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目前在海外发行对冲基金的阳光私募公司共有15家,保得利信誉通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黄文鸿表示,随着中国财富的增长,国内私募基金“出海”已经是一种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在海外设立对冲基金的阳光私募公司包括赤子之心晓阳资产、天马资产,梵基投资,博石资产,麦盛投资,明达资产,同威资产,景林资产,淡水泉,东方港湾,从容投资,睿信投资,柏恩投资,上海顶石等。
“国内私募基金出海已经是一种趋势,”在由新加坡保得利信誉通集团与私募排排网日前共同举办的“2011私募基金国际战略发展研讨会”上,保得利信誉通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黄文鸿表示,目前国内40%的阳光私募参与了海外市场投资,30%的阳光私募正在进行海外基金设立的相关规划。
黄文鸿认为,随着中国财富的增长,目前国内的资金非常丰沛,需要在海外做出相应的资产配置,而且部分高净值人群已经在海外已经有其他的资产,他们更愿意把资产交给自己熟悉的国内私募管理,这样私募出海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另外,从私募管理人的角度而言,随着投资者投资需求的日趋多元化,国内私募基金经理人需要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海外私募基金是多样化服务的内容之一。”
谈到海外私募基金的架构,黄文鸿认为,目前,绝大部分的私募基金都设立在开曼群岛。因为开曼的《共同基金法》是比较成熟中立且税务上也是中立的,也就是免税。
“国内私募发行海外对冲基金最有名的是赤子之心自然选择基金,这档基金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同时在香港有一个副管理人是赤子之心资本亚洲有限公司,另外,也有在在新加坡成立一个资产管理公司,如淡水泉,注册地也在开曼群岛,在新加坡成立了淡水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黄文鸿指出,只要设海外对冲基金,尤其是国内的私募基金公司到海外发行的,基本上都是走这个架构。
对于私募基金的组织形式,黄文鸿指出,在国外,对冲基金很少是以信托型设立的,最广泛应用的是公司型,公司型私募基金在实践中更容易操作,且亚洲的财富管理也以公司型设立为主。而一般设立有限合伙型私募基金是出于对投资者中有美国税务居民的考量,且设立有限合伙型基金的费用通常比公司型的要高很多。 (来源:私募排排网)
(责任编辑:郭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