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宝盈基金”,在该公司网站下有一条注释: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基金管理公司。
资料显示,中国中铁旗下的中铁信托作为宝盈基金的第一大股东,持有宝盈基金49%的股权。此外,本报还了解到,中铁信托长期违规代持成都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拥有的宝盈基金26
%的股权。2月25日,中国中铁总裁李长进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请大家相信我们中国中铁,作为一个世界500强的企业,如果宝盈基金真有问题,我们自己可以解决。”
但是,曾在2008年就对宝盈基金的管理状况表示过担忧的某位权威人士从另一个角度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达了他的看法:“基金公司不是普通的公司,普通的公司首先要对大股东负责。但宝盈的注册资金只有1个亿,大股东出资也不到5000万,管理的却是来自持有人的上百亿的资金。基金公司首要维护的不应该是大股东利益,而是持有人利益。”
宝盈基金的日常经营模式,以及暴露的一些问题说明,作为基金公司“衣食父母”的持有人使得宝盈基金达到了2009年年底132.47亿份的规模,但他们的利益却被悄悄地忽略了。
除了之前本报已披露的业绩差、管理混乱、深圳证监局处罚之外,本报还独家获悉,宝盈基金在2009年曾多次收到证监会的监管提示函,以及深圳证监局的通报,但都没有通过信息披露告知持有人。
记者就此问题拨打了宝盈基金总经理陆金海以及副总经理胡东良的手机,均无人接听。
业绩差“一损俱损”
在李长进看来,陆金海是一个很敬业的管理者。即使是离开了宝盈基金的一些基金经理,对此次事件的核心人物陆金海的评价也是“很想做好”,“对公司的感情是没问题的”。但是在他2006年担任宝盈的总经理之后,该公司多只基金的业绩就一直处于“垫底”的位置。
宝盈基金多位离职基金经理描述,陆金海的最大问题是“心意很足,能力不行”。他们离职的原因中相似的一点是,觉得陆金海“喜欢干预基金经理操作”,且“变动很快”。在《第一财经日报》此前的报道中,已从多个方面对这点进行了揭示。
本报获悉的资料显示,深圳证监局也认定宝盈基金的投资决策“随意”是“违背了契约,没有尽到基金管理人应尽的恪尽职守、谨慎勤勉义务,损害了基金持有人利益”。
“基金公司销售的是投资品,业绩就显得至为重要。”某基金公司一位高管表示,“又不像洗发水,差点也没什么,业绩差持有人就直接受损。”
一位尚在宝盈基金工作的员工曾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2009年时他曾参与一个饭局,刚刚介绍完自己是宝盈基金的员工,立刻有人说:“你是宝盈的啊,我2005年的时候就花了20多万买了你们的泛沿海,现在也没赚多少钱。”他在电话中对记者说:“我当时觉得特别丢人。”
信披成“橡皮图章”
作为和持有人直接相关的业绩问题,通过定期的信息披露,持有人尚能获悉自己持有基金的真实情况,但对宝盈基金的内部管理等多个问题,持有人却毫不知情。
记者获得了证监会对宝盈基金的一些警示函和深圳证监局对该公司的几次通报。其中,证监会在2007年因为宝盈基金销售中违规对胡东良(时任宝盈基金总经理助理)出具过监管警示函。在2010年1月因为“冲规模”对宝盈出具了监管提示函,该函中表示:“对于过去几年基金管理公司年底(或季末)利用货币市场基金临时突击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的行为,我部曾多次进行提示,显然,该提示并未引起你公司的足够重视。”
但记者查阅宝盈基金信息披露发现,这几次警示,以及1月份深圳证监局对宝盈基金的调查及调查结果,宝盈基金均未通过信息披露方式进行公布。
《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关于基金临时信息披露做出了以下规定:对有可能对基金份额持有人权益或者基金份额的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事件,基金公司应予以披露。其中就包括了“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受到监管部门的调查”,以及“基金管理人及其董事、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基金经理受到严重行政处罚,基金托管人及其基金托管部门负责人受到严重行政处罚”。
谁保障持有人知情权?
除此之外,即使是已经披露的内容,宝盈基金也没有做到合规。比如,公告显示,夏和平是在2009年12月26日正式成为宝盈泛沿海的基金经理,但在此之前的长达3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一直实际行使了基金经理的权限。按照《证券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中关于更换基金管理人应做信息披露的规定,宝盈基金应该在夏和平第一次实际履行基金经理职责之时就进行披露。
那么,有没有可能宝盈基金通过其他方式来知会投资者呢?
“我们一般是通过公告来披露公司的情况变化,另外设有专门的部门回答投资者咨询。最近公司很乱,来咨询的人很多。但一般都是按照公告内容来回答的。”一位宝盈基金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什么证监局处罚啊之类的,只有高层才知道。”
由此可知,宝盈基金的众多持有人对宝盈基金很多应披露的状况并不知情。甚至连每年年底公布的宝盈基金的规模,也是宝盈基金通过“利用货币市场基金临时突击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的行为“投机取巧”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