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基金分红全面缩水
基金分红大幅缩水。2009年股票型、偏股型基金一改08年的整体颓势,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然而,基金分红却是出乎市场预料。09年基金分红全面缩水,据德圣基金研究中心统计,全年各类型基金共进行了297次的分红,分红总金额近470元。09年基金累计分红少于同样是牛市的07年,甚至远小于市场大跌下的2008年。09年基金业的总分红金额约为470亿元,远小于08年市场下跌下的1600亿分红金额的水平,更小于07年市场上涨行情下的2800亿的分红金额。
从不同类型基金的分红来看,股票和偏股型基金相比前两年在分红次数和分红金额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尤其是分红金额出现大幅缩水;偏债混合、转债混合、保本型三类基金的分红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是,债券型基金分红依然保持稳定,分红额与08年基本持平。值得一提的是,09年QDII基金也有4只基金进行了分红。09年QDII基金在吸取08年投资经验的基础上,在加上全球资本市场的反弹,QDII基金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不但弥补了08年的亏损,更实现了基金资产的净增长,QDII基金的分红也让投资者分享了除中国外的全球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
从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今年基金分红的另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单位基金平均分红额相比07、08年有大幅的下滑。一是基金总体分红金额同比大减,二是分红次数并没有同步减少,甚至相比08年还有所上升。另外,大多数基金采取的是多次小额方式进行分红,这一方面是受制于基金契约的规定,一方面也是基金公司基于市场营销考虑的安排。
表1:近三年基金分红情况: (累计分红额:亿元)
类 型 | 07年 | 08年 | 09年 | |||
累计分红次数 | 累计分红额 | 累计分红次数 | 累计分红额 | 累计分红次数 | 累计分红额 | |
股票型 |
285 |
1941.68 |
121 |
1280.81 |
105 |
332.08 |
偏股混合 |
78 |
441.19 |
24 |
262.58 |
8 |
35.33 |
配置混合 |
92 |
183.81 |
11 |
54 |
49 |
41.46 |
偏债混合 |
7 |
11.67 |
5 |
5.19 |
3 |
0.93 |
债券型 |
80 |
24.3 |
74 |
58.54 |
121 |
54.02 |
转债混合 |
16 |
29.68 |
4 |
5.24 |
3 |
2.74 |
保本型 |
6 |
10.36 |
2 |
2.86 |
3 |
2.54 |
QDII |
---- |
---- |
---- |
---- |
4 |
0.54 |
汇总 |
564 |
2642.69 |
241 |
1669.22 |
296 |
469.64 |
数据来源:徳圣基金研究中心
A/B类债券型基金分红按一次统计
表2:09年分红次数最多的五基金
基金名称 |
类型 |
分红次数 |
单位基金累计分红金额 |
富国天丰 |
债券型 |
11 |
0.0755 |
宝盈核心 |
配置混合 |
8 |
0.2000 |
嘉实超短债 |
债券型 |
5 |
0.0175 |
大成策略 |
股票型 |
5 |
0.6300 |
华夏债券 | 债券型 |
4 |
0.0800 |
数据来源:徳圣基金研究中心
08年基金业绩大幅下跌,基金分红却依然强势;而09年基金业绩丰收,基金分红却大幅缩水。我们分析,尽管08年股市大跌,但由于07年基金业绩暴涨积累的具有高分红能力在08年得到延续。而09年分红总额减少,主要是受累于2008年股市大幅下跌而带来的亏损,使得基金可分配收益下滑,分红能力较弱。基金分红已成为当前基金公司持续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可以满足市场上追求红利的投资者需求。另外,09年证监会出台的分红新规也影响了基金的分红,所以我们看到分红次数相比08年有所回升,而分红金额却出现大幅下滑。
