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也好,向下也罢,市场目前唯一认同的观点是震荡。似乎反弹进入了挣扎期,挣扎在于仓位如何控制,也在于如何挑选个股。本期华山论剑邀请到深圳景良投资总经理廖黎辉、云南国际信托上海财富管理中心总经理孙洪波和2009年度金牛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福建麦尔斯通投资总监
黄伟声,谈如何在“挣扎期”中挣钱。挣扎着找方向
廖黎辉:我认为反弹已经结束了,接下来震荡向下的概率很大。下行的空间必须走一步看一步,暂时先将2500点当成一个观察点。如果政策面没有大的改观,回调到2500点非常有可能。到那时,如果形势还没有好转,继续下探2300点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孙洪波:我现在是谨慎偏乐观。谨慎是老调子,创业板、中小板等股票估值太高。但大盘风险并不大,尤其是指数,我认为下降空间有限。理由很简单,决定指数的权重股目前估值还是很便宜,包括地产股、银行股。如果权重股没问题,指数也跌不了。
黄伟声:我比较同意孙总的观点。近期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不太好,中国7月的数据也不太好看,因此大家都比较谨慎。但是我觉得无论是上,还是下,空间都不大。市场资金面不宽裕,权重股也上不去,但坏消息也不多。银行股最大的风险是融资,目前看情况比较明朗。接下来光大银行(601818,股吧)上市,市场也消化得差不多了。对地产股来说,更为严厉的政策暂时不会有,所以更坏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市场中个股的机会还有很多,近期大量个股突破年内高点,而且很多都不是中小市值的公司,比如海正药业(600267,股吧),现在的流通市值已超过100亿元。
想突破 先回抽
中国证券报记者:廖总,你说说理由。
廖黎辉:本轮反弹的动力主要是超跌,7月以来,大盘上涨超过10%,现在上证综指也走到了2600点上方,我认为反弹动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2600点高点正是2009年9月下探时的低点。2009年8月,上证综指从3400点一路暴跌,到9月1日创出2639点的最低点,并在这一区域上方盘整了近两个月,积攒了很多套牢盘,形成了非常强的阻力位。今年来看,这就是一个阶段的顶部,要想突破,必须回抽确认。
孙洪波:对于此次反弹,我有一些困惑,动力到底来自哪里?按照我们在5、6月时的判断,中国经济7月、8月都不会好,9月会延续这种颓势,而且加上房地产的量价齐跌,我们预计政府会出台一些放松政策。对此,市场会提前反应,但不应该提前两个月,在7月就开始大规模反弹,对于政策的预期过早了。
除此之外,只能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找原因。例如一些保险或者社保资金,应该看到,他们的成本并不低。在2600点上方,他们有不少套牢盘,而大盘反弹到现在这个位置,他们的处境比较尴尬,如果卖,则太不合算;如果继续持有,向上动能又不强。所以从这些市场参与者的角度说,我感觉大盘向下的空间不会太大。
关键是选股
中国证券报记者:9日、10日公布了7月的数据,各位觉得CPI、PPI等数据该怎么解读?能支撑你们的观点吗?
廖黎辉:7月数据肯定是高的,CPI增长3.3%已经确认了未来通胀的趋势。另外,由于物价的惯性走势,未来两三个月CPI增速水平仍有可能进一步加大。从这个角度说,未来货币政策依然会比较紧。
事实上,8月11日银监会公布的银信合作新规就是一种变相的从紧政策,将表外贷款纳入表内管理,这就涉及资本金拨备、存款准备金、信贷规模占用等多方面因素。下半年政府并不会采用加息这样的严格紧缩政策,但是使用其他替代政策是完全有可能的。
孙洪波:7月公布的数据情况应该在预料范围之内。未来一段时间,通胀的压力还会比较大。近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会推动物价上涨,但具体政策变动应该在9月份。秋粮的情况不清楚,房地产的调控效果现在也不明显,估计需要等到9月底,才可能有一个明确的政策意图显现。
中国证券报记者:危机、危机,关键要从“危”里找“机”。廖总,你说现在还有机会吗?
廖黎辉:震荡市里肯定有机会,因为大家观点并不一致,有人看多也有人看空,有抛盘的时候,也会有人赶紧来抄底,股市会呈现一个上下起伏的态势。这时适合做波段,现在这个点位,我们的仓位就比较轻。如果跌到2500点时,就需要看一看,主要还是观察政策和市场动向,并稍微加一些仓位。如果股市继续下行到2300点的话,我们肯定会加仓。
相较于仓位控制,投资标的选择更重要。接下来的市场是个标准的弱市,资金其实是偏紧的,所以要挑一些盘子比较小的股票进行操作,在超跌时进入,最好能有一些概念做配合。
孙洪波:廖总说得没错,仓位控制要跟着市场走。比如这次反弹,就算你没想通,但既然市场动起来,你也得跟上。反之大盘如果真的回调,仓位控制也得跟着来。
关于选股,我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现在市场上有两个因素很多人关注,一个是消费,另一个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设想一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例如给农民工加工资,从800元加到1200元,哪些消费会被带动?不会是高端白酒,而是类似牛奶这样的低端大众消费品。
黄伟声:波段操作如果能做到当然最好,但是这个难度太大,一不小心就会亏得很惨,所以投资者还是要做自己有把握的品种。我比较喜欢那种中等规模,流通市值在100亿元上下的老品种,有业绩支撑,并且有一些外延扩展概念,比如通过增发扩大规模。我建议大家多关注有增发概念的个股,一般而言,机构在参与定向增发时,上市公司都会给一些业绩承诺,所以市场不好时,这些个股机会反倒不错。
不能太高看农行
中国证券报记者:最近还有个大事,8月16日,农行(601288)绿鞋机制消除。大家认为农行破发的可能性大吗?会不会对大盘走势造成影响?
廖黎辉:农行上市以来,破发的压力一直很大,一旦绿鞋保护机制取消,向下突破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农行毕竟是一只个股,对大盘影响不可能很大。
孙洪波:主持人,你太高看农行了。我觉得市场在某些关键的时点,都会把原因归结到某只个股上。就像农行发行时,大家都特别关心,它会不会像中国国航(601111)那样带来一波大行情,或者会不会像中国石油(601857)那样把股市弄垮。但是,农行只是一只股票,对市场起不了什么作用。再说,即便破发,向下空间也不大。发行价定在2.68元,大家觉得贵,跌到2.5元,大家可能又会觉得很便宜。
黄伟声:这里有个港股的问题。12日尾盘,港股农行还有一波拉升,如果跟其他A/H银行股相比较,农业银行(601288)的折价率不算太低的话,那么下跌空间并不大。