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600点基金也很迷茫
来源:
深圳新闻网-深圳商报
2010年05月24日04:19
市场风云突变。短短26个交易日,上证综指跌幅逼近600点,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也随之发生了“大逆转”。市场突然选择向下突破?是政策的作用,还是经济基本面的“黑天鹅”又出现了?
作为市场的头号主力,公募基金如何看待大跌?面对600点的跌幅,基金经理们究竟在做什么?
减仓加仓乱了步调
短短26个交易日,跌幅逼近600点。
市场缘何突然选择向下突破?“看不清楚!心里没底!”几乎成为这段时间基金经理们的口头禅!
“迷茫”之际,多数基金选择了顺势而为,“减仓”成为主基调。国信证券的仓位测算结果显示,4月中旬大盘持续回落过程中,开放式偏股型基金整体采取了主动减仓的操作策略,其持仓比例已经达到2008 年“熊市”水平!
不过,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在基金整体减仓过程中,亦有部分基金逆势“抄底”。
例如,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专户团队在市场调整之前曾果断地进行大幅减仓操作,其后在市场调整中期又增持了一些跌幅较大的小盘股。然而这一加仓策略事后被证明了出现了失误。
调结构乱了方向
撤离蓝筹,转向新兴产业,成为此波下跌之前多数基金的投资策略。然而,市场大跌600点之后,接下来,基金需要撤向哪里?显然,多数基金经理心里并没谱。
“长期来看,A股市场整体的估值均衡水平将趋于下降,资本市场对原有传统行业的估值评价逐步在发生改变,对于新兴产业的估值评价还在建立之中。到底目前谁更贵,谁更便宜,说不清楚。”上海一基金公司投资总监透露,“近期进行调仓只是试探性的,没有具体方向。”
面对市场的下跌,亦有基金经理表示坚定看好新兴产业。“当你看好的股票一直下跌,有可能是你的判断出现了错误,但也有可能是市场错了。这需要持续的调研、跟踪,如果看好的因素没有消失,我们会采取越跌越买的策略。”
不过,对于新兴产业,并不是谁都有如此坚定的信心长期持有。“新兴产业更像一张画饼,能够彻底搞清楚的不多。”深圳一家基金公司投资总监坦言,“本来对于这类企业就是跟风投资,股票大幅下跌尤其容易产生自我怀疑,最近我们一个基金经理就大手笔减持这类企业。”
深圳一家规模较小的基金公司负责人透露,近期主要对前期涨幅过大、又缺乏基本面支持的小盘股进行了减持,同时布局了一些蓝筹品种。但目前来看,蓝筹启动的时点尚难判断。“蓝筹股可能更多仅是一些交易性的机会。“近期地产股表现较为强势,但主要由于地产股前期调整十分充分,吸引了部分资金布局抢反弹。但由于政策面因素尚不明朗,地产股不大可能具备趋势性机会,依然缺乏股价催化剂。”
显然,蓝筹股估值已经具备吸引力但缺乏股价催化剂,中小盘股虽然有成长故事,但估值并不便宜,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的调仓乱了方向。
猜底部不如去调研
对于关注“底”在何处,基金经理分歧加大。从2600点、到2500点,再到2400点,基金经理不断调低预期。但最近几天,已经很少有基金经理预判“底”在何处了。
“相比于判断市场的点位,判断一个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概率更大。”A股市场的调整再度激发基金经理调研的热情。
“选好投资品种,等待投资时机,比猜底部更有意义。”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研究总监表示,“我们的研究员近期都在外面调研,基本上1个月就回来一次。”
“我们专户团队有6个人,目前3个人都在外面调研。”国内一家基金公司专户投资总监透露,“这轮调整之后,已经出现了不少具有吸引力的品种,我们希望通过在调整阶段中的调研来确定哪些可以买进的低估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调研的同时,基金对于后续政策的关注,尤其对房地产相关政策的关注点已经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信达澳银投研人士认为,市场近期能否筑底成功,取决于未来政策是否会超调,而政策是否超调,又取决于房地产价格能否按预期适度回落,及经济回落的速度。
(上海证券报供稿 记者 吴晓婧 安仲文)
上网从搜狗开始
搜狐理财博客热点
人社部关于《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规定(草案)》11月15日公布并征求意……
搜狐理财社区话题
基金:06年以前工资低,积蓄较少。主要是存款,买点国债……
开放式基金已带动中国基金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