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投资攻略 > 基金动态

基金经理离职背后的无奈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王艳伟
2010年08月16日11:31

  公募基金俨然成为中国私募界的“黄埔军校”。近年来,从公募基金行业出走的投研人才和销售高手,几乎全部投身于私募事业,从高级打工者转身成为老板。除了追求更高的薪酬,这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一位曾先后在券商、公募基金任职,现在自立门户做私募投资的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描述了他对这三份不同工作的看法:“在券商自营或资管部门工作,压力相对较小,投资上更自由,公司不会给太多的限制;而在基金公司工作,压力就比较大,投资限制比较多,而且监管也已经严格得不近人情;现在做私募,在投资决策上完全自主,但也存在辛苦一年赚不到钱的可能。”

  深圳一家合资基金公司投资总监称,公司规定,基金经理持单只股票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超过5%时,就需要投资总监特批。“我自己管理的基金就很麻烦,我也不能自己打申请自己批,所以很多看好的股票就只能买5%,除非在出差的时候,授权给别人,才能稍有突破。”

  除了在投资方面要受到种种限制,基金经理早已从幕后走到台前,一举一动都受到投资者和媒体的关注。在基金业绩排名落后时,基金经理就要面对投资者如潮的批评甚至谩骂。而在年底考核时,基金经理将面临被撤换甚至解聘的危险,暂时坐稳的基金经理也是战战兢兢。重负之下,便不断有基金经理退出行业。

  “现在行业的问题是,做得好的人会离开,做得不好的人,公司会让他离开。所以公司就只能不断提高优秀人才的待遇。”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

  有业内人士称,现在很多基金公司都在改革激励体系,固定工资和年终考核系数都在提高。

  同时,对于优秀员工,基金公司不吝于提供各种培训学习机会。深圳另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公司每年都会给出色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以出国留学机会,去国外著名的商学院学习一年半载,这些人学成回国后都选择了继续在公司留任。据了解,这项制度在基金业内也较为普遍。

  

(责任编辑:姜隆)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