大型基金公司由于其资产管理规模的庞大,依然是分红的主力。从整体来看,今年规模较大基金公司的整体收益要优于小规模基金公司,这也为分红提供了基础。得益于今年A股市场强劲,大部分股票方向基金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是在分红方面这部分业绩优秀的基金并不是主角,它们大部分采取了不分红或少分红的策略。
表3:09年分红金额最多/少基金
基金公司 |
分红次数 |
分红金额(亿) |
工银瑞信基金 |
15 |
79.11 |
华夏基金 |
18 |
34.95 |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 |
6 |
29.73 |
融通基金 |
6 |
29.70 |
兴业全球基金 |
5 |
27.89 |
信达澳银基金 |
2 |
0.28 |
万家基金 |
1 |
0.23 |
金元比联基金 |
3 |
0.23 |
东吴基金 |
1 |
0.09 |
新华基金 |
1 |
0.04 |
数据来源:徳圣基金研究中心
股基分红金额占比高 债基分红次数仍不减。从不同类型的基金来看,受益于09年股票市场的牛市,股票方向的基金收益暴涨,更有部分基金净值增长超过100%,股票方向基金也因此在09年基金分红金额方面占据主要地位。且分红主要集中在4月份和12月份。债券市场的疲软使得债券方向基金的整体业绩较08年出现明显的下滑,然而,作为市场主要分红力量的债券型基金在09年的分红次数依然较多。
4月份的分红潮主要是因为基金管理人对大盘的这种迅速大幅反弹缺乏信心;考虑到全球经济的脆弱、国内经济的恢复也不牢固等因素,基金管理人对未来经济是否会二次探底依然存在担忧。因此,基金公司选择对已获利部分进行分红,实现事实上的降低仓位来规避市场风险是这次分红高潮的主要目的。另外,封闭式基金分红潮也是影响4月份基金分红较为集中的重要因素。
12月份的分红潮,我们分析主要是有两个因素,一是接近年底基金不断持续营销的需求。基金公司出于满足市场部分偏爱分红的投资者需求而在年底进行较大规模的分红,以吸引这部分投资者进而实现较好的营销效果。二是管理层在年初出台了分红新规,要求基金必须按照契约规定进行分红,特别是对新基金的要求更加细化,一些基金公司纷纷在12月份实施分红以达到契约中规定的分红要求。而且,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年底基金分红都是大概率事件,可以说是基金市场上的一种惯例。
在今年基金分红市场上,债券型基金分红依然是分红的主力之一。由于09年债券市场的低迷使得债券型基金的整体收益水平相比08年有大幅的下降,所以,09年债券型基金的分红金额仅占09年全部分红的11%。由于债券型基金主要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要投资方向,其稳健收益的投资特点,使得这类基金在分红次数上依然较多。
表4:09年基金分红分布情况:
月份 |
累计分红次数 |
累计分红额(亿元) |
1月 |
5 |
6.91 |
2月 |
18 |
12.07 |
3月 |
24 |
13.52 |
4月 |
45 |
72.49 |
5月 |
18 |
25.24 |
6月 |
26 |
5.73 |
7月 |
33 |
35.63 |
8月 |
23 |
70.83 |
9月 |
12 |
39.05 |
10月 |
12 |
6.23 |
11月 |
28 |
41.51 |
12月 |
54 |
140.42 |
数据来源:徳圣基金研究中心
A/B类债券型基金分红按一次统计
封闭式基金的分红
封闭式基金分红向来是市场议论的重要话题之一。09年封闭式基金分红额达到38亿,约占全年整个基金分红额的8.01%。相比07、08年,09年封闭式基金的基金个数、分红次数和分红规模都有大幅的缩水。从历年的分红时间来看,封闭式基金集中分红一般出现4月份,今年也不例外,封闭式基金在4月份掀起了一波分红潮。
表5:09年封闭式基金分红情况
基金代码 |
基金名称 |
除息日 |
单位分红金额 |
基金规模(亿份) |
分红金额(亿元) |
184689 |
基金普惠 |
20090415 |
0.0480 |
20 |
0.96 |
184691 |
基金景宏 |
20090424 |
0.2100 |
20 |
4.20 |
184693 |
基金普丰 |
20090415 |
0.0054 |
30 |
0.16 |
184698 |
基金天元 |
20090907 |
0.1100 |
30 |
3.30 |
184703 |
基金金盛 |
20090923 |
0.4800 |
5 |
2.40 |
500003 |
基金安信 |
20090331 |
0.2600 |
20 |
5.20 |
500005 |
基金汉盛 |
20090410 |
0.3330 |
20 |
6.66 |
500006 |
基金裕阳 |
20090403 |
0.2100 |
20 |
4.20 |
500015 |
基金汉兴 |
20090410 |
