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基金产品 > 私募基金 > 私募动态

2011中国私募基金年会:私募行业风险控制之道

来源:搜狐理财
2011年02月25日15:07

    搜狐基金讯 2011年2月25日,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与国金证券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私募基金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千亿时代私募基金的规范与创新,以下是主题为“私募行业风险控制之道”的论坛实录:

  主持人姚振山::谢谢朱教授与我们的分享。国内的法制监管,对国外海归来说,觉得国内的私募基金监管管得还是太严厉了,说明我们还是管得太死。

  接下来有一个精彩论坛,关于私募基金公司治理和风险出现防范的。谈到公司治理和风险,确实到了千亿规模,很多私募基金管理规模超过了50亿,我听说已经达到90亿—100亿了,如果自己的公司治理和内控不好的话,也许这个风险不是出在证券市场或股票市场本身,而是出现于我们自己公司的内部,从2004年到现在发展50—100亿的规模,因为公司自己治理不合格或者风险治理不完善,发生事故将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下面的议题是私募行业公司治理及风险控制之道,下面有请本环节主持人《上海证券报》主编王文清先生,有请王先生!

  嘉宾主持人王文清::这是非常好的题目,公司治理是非常好的问题。我们几个人管行业几个亿规模的时候这个问题不是特别迫切,但有的公司已经接近百亿规模,很多公司人数也可能接近几十人,或者未来规模会越来越大,这就涉及怎么管好的问题,怎么控制风险的问题。另一方面的问题,这个行业一个很深刻的变化就是我们面临着非常规范的制度监管或法律监管出现,原来我们是草根力量,发自民间的力量,是自由生长的东西。现在环境变化了,我们怎么应时而变,提升我们自身的素质,怎么又快又好,还能长治久安。现在有请私募基金公司一线的各位领导和教授、专家一起探讨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

  有请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先生,有请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莫泰山先生,江苏瑞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泽源,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玲女士,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单蔚良先生。

  非常高兴我们一起探讨这个很迫切的问题,媒体观察,最近一两年之内面临很深刻的变化:第一发展环境变了,以前你很小,社会关注度不是很高,现在已经管理规模上千亿,未来大家有两万亿的愿景也有可能实现。但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不能出大的问题,这涉及到公司治理、内控、风险。私募基金以前更多关注到的是人才、投资的话题比较集中,今天行业的壮大已经使我们不得不讨论这个话题。

  首先我请私募的老总先讲,然后是教授点评,给我们深化和补充。

  莫总管理过国内领先的公募基金,现在在私募市场也比较关注,我觉得媒体的观察也是说私募发展、壮大、成熟的标志,就是有更多人才来集中到这个行业当中。我们现在面临的情况是监管部门要关心我们,社会关注度也大了,我们私募怎么做准备工作,怎么来提升自己不太太被动了。

  莫泰山::我今天主要是来学习的,今天上午了听了周主席,两位人大财经委的朱主任和两位法学院教授,对立法问题和金融监管谈了自己的体会,国金证券这个会议起的名字挺好,关于一千亿的问题怎么看,看规模的话,千亿其实还是很小的。其实现在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规模都有两千多亿,一千亿的规模在公募里论一家公司的话也就排前五或前六,这个角度看并不大,但另一个角度看它又非常有意义。因为刚才大家都讲这个行业是自发生长的,用了一个词叫“野蛮生长”的行业,能发展到这个规模,就说明有这么多的投资人已经开始信任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及相关的服务机构,把钱委托给你管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千亿的责任已经比较大。一千亿资金委托给我们管理,你要负起这个责任。

  这个时候如果从行业角度谈规范和创新非常有意义。首先谈规范的意义,前面的领导讲了很多,能够充分地保护投资人利益是最重要的利益,周主席刚才讲如果这个行业能充分保护投资人利益,行业发展的基础就非常得扎实,确实高屋建瓴,讲得非常好,虽然很不俗。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一个误区,中小投资人的利益是需要保护的,成熟的投资人,包括资金实力比较强的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不需要保护。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发现,大的投资人当他面对很高风险的,不太了解的金融产品进行投资,他也会有很多投资损失,事后看他的利益其实也非常需要保护。

