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私募变得像公募的成功者总是少数。相对于以上这些颇具规模者,一些当时雄心勃勃出来干私募的基金经理,现在管理的资产规模则很少。这批人多数出来干私募的时机在2007年底或2008年初,一上来就挨了大熊市一巴掌,正所谓“想当巴菲特进去,被扒一层皮出来”。当产品净值长期居于“水下”,收益提成就成了泡影,然后全年就在苦熬。
2007年7月从嘉实基金跃入私募基金大潮的王贵文可谓此间代表,曾管理上百亿基金的他于2007年11月20日开始管理4.3亿元的隆圣主题精选等产品,高调看多,结果管理的私募基金最低跌到0.5元以下,被媒体标以看反的代价进行报道。
“说白了那就是一个烧钱的阶段,无论产品有没有盈利,该花的钱还是要花。”一位私募人士表示。据了解,这些公募基金出身的私募基金租的都是高档写字楼,每月付的租金都在十来万以上,再加上请研究员,聘营销客服人员,还要出差调研,“每年固定费用都是三四百万吧。”私募基金人士介绍说,私募都是合伙人制,一看前景不明朗还要继续烧钱,有的合伙人就会选择撤离,余下的基金经理在那里苦撑,这样的事件已经多有发生。
“熊市时要绝对收益,牛市时要相对收益。”一位前公募基金经理这样调侃来自客户的压力。私募基金这块彼岸并不是公募基金人士想象的“净土”,这里的排名压力甚至更为激烈。很多富者手上买了多份阳光私募信托产品,他们自己对这些产品收益不断进行排名。另外关注私募基金评级的机构也越来越多,不断推出自己的评级报告,这也会让私募基金经理多了一份压力。
“在投资这个行业,人们记得的只是你最近的表现,千万不要为客户的忠诚而得意,这些都只是昙花一现。”《对冲基金风云录》的作者巴顿·比格斯这样写道,这句话用在中国,同样贴切。一位前公募基金经理最强的是熊市防守能力,在2008年为持有人挽回了不少损失,但最近一打开赎回却发现不少客户在悄悄离去,原来他们是对2009年牛市中的净值增长没有别人火爆选择用脚投票。
到了这样的时刻,这些前公募基金经理一定会回想当年的风光,手握重金,呼风唤雨,后有庞大的研究团队支持,去上市公司调研都会受到热情接待。不像现在,打电话最多的不是研究员和上市公司,而是客户。每当市场出现暴跌,惊恐不安的客户甚至会半夜打电话来咨询情况。
“所以个别的公募基金经理出来做了一段私募以后,发现发展难度太大,还是回公募基金去了。”知情人说。据说王贵文在最低谷时期也有过这样的传闻,但后来还是站了起来,现在其私募基金业绩均不错。
这位人士表示,根据目前不成文的规定,公募基金经理准出不准进,干了私募基金经理就不能再回来做公募基金经理了,顶多也就是做研究员和管理基金的专户理财。他预计说,如果进出自由,回来也能做公募基金经理的话,估计不少人还是会选择回归公募基金,因为靠着几千万的资金规模在那里不死不活地撑着,实在是与当时的预期相去甚远。
知情人预计,如果进出自由,回来也能做公募基金经理的话,估计不少人还是会选择回归公募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