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市场延续了反弹的势头,上证指数也得以重返2600点。但持续的反弹并没有打消基金谨慎的心态,尤其是次新基金上周净值波动不大,流露出“宁愿错过反弹,也不愿意追涨”的态度。
部分次新基金仍轻仓
伴随市场的持续反弹,次新基金对后市的分歧依然很明显,而这从次新基金的净值波动也得以体现出来。上周,上证指数的涨幅达到了2.55%,部分次新基金的净值波动依然很小,有的甚至纹丝不动。
据万得统计显示,银河蓝筹精选自7月16日成立以来,单位净值就一直停留于面值丝毫未动。6月下旬成立的指数型基金中欧沪深300,上周净值增长只有0.189%,而沪深300的周转幅达到了2.71%。与其同期先后成立的大成核心双动力、交银主题优势其净值增长也都只有0.2%,净值也都在1元附近徘徊。即使5月成立的汇添富民营活力和华安行业轮动,净值也都只是微微上扬0.3%左右。
诺德中小盘、民生稳健成长、大摩卓越成长等次新基金上周净值涨幅也都在0.5%以下。广发内需增长、东吴新创业等一批次新基金净值涨幅也都在1%以下。于2月中旬成立信诚中小盘基金,建仓期限也日益临近,上周净值涨幅也只有1.01%,其建仓速度仍显得较为缓慢。
基金短期仍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此部分踏空反弹的基金大都是于5月过后成立的新基金。本轮市场的暴跌始自4月中旬,5月市场的暴跌也曾一度跌破基金经理的心理防线,考验着市场的承受能力。
一位在本轮反弹中显得比较谨慎的基金经理表示:“本轮反弹主要是以金融、地产的估值修复为主导。尽管他们的估值很低,但是想要回到过去估值的平均水平,也是很难的。正是这样,我们对后市的反弹空间也并不是乐观。”
沪上某基金公司的投研人士则是坦言:“就没想到市场会有这么高的反弹空间,一开始就错过了,后面节奏也就没有踏准。现在上证指数都从2300多点上涨到2600多点,建仓的成本越来越高,大家也就不追了。”
某券商分析人士则是指出,此前经济增长依赖的人口红利拐点提前到来,经济结构向新兴产业方向调整并非一蹴而就。部分医药股、消费股等估值也较高。尤其是经过前期暴跌后,基金也变得比较谨慎,宏观经济的数据未来几个月也不会太好看。政策面的松与紧都让基金陷于观望等待,在对后市仍然看不清的时候,次新基金不会贸然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