  第二个意义,对于刚刚萌芽的私募行业来说,非常有利于这个行业建立公信力。因为资产管理行业需要很专业,否则大家不会把钱交给你管,把钱交给你管,每年都亏钱就不要谈了。专业来讲,你要建立大家信任你的关系,大家把钱交给你是很放心的,你不会滥用他们的资产,不会乱来,规范化的管理有利于行业建立公信力,有利于规范和大力的发展。

  第三个意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如果市场的边界已经往前发展,市场监管跟不上,时间比较长的话会酝酿风险,这次基金法讨论把私募纳入立法调整的范围,我想更多的是体现监管要跟上市场发展的原则,而不是要审批或怎么样,更多是防范市场风险的原则。

  基金法修改非常的及时。讲到公司治理、风险控制不展开,就是持有人利益优先的原则,在资产管理行业当中永远是最最重要的,做你的工作,风险控制制度的设计都要强调这一条。

  谈到治理和风险控制,我认为私募作为资产管理行业的一个新军,很多方面还要向规范发展很多年的公募机构来学习,毕竟公募机构在立法方面很健全,各方面制度建设很健全,符合国际规范的前提之下产生和发展的,虽然这几年有一点问题,但总体来说成绩是非常大的,在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方面有许多很成熟的,很好的经验,值得私募机构作为资产管理的新兵好好地学习。

  嘉宾主持人王文清?a href="http://q.stock.sohu.com/cn/600221/index.shtml" target=_blank>海航酉吕辞胛式杖鸹蹲史⒄褂邢薰镜耐蹙恚詹拍芴岬嚼砟罘矫娴亩鞅冉隙啵踝埽衷诰痛庸纠此担忻挥薪羝雀谢蛘哐沽Γ醯靡模晟疲蛘吖婺4罅嘶岵换嵋鑫侍猓?/P>

  王泽源::这个话题我非常感兴趣,目前私募基金规模已经达到社会各个方面不得不重视它,必须尽快予以规范的阶段,这时候对于宏观治理方面的课题摆在第一位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私募界在前沿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都非常重视这一点。

  江苏瑞华2003年成立,经过七八年健康发展,现在形成多元化,二级市场定向增发,PE投资、市场直投,形成三足鼎立的状态,我们公司希望能发展成为百年老店,这也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经营的目标是三点:第一要做投资者放心的公司,第二要做监管者省心的公司,第三点要做员工忠心的公司。

  为什么三点要混合在一起呢?比如说公司经营轨道有一些偏差,常常把员工利益有没有放在合理的地位有关系,如果放在合理的地位他可能会禁得住诱惑,如果放在不合理的地位,他有可能在诱惑之下做一些监管层不省心的做法。因为我们公司的资金比较雄厚,,在我们结构化产品领域里面坚定的投资者,大家可能说有没有诉讼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采取的办法简练一些,其它公司可能不太使用。就是把自有资金每年投在定向增发,其它直接投在直投,在二级市场没有和公司自有利益冲突的问题,资金管理起来也比较省心。

  公募基金其实一直是我们私募在监管上学习的样板,2007年开始我们也逐年下功夫,并且通过软件公司定制了我们公司一套风控平台,即使监管层没有给出相应的确切法律要求的情况下,我们自律要做到前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员工的忠心。刚才听到前面几位领导做的报告提到,几个法律条款上开放员工合法持股,我们赞同这一点,也是公司治理长久之计。江苏瑞华除了公司年度奖金,还有中长期一年到三年的业绩提成,还有更长时间的员工持股,现在公司有17位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和公司几年的发展同步分享了和老板一样的收益,这也是我们围绕让员工能够忠心或稳定员工做的一些努力。从我个人讲,我们瑞华在这几点上,既然定义为想成为百年老店,就要做一个合法、合规、健康的资产管理公司。这不是我们自己提的,其它的业界同事也在做。

  嘉宾主持人王文清::星石是业内非常著名的机构,根据我们媒体观察,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发展快了之后,我能不能相信它的运营、IT、投资者关系管理,一些大家平时容易忽略方面的问题。星石有没有这样的投入,公募基金除了人员投入之外,一个是IT系统的投入,保证它的运营安全稳定,我想了解一下私募基金现在怎么做的,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能不能应对一些突发性的风险。未来监管部门检查的重点也是首当其冲的方面,我们是不是要提前做好准备?

