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志杰 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越来越多的私募基金开始寻找另类机会。
日前,并购类私募基金——金石基金有限公司投入逾1亿港元从市场上增持中国淀粉(3838.HK)股票,约计持有八千多万股,成为国内大型阳光私募基金香港资本市场的首次试水。
增持中国淀粉
金石基金执行董事吴强华表示:“鉴于企业成长性的考虑,公司一直对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情有独钟,而是次决定增持中国淀粉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主要在于其强劲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高速发展的潜力。”
据了解,中国淀粉总部位于山东寿光,是国内玉米淀粉生产龙头。
中国淀粉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不仅是农产品加工、药品、食品及消费升级的领军企业,也是原料综合利用的绿色、环保先进企业,符合当今政府大力支持的政策,国内市场庞大发展迅速。在创造节能减排收入上,相信作为主要的财务投资者之一,金石资产会为有需要的企业提供必要的增值服务;
新产品淀粉糖将会受益于西南旱情所造成的甘蔗减产及糖减产。
金石基金早于2008年底就已经开始关注中国淀粉,并实地调研,“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考虑继续增持”,吴强华表示。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淀粉在今年年初公布了扩产计划,预计两年内将淀粉产能扩产到165万吨、赖氨酸扩产到10万吨、液态糖扩产到30万吨。这个数量级意味着中国淀粉将位列国内玉米淀粉生产商第二位。
就此,吴强华表示:“根据公司过往的盈利能力及市场发展情况,我们的研究人员按中国淀粉的目前产能及盈利计算,预测其2010年盈利有望达到3亿元人民币;当2011年产能达到145万吨时,中国淀粉的年盈利有望达到5亿人民币;当2012年产能达到165万吨时,年盈利则达7亿人民币。”
布局香港市场
金石基金源起国泰君安资产管理(亚洲)有限公司旗下之国泰君安新股(香港上市)认购基金有限公司,于2004年2月正式收购更名。
“目前香港市场以大陆为业务背景的上市公司占比约超过50%,但内地投资者在香港市场的投资比重还不到整体市值的2%,这形成了巨大反差”,吴强华表示。
而随着大陆在港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巨大的离岸资产为吴强华所看重,他认为:“这给阳光私募提供了空间,特别是在QDII普遍不理想的背景下。同时,港股投资者对于专业理财及再投资需要也给私募提供了机会。”
吴强华简单把布局香港市场列出了四步走计划: 首先从成熟的资产管理公司手中收购现成的基金公司;然后从有国际投行背景的人士中选择优秀的专业人士加入我们的团队;同时从充分了解的目标公司中精心选择投资标的并推荐给我们的专业投资者,让他们有机会长期关注我们所推荐的公司,无论这些投资者是否已经投资于该项目;四是要在香港市场树立1-2个标杆性的投资项目,然后逐步扩大香港市场的投资比重。
目前投资中国淀粉已经成为标杆性投资项目的起点。
吴强华表示:“即使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中国淀粉仍然是众多同类型企业中最快复苏的企业之一,2009年的营业额和净利润更录得骄人的增长,是香港市场同类板块中盈利能力最强、表现最优秀的公司。同时目前公司只有极小银行贷款,帐上亦有现金超过6亿元人民币。”
投资创新产业
据了解,金石基金在国内除客户资金管理账户外,还管理着宁波高新创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深圳金石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只子基金。并于2009年12月与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发行1.8亿“金石一号”信托理财产品。
在香港方面,金石基金的投资人大多来源于有海外投资经验的专业投资者,其中有相当部分是业务背景在中国大陆的香港民企上市公司的个人股东。
金石基金一直重点关注新能源、新材料、清洁技术、现代农业及文化创意等具有创新特质的产业领域,并对有可能通过行业整合、收购兼并而形成细分行业的领袖型企业予以持续重点关注。
金石基金于1999年4月杠杆收购中国高科(600730,SH),2000年8月收购广东省图书批发市场并出售给广州日报集团全资企业,同年注入到广东九州岛阳光传媒股份有限公司(002181,SZ)。
今年4月,金石基金又投资了中国北方清洁发展机制之CDM项目的40%策略性权益。吴强华表示:“该项目处国内CDM行业龙头,预计2012年为多家企业创造超过15亿人民币的碳减排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