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斯坦哈特(M ichaelSteinhardt),这个隐退华尔街多年的名字近日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在接受美国C N BC电视台采访时发表言论炮轰“股神”巴菲特,“我们最担心的却是到底要多久巴菲特才能走下神坛,多久你们才能认清事实”,斯坦哈特认为,巴菲特是现代最伟大的公关,用巧令言辞成功欺骗几乎所有新闻媒体,早该走下神坛。
且不谈这番对“股神”的评论是否有理,如此独树一帜究的斯坦哈特究竟是何来头、又缘何炮轰巴菲特?
自古英雄出少年 斯坦哈特的头衔可以列出一大堆,“投资天才”、“全球避险基金之父”、“世界短线杀手”等等,说起他,就有一组经常被人提及、也令他本人也引以为豪的数字:1967年投给他的1美元,到了我1995年公司关闭时已变成481美元;而如果投资标准普尔指数基金,这个数字只有19美元。
《时代周刊》曾采访的斯坦哈特早期的投资人也证实了这一点,据他说,20年前投资的50万美元,在斯坦哈特关闭公司时已经变成1亿多美元。有数字显示,如果投资者在1967年购买斯坦哈特的基金,20年后便可获得100倍的财富,年平均增长率为27%。即使是在投资精英聚集的华尔街,这样的投资回报率也依然令人惊叹。
作为华尔街最成功的基金经理之一,斯坦哈特投资职业生涯的辉煌应了一句老话,“自古英雄出少年”。
斯坦哈特1940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珠宝商家庭,而他的职业生涯没和珠宝扯上关系。作为礼物,父亲送给他100股费城迪克西水泥公司的股票和100股哥伦比亚天然气股票,这些当时价值5000美元的股票对于年仅13岁的斯坦哈特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份礼物“像电流一样刺激了我”。
从那以后,这个对股票一窍不通的少年开始着手研究交易报道,跟踪“世界电讯”上所载的股票价格,他频繁地进入美林公司,和那些吸着雪茄的老人们一起盯着屏幕,迅速迷上了这一切的斯坦哈特不久便开始真正买卖股票。
股票价格波动对他的“金融资产”带来的波动令他兴奋不已,对斯坦哈特来说,像同龄人那样用一个暑假打工去赚100美元实在无法与一夜之间就挣100美元来的有趣和刺激。
对股票投资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的斯坦哈特16岁时在父亲的指导下、凭借出众的智商考入了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金融学院,19岁便提前毕业,20岁在卡尔文·巴洛克互助基金里找到了一份证券研究的工作,此后也有过在《金融世界》杂志担任记者。
尽管很早就开始在金融圈里打拼,但他在华尔街传奇投资生涯的真正开始要算1967年。在乔治·索罗斯建立了最大的一家对冲基金公司的同一年,在利布·罗兹证券公司做首席分析员的斯坦哈特,与两名合伙人一起创办了自己的对冲基金:斯坦哈特·范·博考维奇。
当时的美国经济正在腾飞,斯坦哈特把那个年代称为“一个抢钱的时代”,而华尔街也因此有了“一段兴高采烈的日子”。三人共同筹资770万美元 成 立 的 公 司 呈 现 爆 炸 式 的 增 长 , 首 年 获 利31%,次年获利更是高达99%,而当时的标准普尔指数仅仅上升6.5%和9.3%。
一方面,美国那个疯狂的年代造就了斯坦哈特的投资传奇,而另一方面,他与众不同的理念成为他脱颖而出的关键。
扛着杠杆的短线杀手 在斯坦哈特的印象中,父亲一直有赌博的嗜好,而他自己似乎也遗传了这份痴迷,只是他赌的是金融投资。不过,“我在金融市场里的赌博明显要强于父亲的那种赌博,运气也明显更好。”斯坦哈特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在他眼里,选择股票、做一名优秀的分析师以及投机,他所做的一切都有很强的目的性,而这是他和父亲的赌博之间最大的区别。
与崇尚长期“价值投资”的巴菲特不同,斯坦哈特极其擅长短而快的短线投资并因此赚得满盆钵,他也因此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具实力的“短线杀手”。
“对我来讲,参与市场只是想获取正确决策的满足感,从投人到成功的时间越短,满足感越强。”斯坦哈特曾这样表达他对短线投资的热情。短线操作为他带来成就感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投资回报。
在斯坦哈特的短线操作生涯中,对IBM的投资是不得不提的。1983年,他利用借来的1亿美元以117美元的价格购买了80万股IBM的股票,这只股票缓慢上涨了15点,大多数股民不甘于就此平仓,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跌回120美元,斯坦哈特在接近132美元的价位卖出,净赚1000多万美元;在股价达到顶点时,他又卖空25万股,并在股价跌到120美元时平了仓,又赚得几百万美元。
