上涨4.16%,排名第41位。
不难看出,如何提升业绩、重振规模,新股东惠理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面临着不小的考验,是否真有妙手回春的本事还不得而知。
万家20%股权被接手 除金元比联之外,另一家基金公司万家基金股权变动或将于近期确认。
3月2日,新疆
国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参与竞拍万家基金管理公司20%股权的进展公告。公告称,“通过竞拍,公司取得万家基金管理公司20%股权受让资格,2012年2月21日,公司与出让方上海久事公司签署了《产权交易合同》,交易价格为竞拍底价10460万元,并于近日得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确认。截止2012年2月24日,公司已按合同约定,将保证金和首付款合计7322万元汇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指定的结算账户。本次股权受让事宜,万家基金管理公司需报经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此次股权出让方上海久事为万家基金公司与深圳市中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列第二大股东,均持股20%。万家基金第一大股东为齐鲁证券,持股49%;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1%。
相比之下,万家的股东变动对于基金投研层面的影响或不及金元比联大。
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名为天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2002年8月23日正式成立。2006年2月20日正式更名为万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截止2011年年底,万家旗下13只基金资产总规模为182.79亿元,基金总份额为238.03亿份。旗下基金规模分化较大,万家双引擎仅0.82亿份,而万家180 则高达97.27亿份。
万家基金曾遭遇新基“寒冬”,2010年整年都没有新基问世。2011年发行两只新基金,分别是万家红利和万家稳健增利债券,首募规模分别为10.89亿份和12.83亿份。
2011年股权变动达11起 去年是基金公司股权变动的多发期,全年变动共达11起,将新老基金公司一网打尽。除备受瞩目的华夏基金公司之外,还有东方、新华、中邮、申万、平安大华、长盛、建信、光大保德信、天弘、工银瑞信。
根据股权变动分量来看,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华夏和申万菱信。华夏基金公司股权一分为六,现为
中信证券 49%、南方工业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11%、山东省农村经济开发投资公司10%、加拿大鲍尔公司10%、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10%、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10%。解决股权问题之后,市场最期待的莫过于华夏系新产品。
而申万菱信则是更换了外资股东。2011年3月4日申万菱信公告称,原公司外方股东法国巴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33%股权转让给三菱UFJ信托银行株式会社,因股权变动,公司中文名称由申万巴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申万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后的股东及持股比例分别为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67%,三菱UFJ信托银行株式会社33%。
两家银行系基金工银瑞信和建信的股权变动也令人瞩目。工银瑞信股东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瑞士信贷分别将所持有的公司20%和5%股权转让给中国
工商银行 ,变更后的公司股东及其持股比例为,中国工商银行80%,瑞士信贷20%。可见,工行股权进一步集中。
而建信原股东中国华电集团公司将所持有的10%股权转让给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变更后股东及持股比例为中国
建设银行 65%,信安金融服务公司25%,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10%。
此外,去年成立的平安大华平安首只基金刚刚投入运作之后,其第一大股东平安信托却缩小了股权占比,其将旗下3.3%的股权转让给了最小股东三亚盈湾旅业有限公司。转让之后,其股权结构变更为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60.7%,大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5%,三亚盈湾旅业有限公司14.3%。
去年业绩表现出色的新华基金则是股东增加注册资本,由1亿元提升至1.6亿元。其原股东新华信托和陕西蓝潼电子投资公司均按原持股比例增资,新增股东杭州永原网络科技公司认购出资1320万元。更改之后,其股权分别为新华信托48%,陕西蓝潼电子投资公司30%,上海大众环境产业公司13.75%,杭州永原网络科技公司8.25%。
新华下滑中邮上升 股权变动对于基金业绩的影响需要观察。而就去年股权发生变动的11家基金公司今年以来的业绩情况看,比较典型的是新华基金业绩下滑,而中邮基金有所上升,其他基金公司变化则不明显。
2011年新华系基金表现抢眼,这也是基金公司股东方追加注册资本的动力之一。3只股票型基金中,新华周期杀进前十,收益为-14.51%,排名第8位;新华钻石和新华成长分别排名第13和第19位。两只配置型基金新华资源排名高居第3位,亏损9.46%;新华分红亏16.22%,排名第16位。而进入2012年,新华系业绩有所下滑,领先优势已不在。新华周期前两个月收益为7.26%,排名第71位;新华主题更是掉至100位之后,排名第121位,收益为5.67%。新华钻石收益为7.81%,排名第57位。而配置型基金新华资源也出现快速下降,收益为4.4%排名第37位;不过新华分红升至第5位。
中邮创业今年的收益则有所好转。其2011年3只股票型基金,中邮主题 、中邮成长和中邮优选亏损幅度均超过30%,排名超过200位;而2012年前两个月,中邮成长升至第60位,收益为7.77%;中邮优选排名第103位,收益为6.05%;中邮主题排名第166位,收益为4.67%。不过,中邮系基金风格长期固定,高仓激进的投资风格在反弹市中总能有所收益,下跌市中则不太容易规避风险。
作者:宋双 (来源: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