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综合报道自2007年首度亮相内地市场以来,创新分级基金获得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B类份额(或进取份额,下称杠杆基金)因带有杠杆在反弹市中表现非常抢眼,短期涨幅惊人,如前不久就有几只杠杆基金的涨幅超过30%,甚至40%,在全市场来看,也算非常出色的了。但与此同时,其A类份额即低风险份额价格却相对于份额参考净值常常出现大幅折价,虽然净值很高,但无法按净值兑现。在这一背景下,分级基金再度“升级”,通过固定到期日设计来破解折价困局。
A类份额折价较普遍
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内地市场共计有31只分级基金(含偏股型、债券型)。过去5年来,首只主动型、首只指数型和首只采取“融资型”模式的产品相继亮相,代表了分级基金不断“升级”的过程。随着分级基金的优势逐步显现,这类激进份额带杠杆、稳健份额获取约定收益的创新产品日益为各种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所接受。
一般而言,分级基金A类份额都有约定收益率,如正在发行的中欧盛世A的约定收益率约为6.5%,国联安双力中小板综指分级A的约定收益率则为“一年定存+3.5%”,按目前利率水平计算,为7%,都远远超过国债和定期存款的收益率,可以说非常诱人。
但从目前情况看,已上市分级基金的A类份额价格相对于份额参考净值通常都表现出较大的折价,其折价率均值在13.5%左右,最高折价率甚至超过25%(见表)。一度有投资者看到A类折价率较多就像博一下折价幅度收窄的机会,如泰达稳健、银华金瑞等都出现过短暂的上涨,但很快就大幅回落,被“打回原形”。
对分级基金A类份额的折价困境,国联安双力中小板综指分级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黄志钢分析认为,来源于传统分级基金永续存在的机制。
黄志钢解释说,由于绝大多数指数分级基金的场内份额没有固定到期日,其本金只能通过二级市场卖出或者通过合并的方式赎回,从而面临本金损失的风险。随着市场对其本质认识的加深,A类份额开始出现折价并具有一定波动性,其债券特征的一面并未呈现出来。
明确封闭期抑制折价
由于转换配对机制的存在,分级基金整体溢价率或折价率往往较低,因此A端的大幅折价也对应着B端的大幅溢价。国信证券认为,过高的溢价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投资者的参与情绪,过高的折价也对份额持有人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在没有退出机制的情形下,份额的市场表现会被投资者的行为扭曲,呈现非理性涨跌的情形。
为改变A类份额折价比例过大,最近新发的几只分级基金在产品设计上做了一些改动,如国联安双力中小板综指分级基金就引入了三年分级运作后三类分级份额全部转为上市开放式基金(LOF)的安排,给了保守型投资者一个完全实现本金退出和约定收益兑现的渠道;中欧盛世成长基金也明确合同生效后三年内分级运作。
而从早期发行的分级基金的情况看,这种做法或许有效。以长盛同庆分级为例,由于不存在转换机制且存在封闭期,其两类份额同庆A、同庆B之间的互相影响就很小,同庆A的折价长期在2%以下,同庆B也呈现折价状态,目前折价幅度较同庆A还要大,为9%左右。
转换机制克服了类似长盛同庆分级这样的双双折价的情形,而确定一个封闭期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A类份额的折价幅度,分级基金的产品设计正在不断完善。
黄志钢认为,由于国联安双力A存在着本金退出和约定收益兑现的渠道,且约定收益率非常可观,因此其上市之后有望获得溢价,而双力B的杠杆效应在目前市场杠杆基金的估值水平下也有望获得溢价,因此,在基金发售期间,投资者不妨通过场内率先认购。(综合自新华网)来源新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