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点评: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型金融机构达21.5%。央行再次调高准备金率,我们认为原因如下:
其一、释放继续从紧信号。央行维持了每月上调的节奏,释放了继续从紧的信号。从目前的情形来看,通胀维持在高位,下降趋势并未形成,有维持从紧立场的必要。如果本次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容易被解读为放松的信号,不利于管理预期。
其二,通胀仍维持高位。5月CPI达到5.5%,创出近34个月的新高,食品价格上涨11.7%,非食品价格上涨2.9%。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维持了季节性下降的趋势。考虑到5月份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的影响,6月份食品价格增长仍将维持在高位。非食品价格环比增幅为0.2%,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对CPI形成较大压力。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货币乘数,收缩流动性,从而对通胀起到紧遏制作用。
其三,对冲流动性。6月份,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为6010亿元。近期正回购和票据发行均维持在低位,目前为止,6月份仅回笼1810亿元。提高存款准金率可对冲到期流动性。同时,提准或表明5月新增外汇占款维持在高位。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将加剧货币市场资金紧张局面,推高资金价格,对股市影响偏负面。同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对占指数权重较大的银行股影响负面,也将对股指形成拖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