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周,从基金研究机构发布的基金仓位测算数据来看,沪指在3000点忽上忽下之时,基金似乎成为了追涨杀跌的“高手”:3000点上加仓,3000点下减仓。
不过,基金选择在上市公司年报、一季报披露完毕的当周减仓,这种追涨杀跌又并不是非理性,从加、减仓的品种来
看,上市公司利润增长预期、估值成为基金判断的主要依据。所以,这倒像是一次基金等“真相大白于天下”后的集体反应。
基金减仓回避风险
上周股市大幅下挫,沪指一度跌破2900点,截至上周五,沪指收于2911.51点,同时,基金上周顺势减仓,仓位从高位下降较为显著,是加速股市下挫的原因之一。
德圣研究中心4月28日仓位测算数据显示,上周各类型基金均呈现主动减仓态势。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5.63%,相比前周下降2.04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1.18%,相比上上周下降1.43个百分点;配置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73.37%,相比上上周下降1.19个百分点。
而就在沪指创下今年以来最高点——3050点的前周,基金再度加仓,可比主动股票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7.81%,环比上升0.84个百分点;偏股混合型基金加权平均仓位为83.74%,环比上升1.22个百分点等。
上述数据显示,基金上周的仓位操作方向发生逆转,并且主动减仓占到多数。扣除被动仓位变化后,121只基金主动减仓幅度超过2%,其中20只基金主动减仓超过5%。另一方面,主动增持基金数量大幅下降,仅31只基金增持超过2%,没有基金主动增持超过5%。
北京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直言:“看空行情至少延续到今年二季度末,并且最近一直在做减仓操作。”
在减仓的基金中,债券方向基金减持力度最大,减仓最多的前十名基金均为债券型基金,体现出低风险基金对短线风险的敏感程度。在偏股方向基金上,减仓较为普遍,并未呈现明显规律,公司特征也不明显;重仓成长股的基金和重仓蓝筹股的基金均有主动减仓行为,显示出对短期风险的普遍回避心态。
抛掉利润被压缩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观察基金加仓和减仓的品种发现,基金“追涨杀跌”并不是非理性。
就在基金减仓的上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年报、一季度报告也相应披露完毕,上市公司利润增长预期、以及引发的估值改变,成为了基金加、减仓的主要判断依据。
沪上某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道:“从上市公司的年报、一季报来看,一些处于中游产业的上市公司,其成本压力增大,导致利润出现快速回落。按照上市公司利润与GDP之间的基本关系,如果GDP增速从去年的10.3%回落到今年的9.5%左右,那么上市公司利润增速将回落到20%左右,这符合当前市场的一致预期。但实际上,利润的结构性变化大于投资者的基本预期。”
上述基金经理继续表示:“央行不断累加的紧缩政策效应已逐步显现,上市公司利润增长预期发生变化,抛掉估值高或者利润被压缩的上市公司是毫无疑问的。”
基金一季报就已显示出上述基金经理所说的这一特点,不少基金争先恐后的买入低估值周期类品种,就连主要投资中小盘股的基金也是抢着买入。
海通证券分析认为,今年一季度,基金重仓持有的前三大行业是机械设备、金融保险和金属非金属,从行业的主动调整来看,金融保险、金属非金属和机械设备行业被主动增持的可能大,而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批发零售和信息技术行业被主动减持的概率高。
“实际上,抛掉估值高或者利润被压缩的上市公司是早就有认识的,但操作上又是在等上市公司年报、一季度报告出完后才做出反应。”上述基金经理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