  杨玲::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前瞻性,阳光私募公司从原来小的时候做起,这方面的顾虑比较少,更多的可能在您提到的这些,我们的渠道和大客户对此也有关注。实际情况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有关运营和后台、账户管理等方面,目前阳光私募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快和这么大,原因是模式比较好,它都是投资外包给信托和银行,银行做保管,信托做后台处理。您提到我们有IT方面有具体的操作投资运作,可能会涉及到一个东西,信托公司在签订投募合同的时候都有具体的规定。到我们这里也会有这样的投入,分为办公系统和具体投资操作系统两个系统,专线也有安全专线,这方面我们有比较细致的内部规定,当然IT方面的投入也相对比较大。

  在风险控制方面,可能大家更应当关注的还是投资运作方面。因为对我们来讲,操作有几条线,信托对我们也有比较好的备份系统,投资运作方面,可能是业界比较重要的一环,我们也相对关注一点。

  嘉宾主持人王文清::单总作为我们券商的代表,客户资产管理总部的总经理,您从资产管理行业另外一个角色来看,您对阳光私募的发展有什么感受?觉得它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哪些方面值得尽快改进?

  单蔚良::刚才说法律把我们规定到私募里面,我们就从私募里面谈。我们也在思索券商的资产管理业务怎么样,定位怎么样。对我们来说,前有公募,公募已经在前,后面虽然阳光私募起步,但涨势非常凌厉。我们在券商夹缝中求生存也是比较大的课题。我们和券商要做差别化的发展道路,我们和私募学到很多新的应用,新的品种的引入,私募这块发展非常快。但这块公募发展相对滞后一点。

  以后我们做到券商的产品要比基金更加灵活,和私募竞争,我们是学公募的东西和私募竞争,相对券商而言,相对私募基金而言,券商通常都会有很长的时间,大的券商有二十多年时间,我们是有品牌和公信力的,我和私募基金竞争不是以部门竞争,是以申银万国整个系统,这么多年在市场中的积淀和阳光私募竞争。我们和公募竞争是比产品和灵活,和私募竞争是比品牌和公信力,这方面我们能走出一条差别化道路的话,应该也是非常好的发展途径。

  目前券商公募类的集合理财100多亿,定向理财大概管理在1700亿左右,我估计可能到2013年,这个规模可能在5000亿以上。这个数据是有支持的,有几方面,市场有需求,现在市场对券商的要求是控制风险比较强,业绩比较稳定;汇率比较支持,降低投资门槛,风险降低。这两方面表现好的话,券商也会成为市场当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谢谢!

  嘉宾主持人王文清::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我们一方面感受到公募的压力,另一方面感受到私募的崛起,券商的资管业务也应该纳入到大的私募范畴,发展速度非常好,以前出现过波折,但最近几年大有后来居上的态势。

  只有竞争才能促进市场的服务发展,多元竞争是我们取得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面有请刘俊海教授,刚才四位老总都是行业管理一线的,做企业的,有做私募基金的,教授您又何感想,有什么方面需要提醒他们?

  刘俊海::谢谢文清,刚才听了四位老总真知灼见的意见深受启发,公司治理而言,我觉得私募基金行业是风险密集型,也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本身就孕育着道德的风险,市场的风险和法律的风险。为了防范这三大风险,我们只有进一步重视公司治理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理念,第二个层次是制度,第三个层次是实践。四位老总理念上都高度重视了,包括让客户满意,让投资者放心,让员工忠心的理念都认识到了。在投入上,防范技术风险方面,IT设备投入方面也有这样的做法。

  但我个人觉得,我们的制度能不能更加周全,除了法律制度这些外生的法律规则,我们公司自己的法律制度,公司自己土壤里内生的法律规则也同样重要,包括风险内部控制的很多内容,包括授权的规则可以进一步完善,股东会做什么决策,董事会做什么决策,经营层做什么决策,投资经理有多大的权力,而不至于使一个投资经理的成绩使整个基金公司全部毁掉。

