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基金人事变动为117起,而2010年这一数据则达到了279起,高出138%。
即便拿着连金融同行都艳羡的高薪,基金业的人才流动依旧频繁。进入2011年,公募基金“走马换将”的浪潮似乎比往年来得更加猛烈。刚刚过去一个月,基金公司高管变动和基金经理变更的消息便接踵而来,总计达30余起。
基金高管地震更频繁
自2009年以来,基金公司的“人事地震”就一直不曾间断,从董事长、总经理到投资总监、督察长,再到各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各类人员像走马灯一样地变换。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基金人事变动为117起,而2010年这一数据则达到了279起,高出138%。
进入2011年,业内人士普遍预计,基金业人事地震或更加频繁,事实也证明的确如此——22家基金公司先后发布了人事变动公告,其中基金高管变动12起,涉及8家公司;基金经理变更24起,涉及14家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高管变动的基金公司中总经理、副总经理级别变更的达7家。最近的,银华基金石松鹰继1月初魏瑛出走之后,成为该公司今年离职的第二位副总经理。而中海基金因董事长储晓明的另谋高就,公司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1月8日和15日相继发布两则公告,一则是董事长由总经理陈浩鸣代任,一则是总经理由副总经理代任。
此外,天弘基金总经理胡敏、民生加银总经理张嘉宾突然离职;交银施罗德、益民两家基金新任总经理上任;上投摩根两位新副总经理到位……这一切都让基金市场感觉到了2011年人事变动的“山雨欲来风满楼”。
事实上,去年12月,基金公司高管“巨震”已现端倪,浦银安德盛、天治、万家、工银瑞信、华富等均出现了总经理及以上级别的人事调整。据悉,目前还有基金公司高管也已确定更换,只是尚未公告。
除了基金公司高管外,截至目前,今年基金经理的变更也进一步加剧,已经发布公告的达24起,变动较多的是建信基金及融通基金,均有旗下三只基金的掌舵人发生了变更。华富、民生加银、富国、鹏华等基金公司也分别有两只基金变更了基金经理。据记者粗略统计,基金经理离任的达9人,占比近40%。
离职多因没有安全感
今年以来,有5位基金公司高管离职。而对于高管的离职原因,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表示,每家公司的情形都不一样,“有的可能是另谋高就,有的是和大股东有了矛盾,还有的是业绩不达标所致”。
基金公司总经理等高管不仅位高权重,高薪诱人,还有诸多不为人知的高福利,比如可以报销子女就读国际学校的高额费用等。因此没有特殊原因,一般不会轻言离职。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曾令华总结这些基金高管的离职原因表示,压力大、没有安全感,如业绩不理想、与领导相处不佳等原因是最普遍的,也正因如此,中小基金公司高管变动较多。
基民对此不必过于恐慌
从目前情况看,2011年,公募基金业的人事变动风暴在所难免。2010年7月,证监会曾出台了《基金行业人员离任审计及审查报告内容指引征求意见稿》,明确重要人物离开公司必须接受审查。但是,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的这些办法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监管执行不力。不过,投资者也不必过于恐慌,对公募基金丧失信心。
江赛春认为,一般高管变动之后,不能马上下结论,而是需要观察。业绩做得比较好的,如果高管走了,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人事动荡,那么这个基金公司的业绩需要观察。如果是业绩做得本来就差的,新的高管来了之后,未尝不是好事。
需要指出的是,投资者应分清高管变动的原因,如果仅仅由于总经理能力不足或者对行业发展脉络把握欠佳,那么更换一个更有能力、更有人脉的总经理,确实可能起到“换帅如换刀”的作用。但如果基金公司内部机制或股东结构存在瑕疵,熟悉公司情况的原总经理尚且束手无策,一个空降兵更难解决问题。
对于基金经理的变更更需要观察,增聘基金经理,大多是为了以老带新,这类变动通常不会给基金投资带来实质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