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今年以来34%基金经理离职 宝盈景顺长城最频繁
北京动向:4位跳去私募 李泽刚任和聚投资总经理
上海滩八大投资总监突然换岗 一将难求愁坏基金
“老鼠仓”基金经理韩刚刘海涂强职业轨迹
从2009年,约100位的基金经理岗位发生了变动。他们都去了哪里?《理财周报》尽力为你在茫茫人海中打捞每一个名字背后的故事
理财周报记者 谭昊/文
光阴很短,故事很长。
只不过300天的时间,岗位发生变动的基金经理已经累积成了一份长长的名单。
这一周,我们尽力在茫茫人海里,为你打捞每一个名字背后的故事。
你是谁?你或许是《理财周报》忠诚的读者,或许是某个私人银行的VIP客户,或许是一个普通的基金投资者,也或许,你就是这个名单中的一分子,在隐身听我们来讲你。
如你所闻,故事大致分为几类。
首先是高升的故事,如华宝兴业的魏东,在圈内做出了业绩和口碑,跳槽到国联安之后,升任投资总监。类似这样在圈内“转会”的故事大致占了五分之一。
然后是转投私募的故事。如中欧基金的殷觅智,这个圈子里为数不多的英国人在中国基金圈耕耘了近十年之后,终于下定决心转投私募。他说,他看好中国。这样一批“公转私”的故事也为数不少。
有因为业务发展需要调往公司其他部门的,如调去“一对多”业务,或者研究部门,海外部门的。
也有因为压力、身体原因离开了基金圈,在家休养或去向不详的。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还有一失足成千古恨,被市场禁入的。例如最近发生的涂强等3人的涉嫌老鼠仓事件。
故事总是有趣的,但我们今天来讲这些故事,并不仅仅只想贩卖趣味。
首先,我们很好奇,中国的公募基金公司也就60来家,基金产品也就几百只。但为何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居然有100多位基金经理发生了变动。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个频率都太高了。
其次,我们有点担心。基金经理们变动得犹如击鼓传花,那么老百姓究竟该投资谁?附耳过来,我可以悄悄告诉你,我自己投的是指数基金。
再次,我们还有点八卦。实在是想悄悄问一声,你们都去了哪里发财?
基金经理是个非常特殊的职业,好比一把双刃剑,两面都很锋利。
对外的一面,这个职业天生性感,对于高智商高自信人群有着致命的诱惑力。职业带来的高收入自不用说,其中暗藏的挑战和证明自我的成就感,更是一直吸引着无数精英对此趋之若鹜。从西方到东方,莫不如是。
对内的一面,这个职业危机四伏:你有太多看不见的敌人,一位基金公司的总裁曾经在我面前感叹,业绩排名就像赛狗一样,让人疯狂。更何况,在市场的浮沉中,你永远还有一个更大的敌人要面对,正是你自己。
如此看来,这个职业的双重锋利决定了这个群体的高流动性。但这显然还不是故事的全部,我们还应该去感知一个更大的趋势:当下正是中国的主流人群从单纯的消费者向投资者转变的时代。这是一代人的财富故事,历史潮流浩浩汤汤,为每一个资产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了眼花缭乱的机会。
在此,与其急着去评判这种近似畸形的高流动性是好是坏,不如暂且静观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资源的配置背后,总有其道理——每个个体理性选择去留的背后,实质正是在用手或者用脚投票。体制原因或者其他,尽在其中。我们相信,整个行业的蜕变也正是在以这种看似杂乱无章的方式铺陈展开。
所以,今天我们所讲述的每一个故事的主角,无论你这一次的变迁是起承转合,你已经注定了成为这股历史潮流中的一个音符。牢记你的信托责任,坚守你的底线,精心你的专业,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听到你更大的故事。
写这段文字的几天之前的某个夜晚,我在深圳听纵贯线的演唱会。在罗大佑和周华健各自唱了一曲之后。老男人李宗盛调侃说,你们唱的歌都有点坏哦。虽然我们以前的记录不太好,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坦白一点说,男人基本上就是,寂寞难耐。
在表白了这段心声之后,老李(虽然他自称小李)操起吉他,弹唱起了那首著名的“寂寞难耐”。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也能代表你们躁动不安的心声,但各奔前程的各位,我也想送你们一句以共勉——人不折腾,枉中年。
光阴恨短,祝你接下来有个长长的故事,下笔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