  我认为对私募基金公司里股东本身负责,这个我们不必过于担心它,最重要的是对客户和终极投资者服务,对投资者服务和对其它利益相关者负责。做到这一点,我们要进一步弘扬公司治理的文化,我们传统的计划经济,传统的封建社会使我们在商业社会里受到很多不当的影响,包括人治的文化,家族文化的影响,不喜欢按规则办事,也不喜欢把公司的财产和股东财产分开来,也不喜欢把公司财产和个人财产分开来。我觉得弘扬法制文化、公司治理文化非常重要。

  控制风险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内部控制目标主要是三个:一是合规,二是信息披露透明、准确,三是资产的完整。围绕这三个目标,我个人觉得授权体系、风险的识别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内部控制上是不是应该花更多的力气和投入,这也是对增加公司核心竞争力有好处的事情。小规模的风险投资或私募阳光,在企业内部指引方面,我看了2008年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指引,好像对小企业来说没有强制执行,上市公司必须推行,国有控股企业必须推行,但我建议我们的小公司,包括投资咨询公司也应当自觉地贯彻执行内部控制指引,而且出台一个具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内部控制范本,这样才能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管理人的利益和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样才能共生共荣。这是我个人的体会。

  嘉宾主持人王文清::谢谢教授,谈得非常系统。刚才大家谈到信息披露的问题,各位老总谈到公信力的问题。因为我们是委托理财的行业,别人是把钱交给我们,前提是他对我们的信任,我们怎么对得起这份信任,怎样能让更多的社会人士相信我们,信赖我们,当然我们也应该做的更好。这涉及到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也有与我有关系的,怎么处理与媒介的关系,怎么处理与媒介的监督。只有在阳光下,“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私募又是一个载重行业,以前去私募采访报道的过程中总听到私募人士说我是对私募的,对个体的,不便对社会做更多的披露。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关于披露的深度,应不应该披露,披露到什么程度一直都是有争议的,但信托行业应该也是私募型的行业,不是公众募集产品行业,现在银监会要求他做信息披露,要对公众刊登年报,有多种刊登渠道,比如对网站和公众媒体。对于私募下一步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立法和信息披露方面我们应该掌握什么尺度?哪个范围去披露?披露太多会不会遭到抵触?或者披露太少不解渴,不能形成这个信赖关系?公募成为公众的广泛关注以后,有了舆论化和多层次监督,有一些另外方面的问题。不知道莫总怎么处理公众信息披露的问题?

  莫泰山::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第一,我觉得信息披露制度对资产管理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制度,过去经常讲我们的公募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好,是因为最开始的制度设计有优势,其中之一就是我们信息披露制度从一开始就强调,因此,这个行业总体来说是在公开、透明、接受监督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必须要规范。第二,关于私募行业信息披露的问题还是有所区别的,如果我们在国内的经验还不太够的话,看看国际的实践,由于他要求私募是非公开募集,有时候是私下一对一或小范围推介,所以行业属性和客户范围、特点决定了他信息披露的程度不像公募。我观察国际实践并没有私募基金公司公布他的投资组合,只是有义务向投资人报告他的投资情况。

  嘉宾主持人王文清::是不是取得社会信任的前提是透明?我不是说披露组合,而是我们规模,公司人员情况,我们有多少人,这些人的情况是怎样的,做了多少事儿?

  莫泰山::私募基金公司的网站都是公开的,这些内容都可以看到。

  嘉宾主持人王文清::财务状况呢?

  莫泰山::财务状况是只对股东,这有一个层次的问题。还有一点要把握信息披露和公开推荐的分寸,不能有借信息披露向公众公开推荐的嫌疑。私募基金作为长期发展的机构肯定欢迎公开监督,但也有它的一些特性,要考虑到这些特性。当然,有一条很重要,基金法修改里,你可以不对公众披露有些东西,但对监管部门披露的报告制度很重要,最近国内私募基金监管法有一个很重要的监管要求,履行的报告制度可以不对公众公开,但可以对监管部门是透明的。