斯登哈德承认,IBM股票的确可以获得长线利润,但在别人等待股票涨到自己的期望价位的时候,做得更多也得到更多,“如果只做长线,我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我总是见好就收,”斯坦哈特说。
但斯坦哈特看来,这种短线投资的成功也并非完全赌运气,也需要建立在长期的基础上。他非常重视基本面的分析,他认为自己的角色就是利用一切可行的手段,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资本回报,而不是拘泥于一种特殊的交易风格。“我基于基本面的长期前景选择长线投资品种,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必须持有这些头寸到一定的时间。我经常对下属说,要将投资决策建立在长期基础之上,即使你要赌的事件可能不会发生。”
作为一个获取最佳投资回报的高手,斯坦哈特懂得充分利用杠杆的作用。
在1981年,斯坦哈特确信美联储将下调利率,中期国债将有大的涨势。于是,斯坦哈特用基金掌握的5000万美元现金为权益金购买了价值2 .5亿美元的五年期美国国债等待利率下调。最终,2.5亿美元的债券投资赚了4000万美元。在这笔买卖中,基金实际用5000万美元的现金就赚了4000万美元。1984年末,他购买了4亿美元的中期政府债券,其中大部分钱仍是利用杠杆借来的,这次他预期利率下调,赚得2500万美元。
饱经风霜的空头 斯坦哈特曾这样说过,“在灾难降临的时候能保全自己的资产,这是最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的事情。”而正是这样的理念让他热衷于做空,被《福布斯》称为“饱经风霜的空头”。
1970年美国股市崩溃,“抢钱的日子”过去了,但这给斯坦哈特的对冲基金带来了特立独行的机会。曾使他因做多而大赚一笔的股票,现在成了他做空的对象。
据斯坦哈特的回忆,1972年的整个财年,他们在做一件“可怕”的事做空美国“最好”的公司,包括柯达、通用电气、强生、可口可乐、麦当劳等等,这些成长性很好、有竞争优势、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很高知名度的公司,拥有长期投资者想要的一切,与传统意义上应该做空的基本面差、竞争力弱、红利少、资不抵债的公司截然不同。
当时的“漂亮50”就是他做空的对象之一,这是20世纪70年代初的热门股票,人们对于其非常乐观。1972年秋,道琼斯指数第一次站上1000点,斯坦哈特却逆市而为,在几个月以后指数见顶前,早已经卖出了绝大多数的多头头寸,再一次净做空。这一次的逆势而为又为他的投资传奇加上了一笔。1973年,道琼斯指数持平,斯坦哈特盈利15%;1974年,市场下跌38%,他盈利34%。当“漂亮50”倒下的时候,绝大多数当红机构基金经理损失了5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80%到90%。
1974年底,道琼斯指数终于见底,从1973年1月的1000多点跌到577点,看空情绪主导的市场已没多少人敢持股了。正如彻底的狂热是市场见顶的标志,恐惧无疑是市场底部的标志,斯坦哈特坚信市场已低迷见底,他曾不无骄傲地说,“当全世界的人都只愿意买国债的时候,你就可以闭着眼睛做多股票了。”他几乎完美地抄底,在此之后的一个月的时间里,他把持仓结构从负55%变成了正35%,这无疑是一个从空到多的巨大反转。
斯坦哈特坦言,对于基金经理来讲,在大家都赔钱的时候还能给他的投资人挣钱的感觉是最美好的,这是高度的职业满足感,但这份成就感也不可避免的带来巨大的压力。
据斯坦哈特回忆当时的情景,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市场持续下跌,经纪人打电话希望他买回股票平仓。而他拒绝,继续持有空头头寸,耐心等待更低的价格出现再平仓。而这期间,就连那些从他手里拿走大笔佣金的经纪人也开始憎恨他,因为在别人都亏钱的时候他在挣钱,公司的管理层在抱怨空头卖家把他们的股票搞得一团糟,人们开始说他贪婪、傲慢。
做空股票的一条规矩是必须在“报升”的时候卖空股票,即以高于上一交易日的价格卖空,这就要求必须在市场上还有很多买家的时候建立空头头寸,因此提前下手就成为必须,这也引来很多人指控他抢跑,利用大宗交易员提供的买卖信息进行交易。
用他自己的话说,“做空需要克服自己正站在魔鬼一边和美国、母亲以及传统价值观最对的怪念头,而且可能的损失是100%。”
从不相信任何经纪人 大多投资者都会认同,交易的世界里信息就是力量,而如何利用信心,斯坦哈特有着与众不同的一面。
在斯坦哈特看来,股票市场里有一个现象,那就是外行的观点有时跟专业人士的观点同样有价值,擦鞋匠跟经纪人都能成为股市里的天才。在《华尔街新人》一书中,当年的斯坦哈特和他的合伙人被描述为不遗余力挑战传统的人,无论是他的短线操作还是逆势做空,斯坦哈特所做的往往都与多数投资常理相悖,一次又一次展现着因“不同”而出色。
对不同观点的重视让斯坦哈德从不盲从,对华尔街上满天飞的最新预测始终有清醒的认识,他花费巨资购买华尔街的情报,但从不相信经纪人的观点,在他看来,“假如一个经纪人很伟大,那他就不会出卖他的观点,因为那样回报率太低”。他始终相信那些人只是随大流的,他们始终在做的事就是不断的改变他们的观点,然后找出理论依据。