0.1790 |
30 |
5.37 |
500038 |
基金通乾 |
20090414 |
0.1000 |
20 |
2.00 |
500058 |
基金银丰 |
20090811 |
0.0160 |
30 |
0.48 |
500058 |
基金银丰 |
20091211 |
0.1150 |
30 |
3.45 |
数据来源:徳圣基金研究中心
基金金盛已转为开放式基金---国泰中小盘
进入年末,封闭式基金二级市场价格走势强劲,整体折价率较年平均值有较大幅度缩小,我们认为其主要是受到年度分红预期影响,场外资金大量介入等待次年分红行情有关。今年以来沪深两市股指出现大幅上涨,封闭式基金净值也出现大幅增长,具备一定得分红基础。证监会也对基金分红做出更详细的规定,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收益分配条款规定,“基金收益分配采取现金方式,每年度至少分配一次,年度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年度可分配收益的90%”。从历年封闭式基金的走势,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次分红都能带来一波上涨行情,这是由于封闭式基金处于折价交易状态,分红除权之后将导致其折价率自然上升,如维持原来的折价率,必然带来基金二级市场价格的上涨,从而形成一波基金分红行情。
监管逐渐规范 基民弱势地位有望改善
相比国外成熟市场基金分红,从国内基金史上看,国内基金在分红数量和分红规模上都属于少数,对我国封闭式基金尤是如此。基金分红从某种角度来看也是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两方力量互相博弈的结果,而基金分红对市场各方的影响也不同。
一方面,投资者往往抱有一种“落袋为安”的心态,希望锁定已实现收益。但又面临分红后市场上扬的风险。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分红降低了管理规模,从而减少管理费收入;但是分红又是当前基金业持续营销的一个重要手段。基金的分红不只是基金管理人和投资者双方共同博弈的结果,也是基金管理人内部和投资者自身权衡利弊的结果。然而,在双方力量博弈过程中,由于信息劣势和其他方面因素使得投资者往往在基金分红要求方面处于弱势地位。
监管层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不均衡的局面,履行监管职责的证监会更多是扮演市场“家长”的角色,一方面不断完善市场的制度,另一方面也对已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最根本的目的是维护整个基金市场的稳定发展,以此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2009年4月,证监会下发《证券投资基金收益分配条款的审核指引》来规范基金分红。新《指引》对基金分红细则进行了具体的规定,特别是对新成立基金的约束力更大。
分红多少≠投资价值高低
基金分红无非等于把一部分基金资产左手倒右手而已,分红多少并不表明基金的好坏。即使基金不分红,投资者也可自主选择赎回一部分基金份额。但即便如此,基金按契约分红仍然是有意义的。基金分红免手续费,而赎回则需要额外的赎回费。更主要的是许多投资者并不会通过主动赎回来实现收益,基金按契约分红可以主动帮投资者实现定期收益。因此,基金分红与否与该基金的投资价值并无直接关系,而是取决于分红后市场的走势,也即是分红资产的机会成本。
正确认识基金分红概念和分红基金的投资价值之间的关系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判断基金是否值得投资更重要的是看基金复权后的净值增长能力高低,累计净值增长高、分红多的基金才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因此,分红基金背后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才是最根本因素,而不是单纯的来看分红的多少。
对于当前市场上追求持续分红的分红型基金的投资者来说,在选择这类基金时在考虑其分红次数基础上,也要更多的关注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从而挖掘那些长期业绩优秀而又采取积极分红策略的基金。比如,当前市场上不少基金具有定期分红机制这些基金在基金契约中约定分红的次数和规模;还有些具有持续分红历史的基金。投资者不妨从中选择那些业绩稳定优秀的基金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