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基金讯 2011年2月25日,由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与国金证券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私募基金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千亿时代私募基金的规范与创新,在主题为“完善私募基金评判体系助推阳光私募发展”的论坛上《证券时报》基金部主编周文亮做了精彩讨论:
《证券时报》基金部主编周文亮 |
主持人姚振山:大家讲的是要有一个体系来考察,我把它量化成简单的指标,它要成为一个体系我看不懂。周主编一直在做基金方面的相关报道和采访,其实是专业人士,但是谦虚一点儿,我们都变成非专业人士来看基金评价体系怎么办。
周文亮:首先感谢国金提供这个机会让我参加这个论坛,振山给我下了一个套,就是怎么去投资基金。我通过大家说的内容,我觉得都不可靠。这个观点是基金业比较流行的,对基民来讲选基金比选股票还难。
《证券时报》中国基金周刊已经做了七年,发现一个现实,基金公司不管是公募还是私募的,或者地下私募的,都很难保持基金业绩的连续性。难就难在这里,因为你前面表现多好,原来易方达投资总监说过,三好学生有运气搞得好比较容易,但五好学生就太难了。你关注前几年好,买进去,这个产品不见得好。
我想补充一点,它的业绩延续性通过一年两年考察比较好,比如陈总的公司已经五六年了,还有产品的延续性。光大银行今天也在这里,新公司开张的产品是最难的,为什么呢?大家没底,但有时候开张的产品买进去最好,所以,振山提出的问题是很难回答的问题。
原来晨星比较比较早做公募基金评价的,基金管理过像开发商,评级就像做沙盘的,大家先看沙盘,一看沙盘,哪个房子大,朝北、朝南的,评级机构就适合做这个沙盘。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在私募,尤其是阳光私募
主持人姚振山:给大家一个直观的指标,便于理解。专业的问题用通俗的表达更好一些。晨星是评价公募基金的。评价机构在市场上有一些相关的机构是得到大家的认可的。但是私募的路再往前走,但是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评价机构。公募基金的评价和私募基金的评价,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或者说评价里面的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周文亮:应该说首先还是感谢国金他们为代表的,来探索阳光私募的评级,其实评级就是推广,他们对这个行业了很大贡献。你刚才讲的评我的感觉是,最大区别是目前我们的阳光私募所公开的信息有限。比如说刚才张剑讲的338只,有144家管理参与,公募有股票型、债券型、货币等,阳光私募的契约里面股票是0%—100%,所以主要是按结构型和非结构型进行分类。
就像瓜子、花生和、红豆和黄豆放在一起了,目前大部分都是这样一个灵活性的产品。刚才有人说发了70恩%的股票和债,说明他们的产品风格开始区别了,我们有一个评级就有这样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观察到,每年的阳光私募的冠军,还有公募的冠军都是规模特别小的,最后面的也是规模小的。就是说两头的都是最小,所以这里面我们现在阳光私募公布的信息有限,公募已经有信息方面的公布。比如说这只基金有100多亿,跑了20%,那个有多少,跑了50% 。但是私募不一样,他就不知道你这个是多少,另一个是多少。这里面如果有这样的信息,是不是我们可以适当的在评级的时候,或者加一个附注,告诉读这个信息的人知道大家怎么样。就是找到这样的信息,在评级的时候把这个信息列出来。
张剑辉:这个建议很好,但是目前的可操作性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全市场来说,我要把阳光私募更大范围展示给市场,现在完全是自下而上的跟踪,现在是600—1000亿基金规模的话,这个成本很大。我有一个建议,鉴于现在对私募基金是一个推广阶段。
主持人姚振山:这确实是需要做的,如果他们不做的话,你偷偷告诉我们俩,我们通过这个渠道杀一儆百,周总,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