  王泽源::刚才莫总的思路我往上延伸一下,信息披露是公众监督的子项内容,是一个公司的需要。我认为法律还是要尽快出来,如果我买了基金,对你不满意的话,只能找你这家基金公司两家解决,如果再闹到媒体上就变成私怨,没有合法通道,所以我们需要合法的监管部门和投诉、处理的通道,这样所谓的公众监督也有合理的渠道去做,而不能变成所谓的微博或网上的论坛的帖子恶炒,或者去电视台闹一下,这样会有害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这个社会发展到今天,网络的威力已经到了非常惊人的地步,像我个人的感觉,中东、北非那边Facebook上的几千人可以把一个国家颠覆掉,这已经显示出它的作用力。在我们国家,某一件和投资界有关的小事,最后经过微博和网络的放大,最后演变成灾难性的事件都是可以预见的,老百姓的吐沫可以改变事实,放大到这样的威力。虽然我们是私募,少监管一点,我们更轻松,但是本质上我们更需要一个规范的体系来去完善我们与公众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甚至于主管机关的关系,这样大家才可以健康发展。

  杨玲::公司根据自己的投资运作的特点,或者它的投资风格的特点,对它信息保密性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看法是非常开放的。关键在于,《基金法》的修订,未来私募基金的募集方式也是私下募集的方式,这种方式我们还是非常欢迎的。对我们来说,私募基金公司应该做到专业化分工,这和目前公募基金的模式有较大的不同。公募基金比较完善,它的功能叶比较完善我只是做专业化,仅仅负责投资管理这一块,包括我们的后台和账户运作等后台,我们希望以后可以外包,比如说我们的保管行和券商,在国外也有布鲁克这样的模式。

  另外还有产品的投资者,也就是我们的客户,有两类投资者,一种是更大的投资者,另外一种是通过银行和券商的渠道投到我们这里来,对他们来说肯定非常关注于你的具体投资运作情况以及很多其它情况。信息披露这块我们应该是做得比较早的。我们每个月的净值会发给所有的投资者,如果通过银行TOT的投资者,刚才有的教授介绍了,银行聘我们做投资顾问。

  第二,我们每个月有一个月度报,根据客户渠道的要求,我们根据客户和渠道的要求做了调整,我们分三部分,一是公司的情况,其实刚才提到风控,我也非常同意刘教授的观点,风控最重要的还是在根上,公司股权的一些情况,治理结构怎么有一套,比如我们有一个成熟的委员会,那么风控还要列席投委会的投资操作。从风控的角度,我从代替客户和投资者管理这个风险。这是作为公司方面所做的介绍。

  第二部分,还有我们产品的情况,因为我们的产品有非常明晰的风格,可能大家也了解了,我们是立志于做专注绝对回报的风格,从一开始到现在,我们在回报风格上是不是符合大家说到的。

  第三部分是我们具体投资运作的思路,包括上个月的回顾和下个月的展望,因为我们的渠道客户比较广,不可能披露到我们的投资组合上,这样肯定是不能够的,因为这样恰恰损害了我们投资人的利益。

  我们在每个月运作报告这块做得相对比较透明,当然,非常抱歉的是我们没有对媒体有这样的公布,因为毕竟我们是私募公司,信息披露也是针对我们已有的渠道和客户更多一些。

  除此之外,我们每季度也有现场与客户沟通的渠道,我们在上海、北京、深圳三地已经坚持好几年开报告会,当然这是封闭式的,临时来的是不进入的。我们报告投委会主席姜辉先生也会向投资者介绍一下投资思路。

  大概是这几部分,还有一些细节的做法我不展开说了。我相信未来私募基金的发展是专业化分工的过程,至少对我们是这样的定位,其它公司也有不同的专业规划。我们做专业化投资管理可以给大家带来有一定风格的回报。

  嘉宾主持人王文清::这个感觉像巴菲特,他特别善于向社会公众表达他,传播他,利用与媒体的正确互动做得非常好,所以他的影响这么大,因为他本身能做好,这对我们国内私募界是不是也可以给一个启示和借鉴。

  杨玲::您是业内人士,提的问题也很有深度。我们行业内部沟通的时候也还是有一些讨论,我觉得还是根据个人风格不同,像我们公司在投资风格上,包括基金经理、投研团队都是技术派的,不是特别针对媒体和一些公众,不是特别的习惯和喜欢这种场合。

