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8月和12月市场的两次大调整中,朱雀投资凭借其保守风格和专业能力,做到了进退自如
朱雀,传说中的神鸟,中国古代四大灵兽之一,为百鸟之王。
上海滩有一家合伙制阳光私募取名为“朱雀投资”,恰如其名。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中,历经牛熊转换,朱雀
投资仍能保持业绩平稳增长。特别是在今年8月和12月市场的两次大调整中,朱雀投资凭借其坚持的保守、专注和思辨的风格,做到了进退自如,赢得了业内的尊敬。调整中的王者
当理财周报私募调研小组来到上海浦东新金桥路民航大厦时,发现朱雀投资的办公室已经与记者两个月前看到的景象大有不同。穿过原先的投研办公室之后,里面柳暗花明似地扩展了很大一片空间,面积比原来几乎大了1倍。
在崭新的会议室里,李华轮和梁跃军两位朱雀投资最主要的合伙人少有地同时和媒体面对面。
“人多了,原来的地方坐不下。”李华轮说。当记者赞叹他们的变化时,他简洁的话一语中的。朱雀发展迅速,但却一直埋头靠实力打拼。“我们把团队先建好,投资先做好,再想其他的。”李华轮对记者说。事实证明如此。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11月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其跟踪的几百只阳光化私募基金产品中,根据最近2年业绩表现评价,排名前十的产品中,朱雀投资旗下的产品便有两只入围。其中,朱雀2期最近两年收益率达到40.27%位列第3,朱雀1期两年收益率达到35.20%,位列第9。
特别是7月份以来,市场在连续几个月快速上涨后遭遇了今年最大的调整,但朱雀投资在7月底便提早减仓,成功回避了整个8月份的下跌风险,为投资者锁定了收益。
经历了1个多月的调整后,在国庆前后良好的宏观数据的支撑下,指数又开始震荡上行。这期间,朱雀投资又保持了较高的仓位。截至12月15日,指数基本从7月底的3300点,经过下跌后又回到了3300点附近,而朱雀投资和招行上海分行合作于7月29日指数在3300点附近发行成立的华润深国投朱雀3期,在扣除了所有业绩报酬后的净值是114.97,意味着在指数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朱雀投资给客户创造了14.97%的收益。
更为难得的是,12月中旬以来,市场再一次出现调整,而朱雀投资又一次提前成功地减仓,目前仓位较轻。相较而言,很多私募基金在短短两周内净值下跌了7-10个百分点。
“一次看对,可能是运气。两次都对了,就很牛。”一位私募同行评价朱雀说。
制度制胜
“准确判断市场高点和低点并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而且我们认为自己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更多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跟踪公司和行业来把握经济运行脉络,从而对市场做出阶段性判断。”梁跃军对记者说。
“之所以两次作出减仓的判断,就是因为“保守”。”李华轮对记者说。“我们7月末提出的观点是打左灯向右转。因为当时流动性很宽裕,可是政策已经在收紧。不过这一次的判断就比较复杂。但我们的原则是不博弈小概率事件。”
除了稳健的投资风格,朱雀的“保守”还体现在严格的风险控制上。朱雀投资设有专门的风控人员,还建立了一套科学的风控制度。朱雀建立了三个级别的股票储备库,投资经理必须在授权范围内严格进行一、二及三级库品种的投资。此外,朱雀还有止赢和止损制度以保障投资品种的风险控制和赢利锁定。
朱雀的第二大特色是强调对行业研究的专注。“我们一直强调买公司,而不是炒股票。”李华轮描述他的投资逻辑。“看静态估值的意义不大。我们更注重公司的生命周期,这比估值更有意义。”朱雀的研究员都是成熟的研究员,有的来自于实业,有的来自于券商。“最年轻的也是75年出生的。”梁跃军说。“目前有7个研究员,覆盖了金融地产、煤炭有色、工程机械、新能源电气设备、IT及电子通讯、医药、化工、消费等十几个行业。上中下游都有。”
除了“保守和专注”,理财周报这次调研中发现朱雀增加了一个新理念:“思辩”。“用未来的眼光看世界,前瞻性地把握行业机会。”李华轮说。
点评:
执行事务合伙人 李华轮 合伙人 梁跃军
私募实验室点评:朱雀的检心团队来自西部证券,投资能力很受业内认可,风险控制在2009年做得很出色,也是未来的看点。
朱雀投资
规模:14只产品,规模十几亿
核心投研人物:李华轮、梁跃军
投研团队人数:7名研究员及1名风险控制专员。
核心投资理念:
保守:坚持价值投资,坚持有所取舍;专注:做行业专家,像内部人一样理解公司;思辨:坚持独立思考,用未来的眼光看世界,敬畏市场,感知时机。
2010年展望:
在目前供求格局下,即使经济延续复苏格局,期望整个市场短期大幅度上涨逐步变得不再现实,深入挖掘内需带动的景气行业中的优质公司获取ALPHA的能力将再次变成盈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