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上半年的下跌和7月份以来的纠偏行情中,虽然基金整体顺应了市场的系统性表现,但表现居前的基金开始出现轮换的现象:部分上半年表现居前的基金在7月份以来的市场中表现滞后;而部分上半年亏损较大的基金较为充分地分享了7月份基础市场的收益。如果综合考察之前的牛熊市和震荡市,我们同样会发现基金表现轮换频繁的现象。
原因何在呢?除了基金投资管理能力变化导致的相对表现发生变化外,风格变化因素是主要原因:一方面,市场的热点板块不断发生变化。当基金的投资风格没有发生变化时,由于市场的变化导致不同投资风格的基金前后表现开始轮换;另外一方面,基金有多维度投资风格差异,在市场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由于基金投资风格的漂移会导致相对表现的轮换。
那么,投资者怎样顺应市场风格的变化,来选择契合市场风格的基金呢?我们认为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要做全方位的基金风格评价,一是要对市场脉络进行把握,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中重点配置不同风格的基金品种。
基金风格评价的视角和纬度可以有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对基金的资产配置风格进行评价。首先,不同类型的基金品种基于不同的资产配置限制呈现不同的风险收益特征,可以在熊牛市场中进行侧重配置。比如股票型基金可以在牛市中作为主要配置品种或者在经济上升势头强劲的阶段作为中长期主要配置品种;债券型基金可以作为震荡下行市场中平滑组合风险收益的配置品种。其次,即使是同一类型基金,基于契约细化规定的不同和投资策略的差异,也会呈现出较大的风险收益差异,要进行进一步的资产配置风格的细分。比如股票型基金,60%和95%的股票资产配置之间还有35%的配置空间,可以根据平均绝对仓位的情况进一步细分为高仓位、中仓位、低仓位三个级别,并根据各个季度间仓位调整的频繁程度进一步细分为积极调仓、相对积极调仓、调仓不积极三个级别。从这两个维度出发,就可以把股票型基金细分为九个类别。在下阶段的投资中,我们建议投资者不妨适当关注仓位相对较高、整体操作能力较强的基金品种。
二是对基金的股票投资风格进行评价。这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纯量化方法,即根据基金收益率数据和市场风格指数的拟合程度来进行评价;另外一种则是根据基金实际的重仓股或者持股明细进行评价。具体可以从规模特征的大中小盘,以及价值特征的成长、价值、平衡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下阶段的投资中,如果前期组合内选择的都是中小盘成长风格特征的基金,目前可以向大盘平衡方向做调整。
三是对基金的行业配置风格进行评价。基金契约的规定、基金公司对各行业研究配置力量的差异、基金经理的行业研究背景等多重原因都会使得部分基金在行业配置上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偏好。对基金的行业配置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在市场热点行业轮换表现的背景下对热点行业配置较多基金进行重点关注,也是基金评价和选择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下阶段的投资中,我们建议投资者对采掘业、机械类、运输设备、医药类、石油化工等具有综合估值优势和比较优势的行业配置较多的基金品种进行重点关注。
四是对基金的操作风格进行评价。有些基金喜欢采取买入并持有的策略,耐心等待股票在中长期配置持有过程中逐步实现股价的上扬,较少进行重仓股票的频繁调换;有些基金则喜欢进行活跃的股票交易,通过较为频繁的交易来获取差价收入。从中长期来看,基金的操作风格和业绩表现并没有呈现出很大的相关性。但是在不同的市场阶段,不同操作风格的基金还是显示出获益能力上的差异:在市场快速上扬的阶段,可以更多关注采取买入并持有策略的基金;在持续震荡的市场环境中,买入持有的策略则可能会失效,部分灵活操作的基金反而可以获取市场震荡过程中的波段操作收益。
综上,能够顺应市场脉络进行资产配置、行业配置、个股选择并灵活调整,且每一步都能走对的基金,无疑是最为理想的基金品种。但实际情况是,虽然阶段性都有契合市场、表现突出的基金品种,但是在各个阶段都能做到契合市场风格的基金少之又少,基金的表现更多的是呈现出风水轮流转的情形。因此,对基金的风格进行细致的、多维度的分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