  嘉宾主持人王文清::巴菲特股东大会是投资界每一年的盛事,我们也有一些记者会参加他的股东大会,这的确是一些启示,这是一个方向,也是一种模式。请单总谈谈您的感受。

  单蔚良::其实从我的感受而言,我觉得您这个问题设计得不好,因为内在逻辑推论是我们这些私募是不愿意披露信息的,所以要加强监督和监管,不是,我们是非常愿意披露的。为什么现在大家普遍理解,类似私募的产品信息披露做得不好有两个原因:第一它本身界定为私募,宣传上就会有顾虑,投资者经常听到各种基金产品的推荐,最后一句“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虽然是有,但声音不大。从来没有券商、私募产品做的广告,因为他不知道界定我能不能在这个渠道里做这个事情,首先这个界定就有问题,最后我们与监管部门在沟通。

  监管部门说私募产品不能宣传,你可以宣传业绩,宣传品牌,宣传团队,宣传理念,我们就往这个方向改,所以我们也在宣传。经常我们看到报道,我们对市场的观点,对市场演变的看法,我们的业绩怎么样,我们的投资团队怎么样,通过外围包装迂回来宣传。我们还是希望,如果有产品让我们有正常渠道做宣传是最欢迎的事情。

  第二个障碍是媒体关注度不够,不是我们不想宣传,是大家不想宣传,大家都知道,一般做舆论都是锦上添花的,当你没有壮大的时候是不会有人关注你的,所以我们进入了千亿时代。大家不能忽视我们的时候,媒体关注我们,如果我们再做比较好的互动,展示我们,反复这样做的话,相信公众对我们信息披露的满意度或体验度会越来越好,所以从我们角度不是我们不愿意披露,而是没有合适的角度披露。如果媒体给我们很好的渠道,我们所有的东西都会披露,你想知道什么我都能告诉你,包括我们的投资组合。没有问题。

  嘉宾主持人王文清::请刘教授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的观点。

  刘俊海::大家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有共识,大家都不排斥信息披露,都认为信息披露是对公司健康发展有好处的一个事情,梳理下来我个人觉得信息披露有两种:一种是自愿性的披露,还有一种是强制性的信息披露。这两方面都有待于进行探讨。

  自愿性的披露基本宣传投资者的满意度,包括我的投资风格,我的投资业绩如何如何好,不管大家是用广告篇幅还是其它的新闻栏目,他们愿意去推广和宣传,正如刚才有位老总所说的,媒体力度还有待改进。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不是应该有,这是要修订法应该关注的话题,哪些是强制性信息披露,让十三亿人民都应该看到的。我所讲的“失信名单”,管理人有没有失信,不诚信的名单,这应该可以关注。还有管理层的资质状况是不是也应该披露。

  刚才有老总提到,除了向公众的披露以外,还有一个披露是对投资者自身的。对投资者的披露可以说比对公众的披露应该更周到,更便捷,更快捷,更认真,除了刚才所说的年报、半年报、季报,现在还有月报,将来可不可以周报,我个人觉得都可以。除了定期开宣讲会以外,即时、随时的投资者质询,我个人觉得投资者可以随时打电话,都应当在第一时间予以回复,都可以满足投资者个性化信息需求的一个重要方式。还有一个大家想做,不敢做的关于劝诱,是公开的劝诱方式,媒体的表达方式还是仅仅一对一上门劝诱的方式,由于私募的限制,我们还应当使得私募的风格和广募的风格有所区别,放在银行小格子里到底是一对多,还是一对一现在有很多争论,你说一对多很多人在银行里才能看到,我个人认为采取友善的态度,视为合法。对于监管机构和自律机构来说,还有一层披露,我个人觉得这个披露比向公布披露要少一点,但是比向投资者披露有时候还可以多一点,因为它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避免私募出圈,损害其它人或公共利益的需要,应当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的备案制度,这是信息披露的有效方式。

  嘉宾主持人王文清::这是非常精彩的讨论。上午我们从企业的法制化规范,从建议和政策解读和公司治理和法律讨论,下午我们会讨论一下基金评价体系,以及投资策略,我们也邀请了几位私募大腕来探讨。下午13:30我们继续进行探讨。

(责任编辑:姜隆)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