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基金频道 > 投资攻略 > 基金动态

上投摩根王鸿嫔谢幕 章硕麟接棒

来源:投资者报 作者:汤巾
2009年11月09日10:38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人们还没从上投摩根副总经理傅帆调任的惋惜中回过神来,紧接着总经理王鸿嫔就被曝离职。

  近两年,上投摩根时常被舆论推向风口浪尖。没有哪家基金公司的人事变动像上投摩根一样折腾得沸沸扬扬,也没有哪位基金掌门人的去留像王鸿嫔一样牵动人心。

  11月2日,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董事长陈开元证实,因高管任期将满,总经理王鸿嫔已向公司董事会表示不再续任的意向,但将继续履行公司总经理的职责,直至继任者到位,以实现平稳过渡。

  这并不出乎人们的意料。早在一年前,坊间就传出王鸿嫔迫于业绩压力即将辞职的说法,她本人也曾经表示:“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没有人能承诺永远待在一家公司。”但当时,上投摩根发布澄清公告予以否认,将事态平息。近期传闻卷土重来,并转眼间成为现实。

  不过,上投摩根基金新闻发言人朱戈宇向《投资者报》表示,其实,外界传言的内部矛盾并不属实。在他看来,王鸿嫔时代结束了,但上投摩根前进的脚步不会停滞,毕竟一代人做一代事,王鸿嫔已经成功完成了公司创业的使命。

  有消息称,同样来自台湾、现为上投摩根董事会董事、摩根富林明证券董事长的章硕麟,预期将接任总经理一职。其最终结果将在年底前召开的上投摩根董事会上揭晓。不过,此消息未得到上投摩根的证实。

  还原创业路径

  从2007年开始,关于王鸿嫔离职的消息就一直伴随着上投摩根基金公司。

  上投摩根成立于2004年5月,总经理王鸿嫔早期曾从事传媒业,1992年加入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集团,历任台湾摩根富林明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台湾摩根富林明证券投资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3年,王鸿嫔卸下台湾基金业“营销女王”的桂冠只身来到上海,开始筹建合资基金公司,2004年5月担任上投摩根总经理。此时,她不仅要建立团队,发售新基金,还要面对已经成熟起来的“老十家”基金公司。

  在王鸿嫔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上投摩根跻身国内一线基金公司行列。特别是2007年,上投摩根管理规模进入业内前十,并迎来最光鲜的时刻。

  因业绩表现出色,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客户盲目跟风购买,旗下的上投摩根阿尔法、上投摩根内需动力、上投摩根中国优势、上投摩根成长先锋等多只基金均处于暂停申购状态。

  2007年10月,上投摩根推出的QDII基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获得千亿资金认购,创下全球基金业历史纪录,迄今无人能破。

  在基金业男人的世界中抢到话语权, 王鸿嫔只用了3年时间,且将上投摩根打造成了合资公司的第一品牌。她自上投摩根成立至今一直担任总经理一职,成为国内基金业屈指可数的女掌门之一。

  尽管王鸿嫔成名于台湾基金销售业,但真正成为顶级经理人中的一员还是由于上投摩根的生涯。

  她将一整套台湾地区的基金销售方法引入,注重与投资者交流,注重产品宣传推广,努力将高高在上的基金产品引入到百姓茶余饭后。

  而实际上,王鸿嫔要离开上投摩根也早有端倪。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在今年上半年,王鸿嫔就曾向董事会表示过不再续任的请求,而其子女也早在今年暑假期间就已返回台湾。至于离职原因,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王鸿嫔是由于家庭原因而决定离职。

  该人士称,王鸿嫔是一位十分注重家庭的职业经理人,但她2003年到上海参与上投摩根筹建,6年来多数时间花在出差和在外与投资者沟通,陪家人的时间甚少,加上今年家里老人病故、子女也面临升学,使其萌生退意,决定离开上投摩根。

  业绩出现转机

  今年以来股市大幅回升,各家基金如同春天的花朵般争奇斗艳,但上半年,上投摩根旗下大部分产品依然停留在中下游水平。

  不过,从下半年开始,上投摩根的业绩有所好转。

  据天相投顾发布的三季度基金公司偏股型基金整体业绩排名显示,上投摩根在6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7。

  但是,基金赎回潮的侵袭之势依旧不容忽视。人事纷争困扰着上投摩根高层,由于担心人事变动影响业绩,也困扰着上投摩根的基民们。

  对此,上投摩根基金公司董事长陈开元表示,对于上投摩根而言,股东双方的互信合作是优良传统,也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近两年,上投摩根通过引入适度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了公司的人才结构。公司目前已经脱离了创业期,未来发展将更加依靠制度和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个别管理人员的变化不会对公司造成影响。”

  Wind数据显示,三季度市场震荡下挫,公募基金全行业整体亏损550亿元,仅有六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利润总额为正,其中上投摩根以24亿元的净利润排在首位,旗下亚太优势、中国优势、成长先锋、阿尔法分别创造了21亿元、3亿元、2亿元、1亿元的利润,其中既包括本期已实现的收益,也包含本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此外,上投摩根旗下的基金排名也获得提升,偏股型基金均在同类基金中排名前1/2,饱受诟病的亚太优势也“绝地反击”,以15.77%的涨幅在所有QDII基金中位列第一。

  新时代或开启

  就在上投摩根业绩出现转机的时候,王鸿嫔的离任引发了人们对公司发展前景的无限猜想。

  上投摩根的第一个5年,王鸿嫔完成了创业使命;第二个5年,上投摩根将由谁引领?能否实现平稳过渡是投资者关心的重点。

  陈开元表示,股东双方的互信合作是优良传统,也是上投摩根成功的关键所在。公司成立五年,已经脱离了创业期,公司发展将更加依靠制度和团队,在这个过程中个别管理人员的变化不会对公司造成影响。

  他同时透露,今年以来,公司在投研团队中实施了“群星计划”,使得投研团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公司运作稳定,各项业务进展顺利。

  原副总经理傅帆曾被认为是接替王鸿嫔的最佳人选,但他却走在了王鸿嫔前面。如今,究竟谁能扛起上投摩根复兴的大旗?

  有消息称,同样来自台湾的章硕麟预期将接任总经理一职。章硕麟现为上投摩根董事会董事、摩根富林明证券董事长。

  “水土不服”是王鸿嫔来到大陆之后遇到的一大难题。据了解上投摩根的人士称,王鸿嫔以职业化来领导上投摩根及与员工共处,锤炼了公司的职业化程度,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方式。毕竟在大陆的文化环境中,人情也是一个必要选项。这就意味着,继任者也需要克服同样的症状。

  不容忽视的是,上投摩根更需要维持一个坚实稳定的管理和投研团队。在任何时候,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都是基金公司的重要课题。

  该公司新闻发言人表示,虽然傅帆和王鸿嫔陆续回归股东,但对公司运作并不会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公司2007年开始就大力推进了团队化和制度化,经过这两年的历练,整个团队被证明是能够打硬仗的。

  “目前公司的核心员工非常稳定,大多都是随着公司一起成长起来的,对公司认同度很高。”这位人士强调,他个人对公司发展充满信心,且随着投研团队的日益整齐和业绩触底反弹,以及新管理层陆续到位,上投摩根的王鸿嫔时代虽然结束了,但新的时代正待开启。

责任编辑:王旻洁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