斯坦哈特强调用不同的观点进行分析,以他的定义,所谓不同就是持有以事实为依据的明显不同于市场普遍观点的看法,他常说唯一有效的分析工具就是高水平的另类观点,而这要求掌握更多信息,对局势有比别人更深的了解,需要深刻理解市场的真正预期是什么,在正确的另类观点变成共识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带来巨额利润。
《华盛顿邮报》在一篇回顾斯坦哈特职业生涯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多年以来,最困难的事情就是鼓起勇气挑战时下的主流思想,形成不同的观点,然后去赌这个观点。而这其中的难点就在于投资人不该用对自己业绩的评价来衡量自己,而是应该用市场的公正指标来衡量,市场有着自己的世界。从短期的、情感的角度来讲,市场永远是正确的。如果你持有不同的观点,在一定时期内,你肯定会遭到市场表达出来的传统智慧的攻击。”
从斯坦哈特的投资生涯来看,在市场即将到顶的时候面对多头势力的狂热做空,在市场底部的极度悲观中做多,或者称为反向交易,那些明显不同于市场共识的观点让他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做多也好,做空也罢,长线投资或是短线操作,斯登哈德一直努力保持着独立的思考,不受约束的思维使他能把握那些“方向性”的变化。受到斯登哈德青睐的股票往往很快成为世人瞩目的对象,而他也尽可能地利用新的投资工具,介入新的投资领域。如果看看他的投资组合,就会惊奇的发现斯坦哈德的注意力集中在股市的各个领域,股票杂乱没有内在的逻辑性,但是这却是威力最大的投资组合之一。
大落大起后全身而退 1994年10月,斯坦哈特告诉他主要的合伙人,他将在12月底关闭所有的斯坦哈特基金,宣布退休。从1995年开始,美国继续经历超大的牛市,股价涨到令人窒息,对于在这种时候关闭公司,斯坦哈特自己也认为是难以想象的。而在这之前的大落和大起,成了斯坦哈特最后的传奇。
20世纪90年代早期,斯坦哈特避险基金的资本金增长惊人,投资的每一产品都有出色表现,他开始寻求全球范围的扩张,1993年他运用杠杆大量买入的欧洲证券,斯坦哈特基金实现了超过60%的收益。
然而好景不长,到1993年年底,美国经济快速增长,美联储调高短期利率,0.25个百分点的加息让斯坦哈特和其他的杠杆债券玩家措手不及;在欧洲,人们因担心德国央行会停止宽松的贷款政策开始抛售债券,欧洲债券因为流动性枯竭而暴跌。
对斯坦哈特基金来说,这是出其不意的打击,而他持有的新兴市场债券的崩溃,更是雪上加霜。而祸不单行,斯坦哈特的公司此时被指控参与垄断两年期美国国债市场,1994年,由于涉足国外债券和国债丑闻,斯坦哈特对冲基金亏损了31%。
斯坦哈特回忆这段经历时表示,他对自己能力过度的信心使他认为自己能够征服全球大部分市场,他忽视了自己的极限,这是导致失误的重要原因。
另外,从13岁进入股票世界,他从业余投资人到职业投资师,从分析师到交易人再到首席投资组合经理,很长时间里,斯坦哈特自认为专长只在股票,但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投资环境却为他投资债券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但对他而言,全球债券市场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金融媒介,进入毫无优势可言的市场、不能获得充足的信息流是最直接的原因。
带着沉重的反思,55岁的斯坦哈特迎来了自己隐退前的最后一次辉煌。1995年9月,基金盈利22%,到了年底达到26%,他挽回了1994年的大部分损失,这样的业绩为斯坦哈特的隐退提供了条件。
1995年10月,一家纽约报纸这样写道:“迈克尔·斯坦哈特意外地告别华尔街,给金融世纪里最闪亮的一段职业生涯划上了句号。”
他曾这样说过,“对我来说,英雄应该是非洲圣人史怀哲博士、科学家爱因斯坦和以色列总统大卫·本·古里安这样的人,他们不富有,但他们让世界变得富有,而我一直是在帮富人,包括我自己变得更富,这当然不是罪过,但也绝不高尚。”
于是,他将接下来的人生投入到公益慈善活动中。
在对巴菲特的评论中,斯坦哈特这样说,“在他人生前70年只捐赠两分半美元,直至忽然有一天,他草率地决定将几乎所有钱都给一个人(比尔-盖茨),便摇身一变成为世上最伟大的慈善家,更开始游说其他亿万富翁跟随他的决定。”
比起巴菲特,55岁隐退投身慈善的斯坦哈特作出这样的评论也是有几分道理的。
作为犹太民族的一员,还以慈善活动闻名于世。他一直有收集犹太文物的爱好,而指其中慈善盒成为他一项重点的收藏,而其中的原因是这些盒子代表着犹太文化里帮危扶弱的价值观。在他的慈善项目中,最著名的当数他与查尔斯·布隆夫曼共同创立的“以色列生存权”项目等。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王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