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华商盛世今年以来回报率为23.67%,东吴进取策略涨幅为21.81%,东吴行业轮动为21.80%。分列偏股型基金业绩的前三位。
此外,银河基金研究所数据显示,三季度收益率超过30%的基金分别为:东吴轮动34.27%、天治创新33.46%、华夏优势32.39%
、景顺长城能源基建32.23%。它们均为股票型基金。而无论是取得前三季度业绩前三的基金,还是在三季度收益超30%的基金,其特点除了合理的仓位外,更重要的是行业侧重和选股能力。
标准股票型跑得快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季度业绩超过30%的基金均为标准股票型基金。而前三季度业绩排名前三的基金中,除了东吴进取策略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外,另外两只均为标准股票型。
从整体情况来看,股票型基金的业绩在所有基金类型中排名第一。
这和上半年的情况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二季度,受制于A股的下跌,股票型基金遭遇滑铁卢。在所有偏股型基金中,唯一取得正收益的嘉实主题,仓位低至30%左右。而受制于60%的最低仓位下限的股票型基金悉数亏损。
如果说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基金比的是“少亏损”,下半年的反弹行情却给了仓位相对较高的基金反败为胜的机会。在这一季度里,仓位较低的嘉实主题的单季收益率仅为9.25%,甚至落后于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水平。依靠其上半年积累的优势,该基金前三季度的收益率16.18%,虽然依旧位列偏股混合型基金的第三位,在所有股票类基金中的排位下滑至十名左右。
与之相比,截至二季度末,目前业绩位于前三的华商盛世、东吴进取的仓位水平分别为68%和63%左右,东吴行业轮动仓位则超过76%。根据Wind测算的数据,在三季度中,华商盛世的仓位水平变动不大。而东吴进取有所加仓,行业轮动则先加仓后减仓。
选股制胜
不过,以上三只基金的仓位水平在所有基金中既不算最激进的,也不算最保守的。且它们在三季度的上涨幅度均大幅度高于大盘。由此可知,仓位水平并不是其取得良好业绩的最主要因素。
与仓位水平相比,它们的行业侧重和个股选择更为目前的基金分析人士乃至基金经理本身所侧重。
“相较二季度,其实我三季度以来的资产配置方向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变化。” 华商盛世成长基金经理孙建波表示,能够把握市场大的趋势从中找出核心的投资线索,并且依次布局,这才是关键因素。
数据显示,在A股整体上涨的情况下,行业之间、个股之间产生了比较明显的分化。譬如,小股票的强势在三季度依旧持续,中小板综合指数上涨了28.07%,大幅超过上证综指10.73%的涨幅。在不同行业间,农林指数甚至上涨高达39.07%,食品指数上涨35.12%,医药指数上涨23.89%。
而农林、医药、信息技术、房地产等板块正是华商盛世重仓行业。食品、医药则为东吴进取基金重兵之地。
而东吴行业轮动的业绩则主要依靠个股。二季报显示,其重仓的金属非金属行业和金融保险业在三季度均表现平平。但其持仓比例达8.98%的第一重仓股包钢稀土(600111.SH)在三季度上涨了116.28%,第二重仓股丹化科技(600844.SH)持仓比例为7.99%,在三季度也上涨了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