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庄涛、孙建冬、李旭利……回首当年,他们曾经指点市场江山,并叱咤股海风云,他们是基金公司的“金牌”投资总监。而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又身处何方?回首这些大佬的昔日今时,无一不像一部情节跌宕起伏的谍战剧……
投资总监,基金投资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职位。在基金公司中,投资总监就如战场中的指战员,不仅自身要有过硬的本领,而且还要指导其他战士进行战斗。
2月底,基金界号称最具狼性的基金经理中邮基金投资总监彭旭宣布离职。对于离职,彭旭本人的解释是,这么多年一直在一线,压力非常大。而有专家表示,主要是其高举高打的激进风格与目前的市场并不符合。但事实上,彭旭本人却不这么认为,相反,他认为自己是风险厌恶型的投资总监,一直在坚持低估值成长性的投资,甚至曾经一度认为仓位不该是基金经理考虑的事情。
无论怎样,他凭借自己的理念,在2007年曾极度辉煌。数据显示,2007年他管理的某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高达191.47%;而他管理的另一只基金开募首日即超过募集规模上限150亿元,一个月后打开申赎,更是创造了600亿元的销售纪录。
此时的彭旭或许也正迷茫是否该继续坚持自己的投资理念,或许对公募基金的现状产生了怀疑。他曾表示,公募基金发展到现在面临瓶颈,老百姓对公募基金没有信任,基金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对这个行业来说是自我毁灭的过程。我也有能力去炒作,但是炒来炒去做波段,最终赚的是普通投资者的钱,有意思吗?
或许彭旭真的需要时间来思考去向,但对于另一些大佬级投资总监来说,玩公募似乎并不过瘾,于是纷纷奔向了私募,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曾经担任华商基金投资总监的庄涛和华夏基金的投资总监孙建冬。
庄涛,华商基金三剑客之一,离职后奔向中信产业基金(CITIC PE)。数据显示,2008年,庄涛担任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2009年度和2010年度,他管理的华商盛世成长连续两年业绩排名前五。
同样,原华夏基金投资总监孙建冬离职后开始筹备鸿道投资,目前孙建冬是鸿道投资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数据显示,孙建冬管理着5只私募基金,截至3月2日,在可统计的4只私募基金中,有2只的绝对收益处于负数,2只为正。
对于公募基金投资总监奔向私募,分析人士表示,主要是公募基金的激励机制和私募根本没有办法比,并且公募基金操作相对严格,私募则较为灵活,很多公募基金的人员都是奔着私募去的,在公募只是打基础。
而投资总监里最为让人痛心疾首的要数原交银施罗德的李旭利了。3月28日,李旭利“老鼠仓”案件将在上海浦东新区法院公开审理,他将被诉“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或将判刑近10年。据证监会通报,李旭利曾经在2009年2月28日-5月25日期间,利用职务便利,通过其控制的两个证券账户,先于或同期于其管理的基金买入和卖出相同股票2只,非法获利1000余万元。
事实上,李旭利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30岁就当上南方基金的投资总监;后于2005年转战交银施罗德,2009年带领交银施罗德一举冲进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前十名。随后,他加盟私募基金上海重阳投资,重阳三期曾经创造了首募11.5亿元的佳话。而如今,大多数基金界的人谈起李旭利都表示太可惜。
近期一部叫《北京爱情故事》的电视剧受到追捧,它是一部关于年轻人价值观变化的电视剧,有人一直坚持正义善良迎来爱情春天,有人却经不起金钱权力诱惑而被判入狱,而纵观这些投资总监们的故事,不也有人一直坚持自身的投资理念和理想,有人经不起金钱诱惑而锒铛入狱吗? (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