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投资攻略 > 基金动态

南方基金投研变革试验

来源:中国经营报
2010年10月13日14:32
  经历连续两年的整体业绩下滑后,南方基金2010年的业绩出现明显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南方基金内部对投研体系的大调整。

  在公募基金行业开始整体反思投资理念和投研模式的背景下,南方基金研究部副总监文斌称,南方基金在2009年已经开始重新思考建立保持业绩稳定的长效机制,现在已经初显成效。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2010年以来,不少基金的投研体系都由此前的集中决策向基金经理的个性化投资转向。业内人士评价,这样的调整是基金业内投研变化的又一个轮回。

  基金经理权限扩大

  2009年,南方基金旗下7只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仅为58.52%,低于172只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69.72%,更远远低于业绩最好基金114.61%的收益率。

  但2010年,排名靠前的业绩榜单中,南方基金已经频频出现。

  投资决策机制是基金公司的核心机制。目前,国内基金公司有两种决策模式,一种是集中制,即投资决策委员会决定股票仓位、重点行业配置范围和比例,基金经理负责贯彻执行;另一种是基金经理负责制。相比前者,基金经理的权限相对较大,他在选股、仓位、行业配置方面享有较高的话语权。

  跟国内多数大基金公司类似,南方基金以前也是每月召开一次投资决策委员会,对具体基金仓位、行业配置比例都给出指导性意见。而改革后,南方基金的投资决策机制转为彻底的基金经理负责制。

  “把投资的权限下放给基金经理,投委会不再对仓位和行业配置比例做出限制。”文斌说,只要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基金契约和公司风控交易制度,基金经理可以根据市场自由调整仓位,调配行业的比例。

  与此同时,基金经理操作个股的权限也在加大。根据投资机会的大小,南方基金的股票池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总共包括800多只股票。现在,基金经理买入这三个股票池的权限为基金资产的8%、5%、3%。而改革前的比例分别是5%、3%、1%。

  提高决策灵活性?

  提起改革的原因,文斌说这是因为“过去基金业绩不好”。但熟悉南方基金变革的基金分析师却告诉本报记者,“对基金经理放权是投资决策权的回归。”

  德胜基金首席分析师江赛春曾深入调研南方基金。“南方基金的投研模式最早是明星基金经理,后来变成集体决策制,现在又回到基金经理负责制。”江赛春说,变化的原因主要来自行业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江赛春介绍,2006年以前,南方基金采取的是明星基金经理制。当时管理过南方稳健成长的基金经理李华、李旭利等基金经理凭借自身的选股能力,为基金创造了良好的业绩,凸显了明星基金经理的效应。

  但2006年至2007年的一轮大牛市,带来了基金行业爆发式的发展。单只基金的规模急剧膨胀,曾经50亿元的基金,在牛市中几天就变成了150亿元,过往由基金经理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模式,对基金的业绩贡献很小。

  相比于基金经理负责制下的单打独斗,在集体决策机制下,基金公司更加强调的是一个整体,“就像是流水线作业,是系统化的工作流程,系统中的每个人都各司其职,完成整个工作的一个方面。”江赛春说。

  对于自己的权限受制,行业内不少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有诸多怨言。“集中决策机制下,基金经理的权限很小。投委会决定仓位和行业配置比例,个股更多由行业研究员来挑选,而基金经理操作的灵活性很小。”一位公转私的阳光私募总经理称。

  在牛市中,自上而下、集中决策的投资模式并没有爆发出问题,但2008年、2009年的运作中,基金公司逐渐意识到了其中的弊端。而江赛春认为,集中决策会导致风格同一化、中庸化。

  “例如,大基金公司的股票型基金中,有些基金规模才10亿元,有些是100多亿元,如果都由投委会决策,采取统一的步调,大小基金都没办法做好。”江赛春认为,集体决策会影响效率,基金业绩会流于平庸。而对基金持有人而言,直接的影响就是差的业绩。

  基金经理能力之考

  从集体决策制回归到基金经理负责制,是否代表后一种决策机制更为合理?

  对此,江赛春认为,基金公司从小到大的过程中,普遍经历过基金经理分散决策向集体决策的转变,这在中等规模时曾较为有效。但当基金管理规模进一步扩大时,集中决策会严重影响决策效率以及产品个性。

  据江赛春了解,2010年以来,很多基金公司都开始转变决策模式,由前期的集中决策转向基金经理负责制。

  “2008年比较特殊,2009年把关得比较严,以前一直以来都是投资委员会的集体决策。但今年以来,基金经理的权限开始变大。”中邮基金投资总监彭旭在7月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

  对投资者而言,投资决策模式的改变,看似是基金公司内部的事情,但其实对基金业绩有很大影响。

  江赛春称,在集中决策制下,基金的业绩不是完全由基金经理负责,它是由投委会、研究团队一起来决定,同一家基金公司同类型产品的业绩会趋同。但目前,基金业绩分化越来越明显,这是因为基金业绩更多是由基金经理来负责。

  在江赛春看来,基金经理负责制可以体现基金经理的个性和风格,体现出产品的差异性。但其风险恰恰也在于基金经理。“基金经理的选择会变得更为重要。一旦选择的基金经理能力较弱或是经验不足,基金的业绩波动会很大。”

  江赛春说,在基金经理负责制的背景下,投资者选择基金不能只看大基金公司的品牌,还要认真挑选出具有优秀管理能力的基金经理。毕竟,基金经理的水平各有高低,这些会直接体现在基金业绩上。

  相比于前两年糟糕的业绩,南方基金通过对投研制度的“大型手术”使一些投资能力强的基金经理脱颖而出。2009年,南方基金旗下7只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仅为58.52%,低于172只股票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69.72%,更远远低于业绩最好基金114.61%的收益率。但2010年,排名靠前的业绩榜单中,开始频频出现南方基金的影子。据银河基金的分类排名,今年初至9月24日,在185只股票型基金中,南方优选价值基金排名第17,南方高增长和南方积极配置基金均位列于股票型基金前三分之一;南方宝元债券基金位居偏债型基金第2名;南方恒元保本基金位居保本型基金第1名;南方中证500在48只指数基金中排名第2。
(责任编辑:范晓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