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季度以来,消费板块成为市场资金追逐的焦点。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落幕,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成为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之一,而这也预示着消费板块注定将再次成为市场投资布局的重点。那么,投资消费类基金能否从中分到一杯羹呢?目前,打“消费牌”的
基金共有8只,不过,在本轮行情中,它们的表现却有喜有忧,有的消费类基金表现非常抢眼,也有一些“名不副实”的消费类基金踏空了行情。投资者在选择消费类基金时要擦亮眼睛。从三季度末开始,消费板块成为盘中热点,启动迹象明显。截至12月8日,中证消费指数四季度上涨29.37%,远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20.61%和上证综指18.61%的涨幅。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成为明年工作重点之一,这预示着消费板块有望持续走强。而在2010年投资策略会上,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预计,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将达到15.3%,最终消费增速将达到9%,2010年GDP增速将达到9.3%左右,消费对GDP的贡献将上升到4.3个百分点,投资拉动下降到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消费类基金在四季度也有不俗表现。统计发现,现有的8只该类基金四季度以来平均收益为17.65%,高于同期416只偏股型基金16.01%的平均涨幅。其中申万巴黎消费增长基金以25.89%的收益率在同类基金中夺魁。另外,华宝宝康消费品、景顺内需增长基金也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
不过,也有一些消费类基金明显没赶上这轮“消费大潮”,剔除今年7月封转开的银华内需精选,余下的4只消费类基金——景顺内需增长2号、融通内需驱动、长城消费增值、上投内需动力均表现平平,后两只基金四季度收益不足15%。
基金季报显示,长城消费增长基金上半年第一重仓行业是金融保险,这种投资风格一直延续到三季度末,金融保险在其持股中的占比超过50%。而今年6月成立的申万巴黎消费增长基金持股结构中,制造业占比近50%,金融保险业占比只有13%,其十大重仓股中,就有泸州老窖、上海汽车、山西汾酒这些四季度的大牛股。也就是说,长城消费增值基金“名不副实”,金融保险股在四季度的疲软拖累了收益。
事实上,类似长城消费基金做法的还有很多。很简单,虽然叫“大盘基金”,而重仓大盘股的却是凤毛麟角;明明是“小盘基金”,重仓股里却是清一色的金融地产蓝筹股。
所以,基民在选择投资基金的时候,一定要详细阅读该基金的契约规定以及季报、年报等,彻底弄清其风险类型、投资特色及投资风格的变化,然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作出抉择,真正做到“知己知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