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随着国泰估值优势可分离交易股票型基金开始于场内、场外同时开始发售,目前在柜发售的新基金已多达12只,此外,有7只以上的新基金在元旦后获批待发。
记者注意到,新基金同期发行数量“过十”已成常态,这样的局面造成了新基金首募规模持续下滑。
首募规模持续下降
上周五,易方达亚洲精选如期完成募集,但基金发行市场却并未因“大牌”的退出而稍显宽松。本周一,国泰基金首只杠杆分级基金——国泰估值优势马上“递补”上柜,12只偏股型基金同期发行。同时,还有7只基金(包括联接基金)已经获批,也将随后推出。
由于元月市场震荡盘桓的走势再加之渠道拥挤,新基金首发情况一直不是很乐观。有在发新基金的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直言,“不好发。”
记者了解到,一家中小基金公司的新基金经过两周的发行后,募集资金仅为9亿左右。出现这种不冷不热的销售情况并非仅此一家,不少基金公司新基金募集情况均较以往大幅下滑。
事实上,在2009年底,新基金首募规模就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去年12月中旬后成立的13只基金平均首募规模在18亿份左右,在去年四季度成立的偏股型基金平均规模达34亿份,这与2009年此前的三个季度相比,差距明显。
基金业内人士认为,新基金多通道审批加速,新基金发行市场产品丰富已渐成常态后,新基金首募规模下降也将不足为奇。
首募日“吸金”量萎缩严重
首募日“吸金”量萎缩严重无疑是新基金发行遇冷的主要表征。即使是基金公司2010年的主打产品创新基金,也不能引起市场太好的共鸣。
2009年发行的首只杠杆分级基金套住了大批机构投资者,这让“后来者”的销售压力大增,瑞和300和此次发行的国泰估值优势虽然首日募集规模不错,但均未能再现一日售罄的火爆场面。
如果将QDII也算作创新基金的一种,投资者在“首吃螃蟹反被钳”后,对此类产品的排斥心理也较强。即便是在极具号召力的2009年新科“榜眼”易方达基金旗帜下,QDII募集规模与同系A股新基金相比已经不在一个量级。据悉,1月15日结束募集的易方达亚洲精选首募在6亿元左右。
虽然创新基金不再 “诱”人了,但业内人士表示,相对常规化的募集规模反而更“健康”。
对于这样的首募规模,基金公司方面显得较为坦然。易方达人士表示,这个数字在公司预料之中,与原定发行目标相差也不大。国泰基金市场部人士也对首日发行情况表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