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频道-提供基金净值和行情资讯的基金门户 > 行情数据 > 行业分析

私募:发行市场遭冷遇 运行市场难熬股市寒冬

2012年01月11日08:0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1年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始终挥之不去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增加了全球各个国家的经济复苏风险。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洗礼之中,中国高净值人士对风险的认知更为深入,对待风险偏好更加成熟和稳健。这一趋势为银行、 信托公司 、基金公司、 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理财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促使其推出更多元化的产品满足高净值人士的需求。《每日经济新闻》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2011中国高端理财市场报告》(简称《报告》)指出,随着经济不确定性和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增强,未来高端理财市场前景广阔。以下节选《报告》主要内容,为读者呈现出六大行业的市场缩影。

  阳光私募:发行市场遭冷遇 运行市场难熬股市寒冬

  2011年阳光私募新发产品710只,较2010年580只的发行数量增长22.41%;募集资金1035亿,较2010年696亿的募集总规模增长48.71%。无论是产品发行数量还是募集资金总规模,相较于2010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2011年前11月份,阳光私募每月发行只数整体呈现递减态势。从发行规模来看,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更是大减。从2011年总体产品发行情况可以看出,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募集资金总规模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在信托账户依然未开闸放行而基础市场走势又整体低迷的情况下,阳光私募的运营成本不断提高,产品的发行难度明显增大,过去低门槛、广竞争的行业特征正在遭遇挑战。

  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回落,阳光私募业绩增长遭 “重创”。2011年以来,阳光私募业绩全线败退,平均亏损12.21%,仅略好于同期沪深300指数17.71%的跌幅。其中,接近九成阳光私募2011年以来收益为负,堪比2008年。更为严重的是,近120只阳光私募产品 2011年以来跌幅超过20%,在840只纳入统计的产品中所占比例为14.29%。

  我国阳光私募面临着创新型产品较少、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和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的困境。多头投资策略,缺乏对冲手段,这是阳光私募在每次股市大跌中都受伤累累的重要原因。在2008年以及2011年这样持续性下跌的行情中,单边多头操作方式遭受到严峻的挑战。2011年阳光私募业绩遭遇大面积折损,并由此导致出现“清盘潮”。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有超过30余只私募产品清盘,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未来的阳光私募需要朝着真正的对冲投资策略演化,利用杠杆工具,引入长短仓、市场中性、统计套利等手段,甚至尝试进行多元标的投资。投资策略的多元化,可以使阳光私募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中,分散和冲掉部分市场风险,稳定其盈利状况。根据海外经验,量化技术和衍生品套利对冲的应用是私募创新的主流。

  到2011年,我国阳光私募经过7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到近900只产品,管理资金规模上千亿元。在过去的7年中阳光私募从无到有,管理规模由小变大,从过去的地下运作到现在的阳光化,阳光私募已经获得市场普遍认同。目前阳光私募逐渐进入“整固期”,未来阳光私募需要在产品模式、组织形式和策略方法上积极创新以摆脱困境,并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郭奇邦)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